沈阳市社会发展与改革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期间,是沈阳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社会事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1.基本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市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事业发展体系。经过50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了近百亿元的社会事业存量资产。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为下一个五年和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才强市的雏形日趋显现。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2年。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迈向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7%;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毛入学率已经达到74.4%;职业教育走出低谷,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义务教育得到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达到91.7%。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了140万人,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厚重的人才基础。

  --人口工作与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卫生、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人口出生率为6.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3‰,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户籍政策改革取得突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了720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了88.12%,市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75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公共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30.49/10万以下。每十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分别为611张、327人,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6位。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人口达到340万人,沈阳市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赛区之一。

  --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出现新需求。“一宫两陵”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取得突破,图书馆、档案馆、少儿活动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传媒业、图书音像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等文化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4.1亿元,位居同类城市前列。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为7308万册,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旅游总人数284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1.3亿元。承办“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生态建设水平和旅游吸引力。

  --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社会保障支出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首位;新型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就业矛盾进一步缓解;人居环境得到优化,社区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逐年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年均分别增长11.5%和10%;城市低保、社会救济、优抚政策等救助机制不断完善;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保护;妇女儿童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纲要得到全面落实,弱势群体地位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社会事业的战略地位将显著提高。党中央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成为发展战略和发展实践的核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

  二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需求将明显增强。到2005年末,我市人均GDP将迈进4000美元,年均收入5000美元家庭增多,将突破基本生活消费,产生新的消费需求,消费结构进入了更高层次。跨越了“物质追求”为主的消费阶段后,城乡居民享受良好的就学、就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同时,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多样化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能力,这将为社会事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三是发展社会事业的物质基础将更加雄厚。我市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今后5年我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得我们有条件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应用到社会发展各方面,并将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比以前更加充裕的资源条件。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为社会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社会各界对社会发展进一步关注,城乡居民对社会事业的关注度空前提高,适宜的人文环境为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随着市场开放,多元化投入机制的形成,社会事业社会办将会促进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3.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区域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市属资源短缺和社会资源闲置的矛盾并存。

  二是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本需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高层次人才短缺、技能型人才不足、基础教育基础不牢、职业教育滞后,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城乡教育需求等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再就业工作难度较大,城镇登记失业率高,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近两年难以缓解。

  三是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与未来城市发展定位不相适应。目前,我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总体条件较差,功能不完善,还缺少与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大型公益设施。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公共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不能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二、社会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4。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工作。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方位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应坚持的原则是: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经济发展将促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需求拉动和智力支持,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和城市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通过有效调控,逐步建立起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源重组和合理配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区域资源统筹发展。要充分发挥区域内社会事业资源的优势,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使用效率。按照区域覆盖、布局合理、配置优化、功能完善的方针,打破部门分管、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资源的共享。

  --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要坚持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5.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基本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的社会事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落后状况得到改观,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各项社会发展指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全市户籍人口预计达到730万。城市化率达到7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45‰,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8‰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9.8/10万以下,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00/10万以下,计划免疫接种率98%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以上。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到达90%以上,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

  --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用于文教、娱乐方面支出占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0%和17%以上,百万人拥有影剧院数达到6个,每百人图书馆藏书达到200册,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达到224亿元。2008年基本普及数字电视。体育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5%左右。

  --全市每年实现就业再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业劳动力占全市社会劳动者的比重降到20%以下;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全市贫困人口缩减到5%以内。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才资本增值

  6.提升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水平,构建区域人才高地。全面贯彻实施《振兴沈阳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规划》,努力实现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完备,队伍结构优化、体制机制科学、智力潜能迸发、人力资本增值、辐射作用明显的人才开发配置目标。到2010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实施人才培育工程,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要充分利用在沈高校、高中等职业学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管理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建立远程教育系统,形成统一规划、市场调节、合理分工、多元组合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采取专题培训班、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外出培训、挂职、交流工作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大力提高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开展引才借智行动,完善开放式人才开发体系。要面向外省市、发达国家、地区实施全方位的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借助在沈海归人才、沈阳籍在外人才、在沈外企人员、在沈留学生的人脉拓宽引才借智渠道。

  --作强“三大基地”,夯实人才开发基础。以科技研发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和技能实训基地为重点,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加强区域资源统筹,加快市属资源整合,加强人才开发和培养。

  --建设三大中心区,打造智力集群优势。通过建设知识创新区、科技先导区和商务人才聚集区,发挥智力集群优势,构建人才高地的支撑体系,从而提高我市人才资源核心凝集力和优势竞争力。

  --搭建三大信息平台,构建区域性人才中心。加快建设沈阳人才信息网、沈阳科技信息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两网对接、资源共享,搭建起人才资源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科技项目对接平台。

  --调整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资源整体效能。适应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调整三次产业人才结构,调整党政干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结构,调整区域人才分布结构,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能。

  --加强重点行业人才配置力度,加快短缺人才开发和引进。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人才配置为重点,开发和引进行业短缺人才和行业发展的关键人才,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7.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构建教育强市。以创建教育强市为目标,通过改革和加大投入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瓶颈,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人教育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工程。力争经过三年努力,结合城市改造和布局调整,重点对市内五区现有条件较差的薄弱中小学进行改造、建设,实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基本均衡。结合我市农村区划调整和农村人口变化的实际状况,重点建设100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工程。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品牌作用和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与普通教育资源的联合、合作。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兼并接收薄弱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实施省级重点高中招收外市生源落户试点,大力推进“双高普九”,加快教育信息化和名校建设,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实施职业教育跨越发展工程。整合市属资源,围绕主导产业和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建设汽车、装备制造、化工医药、金融和计算机等6所万人以上规模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好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发挥在沈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各类职教资源的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扩大区域职教规模,提升办学水平;鼓励境外资金、民营资本投资职业教育,参与公办职业教育资源改组、改制,促进职业教育市场化发展;在四县(市)重点建设好一所县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资助有就学愿望的农村贫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对选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专业、苦脏累险专业的学生给予政策倾斜,并在城市优先安排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智力扶贫的双重效应。

  --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充分发挥在沈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寻找城市与学校优势互补的结合点,共同发展的突破点,支持在沈高校创办全国一流大学,鼓励高校兴建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区和高校科技研发中心,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激发高校服务于沈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力和活力,使高校成为推动沈阳发展的新动力。制定支持高校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民办高校加快发展,为各类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市属高校要进行科学定位,控制规模,发挥自身优势,优化组合,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形成市属高校按市场规律运作,按本地需求办学的发展模式。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构建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扶持发展各类民办教育,发展非全日制中专、高职、大学教育,形成各类教育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沟通,为人们提供人生各个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充分利用有线电视、通信、远程教育等网络平台,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用卫星传输和VBI技术提供数字信息服务,基本建成具有沈阳特色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非学历教育体系,

  8.有序扩大人口规模,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树立科学的人口发展观,建立健全人口宏观调控体系,努力实现人口有序均衡增长、素质全面提升、结构优化合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有序扩大人口规模。加强人口信息工作,深入研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关系,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低生育、老龄化的客观要求,制定积极的人口政策,有序扩大人口规模,积极吸纳劳动年龄人口,调控人口构成,延长人口红利期,降低社会人口负担比例,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适宜的人口环境,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强化工作手段,强力推行优生优育工程。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降低人口出生缺陷率,要把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出生缺陷三级干预网络,建立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专项资金。筹备建设沈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中心,力争到2008年完成县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达标建设。依托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构建融宣传教育、咨询指导、药物干预、信息提供、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加大工作力度,严格控制出生性别比偏高。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宣传和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格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从根本上治理性别比偏高问题,促进社会稳定。

  四、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就业收入水平

  9。整体规划推进,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加快郊区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步伐。创造相应的二、三产业岗位,接纳一产业转移人口。

  --做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规范城镇发展。开展城市郊区、县(市)远期规划。以“四清四改”为基本标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基地、住宅进社区、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发展城市化、农民生活市民化的原则,有计划的实施道路、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做大城区。进一步做大母城,建成区规模由248平方公里扩展到455平方公里,把4个郊区并入母城,尽快实现郊区城市化。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分工的原则,设计新的行政区划,形成城市核心区,确定产业重点布局和区划版图。大幅度提高城区人口比重,加快6个副城和3个组团建设。

  --推进县(市)郊区化。加快新民、辽中、法库、康平4个县(市)郊区化建设,扩大4县(市)政府驻地城镇人口经济规模,人口平均达到10万人以上,通过县城的发展,带动郊区化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茨榆坨、虎石台、胡台、陈相、沙岭、白塔、大民屯、祝家、红菱、秀水河子、大孤家子、张强、郝官、马三家子、刘二堡、道义、法哈牛、兴隆台等18个中心镇和示范镇,其中中心镇人口经济规模要达到3万人以上。围绕乡镇工业布局推进其他小城镇建设,到2010年小城镇发展到70个左右。

  --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实施按居住登记的户口政策,对现居住在城镇规划区域内的农民要逐步有序的转为城市户口。要推进城镇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降低农民在城镇的居住成本。让已经进城务工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居有定所,并享有市民待遇,促进多数农民在非农产业就业,在城镇定居。

  --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机制。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征地新模式,使土地征用、农民安置、区域经济和环境改善同步,农民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统筹安排。

  10。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树立以人为本、就业优先的理念,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导向,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十一五”期间,每年实现就业再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把就业列为重要内容,通过年度就业计划和失业率控制计划,稳定就业形势。动态调控、研究人口变化和劳动力供求规律,研究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统筹城乡的战略和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扩大就业创造良好环境。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健全促进就业的投入机制,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综合运用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各项支持再就业的政策,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鼓励就业人员自谋职业、创办企业。建立和实施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特殊的就业援助。加强公共培训体系建设,开放职业技能培训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和外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给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一个就业机会。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广开就业门路,促进充分就业。一是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不同产业的就业空间,重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鼓励自主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三是进一步打破垄断,扩大市场准入,开放教、科、文、卫等公共服务部门,围绕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着重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大力发展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和行业。四是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发展私营企业,鼓励和扶持社区、家庭创业及居家就业;实施“社区就业工程”,大力发展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劳动密集、就业门槛较低的第三产业。五是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境外就业规模。通过市场手段有组织地加强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劳务输出。六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保持城镇新就业岗位的稳步增加。

  --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明晰市、区(县)、街(乡)三级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和职责,把有形市场的建设重点下移,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程度,实现劳动力市场与职业介绍机构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联网。到2010年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

  --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劳动者在就业环境、劳动强度、劳动安全、劳动保护和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实施无差别就业政策,切实为外地来沈就业人员提供居住、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解决拖欠进城务工农民工资问题,建立民工子弟学校,安置外地民工子女就学。

  11.创新收入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5%。

  --建立健全社会成员通过平等竞争获取收入的机制。一是推进教育机会均等化进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教育资助制度,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培训,增强社会成员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潜在的就业和收入竞争力。二是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再就业服务,促进充分就业。

  --着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以公平竞争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的新的分配激励机制,推动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进一步扩大。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创业环境,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扩大经营者群体。通过年薪制、长期激励、外部竞争、自我约束等办法,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实行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的补贴标准;鼓励各类人才用自己的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或实现资本化、产权化,鼓励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加快科技和管理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的形成;建立技师政府津贴制度,提高技能人才收入,壮大产业工人高收入群体。

  --千方百计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强政府对低收入分配的政策调节,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援助力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动态调节最低工资标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禁止拖欠、克扣工资等侵害员工利益的行为,保护劳动者全合权益。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低收入者提供就业援助,减少低收入家庭,消灭无收入家庭。通过政府的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集约化经营规模,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价格补贴,以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加快非农产业发展,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致富的能人回乡创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立和完善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机制。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政府补助,使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政府扶贫工作力度,改进和完善扶贫方式,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一是积极发展高安全性金融产品,加大对居民获得房租、红利等资产性收益的鼓励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投资性收益;二是允许有专长、身体好的离退休人员通过创办企业、技术入股、咨询服务、返聘等形式增加收入;三是大力发展合伙制、股份制企业,发展家庭加工业,增加收入渠道。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针对低收入家庭的特殊需要和实际困难,增加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二是动态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线,调整救济补助办法,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三是建立社会捐助体系,动员社会力量,援助困难群众。

  五、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和谐社会基础

  12.加强政府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巩固三年社保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险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到201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基本实现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全覆盖。做好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养老保险的接续工作,提高私营、个体、外资企业及自由职业者的参保比重;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建立企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以及农转非人口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探索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逐步推广。

  --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推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逐步将覆盖面扩大到城镇全体从业人员;加大对中央驻沈单位、外资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的参保工作力度,逐步将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等人员纳入医保范围,研究中小学生进入医疗保险的可行性;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险救助,积极探索研究流动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政策;积极发展商业性医疗保险,满足多层次需求。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条例》,扩大覆盖范围,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失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为所有从业人员营造一种平等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加大生育保险推进力度,将生育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统一收缴保费,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积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的新需求,探索全新的保险模式,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13.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努力减少贫困家庭。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援助、就学资助、困难扶助等制度为配套的多层次、广覆盖、城乡一体的救助体系。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对象的重点救助,将农村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优待抚恤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对低保、特困家庭和长期患大、重病的城乡困难居民和优抚对象给予救助。制定规范的城市低保对象冬季取暖费减免政策,建立解决城市低保对象取暖问题的长效机制;巩固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参合面,增加政府投入,提高支付比例;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的城市特困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创新医疗救助办法,将医疗救助范围从重大疾病扩大到医疗费支出较大的慢性病、多发病和常见病,增加财政对医疗救助金的投入,提高医疗救助标准,解决城乡特困群体的看病难问题。

  14.发展慈善事业,推动社会互助。树立全新的慈善事业理念,建立有效动员社会发展资源的工作体系,利用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形成社会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通过政府推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动员全社会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提高慈善事业的管理水平,开展对重要社会发展资源的调查、评价,推进社会发展资源信息化管理,制定慈善事业资源发展规划;健全慈善事业透明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决策会审制度,公众听证制度,社会资源利用动态监察制度和社会资源保护责任制;促进慈善事业专业化发展,逐步形成公共募捐机构、执行机构、支持型机构和项目管理机构的职能分工,独立运作机制。

  --制定实施捐赠优惠政策和扶持慈善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创造鼓励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捐赠人提供便捷的服务,全面落实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保障民办慈善组织与公办慈善组织平等的政策待遇,调动全社会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各类慈善组织,继续扩大福利彩票网点建设,加大和完善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建设,发展社区慈善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政府兴办慈善机构为示范、社会力量兴办慈善机构为主体,结构、布局合理的慈善机构体系。大力发展自愿者组织。鼓励青年志愿者、社区自愿者、科技志愿者、教育志愿者通过捐赠时间、捐赠知识、捐赠服务等多种形式服务社会。

  --营造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建立经常性的社会捐助制度,发展社会捐赠接收站点,方便市民就近捐赠。政府要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助、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的开展。各公共场所、新闻媒体要为开展慈善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要积极组织市民参与慈善活动,开展向社会献爱心、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慈善文化活动。

  15。完善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区。把社区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将社区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顺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推进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业发展,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建设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探索适应城市发展、社会转型要求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模式,筹措专项资金用于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市每个城区和县镇的社区公共服务办公用房面积分别达到400平方米和300平方米的标准,把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包括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工商、城管、税务、环保、卫生、计划生育、户籍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社区化,并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健身、培训和优抚、福利等公共服务。

  --建设信息资源网络平台,通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社区、街道、区三级信息服务平台,逐渐实现全市联网,形成便民利民的信息化网络,收集、整理、发布信息,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和提供服务的资源,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以便捷方式享受法律咨询、就业登记、职业介绍、社保管理与发放、家庭日常维修等信息咨询服务。

  --建设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投入资金支持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区服务企业发展,推进家政服务、超市、托老、托幼、托残等服务进社区,实现服务全方位、服务全天候、服务全透明、服务全社区,按照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的半径,形成社区基本生活服务圈。

  六、提高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16.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切实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和投入,努力打造一流的文化发展环境,一流的文化设施,一流的文化单位,一流的文化人才,一流的文化产品,一流的文化活动,把我市建设成先进文化城市。

  --加大设施投入,完善城市文化功能。以建设先进文化城市、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为目标,按照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要求,集中建设一批能够代表城市形象、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厚地域文化风格的现代都市文化设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沈阳市少儿图书馆、市博物馆、沈阳艺术中心、沈阳音乐厅、沈阳杂技厅、沈阳大戏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普查、界定历史文物,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注重基层建设,满足市民文化生活需求。以丰富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区(县)、街(乡)、村三级文化广场;城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实现区域内图书资源共享;每个街道、乡镇、社区都有适应群众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室)。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举办新春庙会、沈阳艺术节、四季文化广场,开展书友会、歌友会、票友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2010年实现全市农村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全部通有线电视的目标。

  --实施四大工程,创造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实施精品文艺创作工程,推动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美术、摄影以及新闻、出版各门类的精品生产。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编具有高艺术水平的京、评剧目,争创全国重点京剧院团。实施高雅文化发展工程,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现代优秀文化成果,创作、策划、运作一批优秀舞台剧、音乐会等高雅文化品牌。实施新的“十百千”工程,推出十大文艺精品、百名文艺名家、千名文艺新秀。

  --加强社科研究,增强文化创新力。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作用,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研究。整合辽沈地区社会科学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作用,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建设沈阳社会科学大厦,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优秀成果评选、优秀社科工作者表彰的工作机制,推动哲学、社科理论研究上台阶、上水平,为沈阳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建设文化园区,构建文化发展载体。规划建设好金廊、运河文化带和棋盘山文化生态区。在现有城市功能布局的基础上,在金廊沿线、运河沿岸和棋盘山地区,有重点、有计划地实施文化设施、绿化景观建设和自然生态开发保护,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把文化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之中,将文化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通过优势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城市内涵、文化底蕴更加集中厚重,全面提升沈阳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

  17.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工程、基本医疗网络体系构建工程、重点医院(专科)建设工程、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夯实卫生事业基础,推进卫生事业改革,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平战结合的市、区(县)两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理体系。依托市急救中心建设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新建太原等8个急救分站,更新急救车辆,建设院前急救车辆消毒站,出诊车平均到达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依托市职业病院,建设人体毒物检测救治中心。整合区域资源,建立重大创伤、烧伤、核污染及群体性事故受伤人员救治网络,进一步完善医疗救治应急动员机制。新建太原街、中街两个采血分站,改造市传染病院门诊楼,依托市胸科医院建设沈阳市呼吸病研究所。加强对传染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的监督、监测。完善卫生监督法规,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强医疗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办公设施、装备、信息化建设、检测水平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强对传染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和医疗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我市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治水平。加强和完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设和能力建设,使其具备开展疾控工作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乡镇防保体系建设,落实防保村医预防保健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网底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完善服务功能,做好预防接种、疫情报告、健康教育、精神疾病防治等工作。

  --构建完善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通过各级政府投入,县(市)、区重点办好一所县级中心医院,重点建设好乡镇中心卫生院,提高和规范农村卫生院和卫生室装备标准和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医疗水平。二是构建城区两级医疗体系框架,制定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按照3-5万人或步行10-15分钟的服务半径,调整区属医院的布局和服务方向,使每个街道都有一所政府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市属医疗资源,规划建设东、西、北部三个市级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开设国际医疗病区(房),形成服务体系,提供便捷服务。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快卫生事业改革步伐。通过政策引导、结构调整、资源重组,整合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医疗资源布局。整合现有政府主办的二级(甲等)医院,通过政府补贴、医院自筹等办法,重点办好一批在全国及省内有影响的专科医院,新建市妇婴医院,改扩建市骨科医院、市皮肤病医院、显微外科中心。筹建沈阳中医名医馆,吸引国内知名医师坐诊。调整区属医院服务方向,采取缩减规模,关、停、并、改或转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康复医疗等形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放医疗卫生市场,进一步发挥部队、省属医院的资源优势,打破公办医院垄断地位,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民办医疗机构,进一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医疗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金收购公办医院,参与公办医院股份制改造,吸引投资建设涉外医院。

  --加强医疗救助工作,构建城乡一体的居民医疗救助体系。一是逐步增强医疗救助经费规模,改进救助办法,扩大医疗救助范围。二是开展医前救助,对确诊病人,可申请医前救助金,使贫困居民小病早治、大病敢治。三是利用现有资源或引入民营资本建设惠民医院,对特困急症、突发无人救助伤员,不需支付费用,可先行入院救治,对医疗救助对象实施零利润用药。

  --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组织专家编写饮食、健身科普读本,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开辟健康公益栏目,面向市民开展经常性的卫生科普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行为,提高市民健康素质。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落实重点精神疾病的监测、治疗和康复措施,广泛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做好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工作,降低精神疾病患病率。

  18.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要以承办2008年奥运会足球比赛为契机,积极筹备场馆改造和建设,努力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培育体育市场。到2010年,逐步建立群众体育普及、竞技体育领先、体育市场繁荣、体育设施先进,管理机制科学的体育事业新格局。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要加大对公益性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好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大型体育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到2007年,在浑南建设完成能容纳6万人的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同步建设一座能承办国际、国内比赛的综合体育馆,一座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游泳、跳水馆和网球场。要将体育用地和体育设施建设列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结合城市建设,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体育广场,沿浑河沿岸建设体育长廊,力争在2010年前完成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群众体育向纵深发展。建设并管理好健身广场、健身公园、健身路径、健身中心等健身场所。新建居民小区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场地。力争到2010年全民健身路径器械进社区达到100%,全民健身路径器械进村屯达到80%。要面向社会开放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健身场所。要组织开展好青少年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以及各行业的体育活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施国民体质测试和检测工作,要在每区、县(市)建立一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构建国民体质监测系统。

  --实施奥运战略,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水平。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培养输送优秀体育人才为重点,巩固和提高我市竞技体育在国内的地位和综合实力。通过承办2008年奥运会足球比赛,全面提升沈阳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

  19。重视特殊群体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儿童两个发展《纲要》,进一步发展妇女、儿童事业。要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建设及社会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女干部比例,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得到进一步实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法规和政策,从法律上、制度上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要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的外部环境,要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儿童发展内容列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推进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公益广告宣传都应列入妇女儿童发展内容。扶助贫困妇女,拓宽就业领域,改善就业机构,增加就业机会。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促进儿童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保障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

  --加快老龄事业发展。认真宣传贯彻《老年法》,通过政府引导和动员社会投入,大力发展老龄事业,打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方向,完善老年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以老年活动中心为代表的基础性、示范性工程,各区县(市)要充分挖掘现有卫生资源建设一批集老年养护、老年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心理治疗为一体的老年养护中心。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各街、乡(镇)要建立灵活多样的老年日托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中心。

  要制定优惠政策,动员社会资金发展集中式养老,积极发展商业性养老,异地休闲养老。鼓励社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出行、休闲消费、健身养身、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特殊要求。积极支持、发展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辅导培训机构;抓紧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减轻农民养老负担。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提高老年人优待标准,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

  --完善残疾人工作体系,打造残疾人事业发展平台。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健全各级残疾人组织,建立并完善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构筑社会化、法制化、人文化的残疾人工作体系;完善基层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设施的无障碍建设覆盖面达到40%,残疾人综合无障碍建设达到95%以上,进一步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能力,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农村贫困地区达到85%以上;促进残疾人文化生活融入基层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之中,普及12年特殊教育,满足残疾人升学、发展需求;加强技能培训,推进残疾人就业,扶助残疾人创业,提高残疾人就业率。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植少数民族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基本生活条件。全面实现少数民族村(含自然屯)“村村通自来水和柏油路”;进一步改善各民族乡镇中小学、卫生院和养老院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和水平。建设沈阳市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持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七、促进多元化投入,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需求

  20.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发展强势产业,打造支柱产业群。充分发挥沈阳的产业基础优势、高技术优势、中心区位优势,通过现代技术创建高位技术平台,推进文化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文化产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大力发展现实的强势产业,重点培育后发优势明显,潜在市场大的新兴产业。以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会议及展览服务业为重点,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核心产业群,到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15%,占文化产业比重达到80%。

  --推进产业融合,加快文化产业扩张。发挥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等行业的关联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开发文化用品市场,扩大艺术教育市场,做大职业培训市场,发展儿童智力技能开发市场;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开发旅游纪念品;开发五里河体育品牌产品及商标,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开发体育健身市场,扩张文化产业规模。

  --开发原创文化资源,培养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抓好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近现代文化等原创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创新工作,完成从源头开始对原创文化的多次开发,构建具有完整内容的文化产业链,推进文化资源向资本的转化进程,形成具有沈阳特色的文化产品。发展短信文学、文学作品翻译、动漫创作等文化创意产业。

  --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城市影响力。通过对清文化、冰雪旅游、工业旅游、杂技、评剧、二人转进行开发、包装、再创作,形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品牌,增加看点,吸引游客,扩大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实施数字广播电视普及工程,加快文化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到2010年前,实现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平移。建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全台数据资源的共享系统,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交换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完整链。建立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平台,拓宽应用领域,开辟菜单式教育栏目,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开发图书资源库,实现家庭电视有偿阅览,发挥其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强势功能作用。

  21。培育壮大体育产业,满足市民健身娱乐需求。重点培育以体育健康娱乐、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体育中介、体育用品、体育人才、体育培训、体育信息和体育技术咨询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注重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和新兴运动项目的开拓,加强对重大商业赛事的申办和市场开发,发展赛事经济。盘活国有资产,整合体育资源,建立补偿机制,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进一步做好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工作。加强体育、健身用品的开发、生产,拉动体育制造业的形成。

  22.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促进观光休闲消费。通过强化游、购、娱、食、住、行等旅游要素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以2006年“世园会”为契机,实现旅游业的超常发展。到2010年旅游总人数达到65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17亿元人民币。

  --开发“景点”,构筑区域旅游中心。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南到北京、北到黑龙江的旅游资源纳入我市开发视野,构筑区域旅游中心。二是以“世园会”为契机,把棋盘山地区打造成北方最佳景区。三是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以精品景点、线路增强吸引力,积极发展享受田园风光为内容的特色旅游。开发丘陵半山区,种植供观赏和采摘的植物,培育枫叶观赏月、采摘节等游玩项目。四是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开发现代工业旅游项目。鼓励企业开发建设具有知识性、观赏性、互动性的现代工业旅游观光通道和产品展示馆。五是增加游人参与内容,提升浑河景观带人气。建设一批康体娱乐设施,增设水上、冰上游乐项目,建设大型游乐场和高尔夫球场,建设垂钓区域,吸引游人,增加看点。

  --增加“卖点”,促进旅游购物消费。一是成立旅游纪念品研发中心,开发旅游商品,提高旅游业的增加值。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纪念食品和土特产品。三是建立销售服务网络,推进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四是要把旅游购物作为经营城市、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的重点。在大型商业区改扩建的同时,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在主要街道、人口密集的地方,建设公厕。五是加快北市场的总体改造,继续发掘历史文化,以文化特色来塑造“皇寺庙会”品牌,使其成为沈阳的“城隍庙”。

  --培育“看点”,打造全天候旅游产品。一是恢复和建设文化娱乐场所,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深度挖掘我市的文化遗产,恢复老北市场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二是开发健康的夜生活文化项目,发展酒吧、咖啡厅、迪厅、陶吧、茶馆等特色文化娱乐场所。三是培育和扶持旅游专场演出,增加过夜旅游者人数。推出二人转、中外马戏、杂技旅游专场演出;举办皇家礼仪大游行(祭祖仪式)。邀请中外特色演艺团体来沈演出,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四是开发康体娱乐项目,开发东部山区,建设具有国际标准的雪道和冰场,举办中外雪雕、滑雪和滑冰比赛,提升冰雪旅游文化品位。五是举办重大体育比赛,吸引体育爱好者来沈。

  --发展“特点”,壮大餐饮消费市场。一是建设沈阳中外美食街,举办中国沈阳国际美食节,用特色吸引游客。二是培育地方餐饮品牌,形成老字号系列,实现连锁化经营。挖掘餐饮文化遗产,恢复一些古代珍宴,确定一批特色旅游餐馆。三是开发建设沈阳路满族、西塔街朝鲜族、西关回族等民族美食文化一条街,使其成为沈阳民族美食文化的品牌。

  --优化住宿环境,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一是根据客源市场需求,提高旅游住宿接待能力。二是开发新型旅游住宿场所,满足个性旅游需求。适量发展汽车旅馆、青年旅馆、农家旅馆和暑期校园旅馆。以满足自驾车旅行和自助团体游的需求。三是积极培育房车租赁业的发展,加快棋盘山风景区房车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旅游宾馆管理,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宾馆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和住宿安全的行业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服务电话,及时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服务。

  --优化交通环境,提供安全便捷服务。一是积极培育航空市场,开辟旅游新航线。二是构建东部交通网络,创造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三是优化公交客运结构,规划旅游公交线路。开辟沈阳北站、沈阳站、中街、太原街、长途客运总站至主要旅游景区的公共交通和旅游专线,解决景区之间及景区与交通枢纽、市内公交系统、主要商业街之间的公交连接。四是加快停车场建设,为游玩购物创造便捷条件。在大型停车场设立旅游专用车位,实行优先停放。在缺少停车场的大型商业区、旅游景区(点)道路两旁,划定收费停车区域,有计划地发展路边咪表停车场。

  八、创新发展思路,激活社会事业发展潜能

  23.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要确立政府在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贯彻科学发展观,由偏重经济发展向促进社会发展转变。深化机构改革,政府在集中资源做好公益型社会事业的同时,从办社会事业向促进社会事业转变,从按隶属关系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从偏重国有向扶植多元主体转变,从偏重行政转向依靠法律、法制、行政手段相结合管理转变。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减少政府对社会事业系统的直接行政干预,增强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事权和财权。努力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发展管理新模式。

  24.运用社会政策,提高发展调控能力。在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加快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政策的研究,把制定完善的社会政策、科学的运用社会政策,作为化解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提高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执政能力。

  在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时,注意协调多重利益关系,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各个行业的发展,要重视不同群体利益的协调,确立以政策实验促进政策制定,以制度设计促进政策转变,以政府介入促进政策推广的社会政策实施理念,避免过分重视经济增长而把社会领导的问题完全放给市场解决的倾向,避免过分依赖财政支付手段的倾向,避免少数行业发展带来整体不协调的现象,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城市快速发展、经济转型、社会矛盾集中过渡期如何保障农民社会事业基本公共服务权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城乡社会设施建立标准和布局原则、调控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等重大社会政策,理性的分析和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发展矛盾,统筹各种资源,提高调控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的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25.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要打破政府包办社会事业的格局,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及国(境)外投资者兴办各类社会事业(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除外)。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涉及社会事业市场管理的有关文件、规定进行认真清理,废止阻碍准入的各种限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社会事业各行业管理部门要尽快提出本行业开放准入的具体措施,严禁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为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事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鼓励投资社会事业的导向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兴办社会事业产业,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公共财政退出及没有覆盖的社会事业领域,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社会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

  26.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能。改革社会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社会事业国有资产的整合和管理,加快社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与资产管理脱钩,发挥国有资产监管部门作用,做好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国有资产退出机制,按照社会事业性质,确定国有资本退出的范围和领域,政府要从经营性社会事业领域中逐步收缩和退出。鼓励境内外投资者采取兼并收购、投资参股、委托经营、租赁等形式参与国有经营型社会事业单位改组。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单位,进行整体出售或合资合作,对暂时不能出售或合资合作的,逐步推向市场。改革财政投资体制,政府不再新办经营型社会事业和资源过剩的公益型社会事业,集中有限财力建设公益型重大基础设施。

  试行政府拨改投试点,放大政府的投入效益。以明晰产权归属、界定投资权益为原则,构建社会事业融资平台。以政府对社会事业投入盘活的存量资产作为资本金,通过采取银行贷款、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进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对公共财政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不仅要研究其建设方案的可行性,还要研究其运行机制、运行成本的可行性,切实杜绝“建一个项目,就背上一个包袱”的现象,切实理顺投资、建设、管理、监管之间关系。

  27。深化改革,激发社会事业单位发展活力。要切实转换社会事业单位运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现代管理制度。增强公益型社会事业单位的自主权。要逐步减少行政束缚,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管理体制,扩大社会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权、运营自主权。放开对经营型社会事业单位的限制。通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此类机构产业化运作、规模化发展。在依法经营的前提下,允许其获得合法收益,收益可自主支配。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政府主办的社会事业单位全面实行聘用制,在编制限额内以工作量设置岗位,以岗位定人员,对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事业单位在规定职数岗位范围内,法人代表可根据需要,打破资历条件限制自主聘任中层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扩大财政拨款单位分配自主权,在财政经费包干的前提下,对法人代表可实行年薪制、绩效挂钩等多种方式兑现报酬;允许单位内部打破档案工资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分配方案;允许单位通过创收增加职工收入。搞活自收自支社会事业单位的内部分配,封存其档案工资,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