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林元和到一线指导城管执法工作。
市长陈云贤为城管专家颁发聘书。
■核心提示
我市城管行政执法系统成立几年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2006年“城市管理年”市政府提出“大城管”战略,城管与执法体制、机制逐步理顺。2007年我市城管执法人创造性开展工作,首次奖励积极参与城管事业市民,激发全民参与激情;成立首届城市管理专家顾问组,“借脑”提升城管水平,在禅城区开设全市最大便民集市——兆祥东便民集市安置下岗工人,疏堵结合造和谐城管;高明区执法局更是首开先例,开设路边摊档,为流动商贩寻求经营出路;南海开发车辆违停工作模块,实现信息共享,初现“数字化”城管雏形。
进入2008年,执法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数字化”城管进入实质性建设的第一年,担负全市25.5公里佛山水道两侧的违建查控工作……挑战重重,我市执法人将如何应对,记者日前就此展开采访。
盘点2007
市民真切感受“大城管”
何谓“大城管”,2006年我市首次提出“大城管”战略,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解决长期困扰的黑点、难点问题。
民力无边,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是实现“大城管”基础条件。为方便市民投诉举报,2006年底“12319”城管服务热线应运而生。2007年初,全市五区统一投诉热线电话,使全市市民投诉举报更加方便。
市民曹女士告诉记者,设置城管服务热线方便了市民投诉,以往投诉举报城管方面问题,往往要经多个部门转接,“很多部门会说这不是我们的职能,你打去那里那里”。现在有了热线,这边市民投诉,那边城管执法人员马上可处置,执法效率提高了,普通老百姓也更有信心反映问题,“不然一个情况反映了几个月都没人管,下次也没有人反映了”。
执法部门建立起网络、电话、对讲机、传真、联网联动机制,指挥调度室接到市民电话后,及时将投诉、举报、监督、建议等进行分类,按属地管理和职责分工,交相关区城管办或有关部门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如三水区执法局利用12319平台,在全市首创城管局长接待日,到目前为止,局主要负责人先后接待来访群众19批62人,来电11次,共受理群众投诉27宗。全部投诉在规定时限里处理完毕,实现了办案率、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的目标。至2008年3月,全市“12319”城管服务热线接到并处理市民投诉案件32913宗,回复率高达95.2%,市民满意率更高达99.3%。
城管服务热线为市民与执法部门沟通搭建起桥梁。为鼓励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市政府于2006年12月底印发《佛山市城市管理市民举报、献策及积极贡献奖励暂行办法》,禅城区城管委办2007年8月出台《禅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民举报、献策及积极贡献奖励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市民举报、献策及贡献的方式、途径,以及奖励范围和标准。2007年,我市首次对97名热心城管事业的市民进行奖励,受奖市民来自社会各界,从普通退休市民、学生,到单位负责人。
参与有奖励 市民热情涨
今年66岁的杨伯是去年获奖市民中一员。2007年11月,家住张槎大沙的杨伯在村里看到3名男子在乱张贴小广告,杨伯上前制止,但遭到三人拒绝。杨伯继续劝阻,甚至与三名违法者发生争执。争执中,三人与杨伯发生打斗。杨伯最终寡不敌众,3名男子趁势逃离,但3人用于张贴的小广告和手机则留在了现场。
更多的市民则对这种看得见、拿得着的激励办法表示赞同。市民陶先生便说,虽说奖励的钱不多,但投诉举报城市管理的黑点、难点,本身可以解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卫生、社会问题,净化美化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责任,为自己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又有奖励,大家都会做了”。
而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经过三年多努力,我市城市管理社会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今年,执法系统将继续执行奖励办法,也呼吁市民继续热心城管事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特别是“12319”城管服务热线,积极提供线索、反映情况或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及可行性办法。
“疏堵”相结合 “走鬼”谋出路
和谐城管是和谐社会重要体现。为切实履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职能,同时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我市执法人解放思想,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难点问题。
城管问题单一“堵”是堵不住的,必须疏堵结合,执法人早已明确方向。经过2007年整年筹建,全市最大便民市场——禅城区兆东便民市场于2007年12月8日开市了。该市场总面积逾4万平方米、是我市首家24小时全天候营业大型市场,提供超过5000个便民摊位,优先安置下岗职工、特困户,其中4000个临时摆卖摊位正是为流动摆卖人员(俗称“走鬼”)设置。
来自广西的曹先生在市场里租了2个铺位,经营水果生意。曹先生告诉记者,他来佛山打工已3年,之前因身体有残疾找不到工作,便推着三轮车在小巷里卖水果,也就是大家说的“走鬼”,之前也多次被执法人员查处过,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做。2007年11月,他通过执法人员获悉市场将要开张,“便赶来咨询,水果铺位500~600元一个,与禅城其他市场相比便宜不少,租了2个位”。对于现在的情况,曹先生基本感到满意,“开张前2个月生意很惨淡,近期好了一些。生活总可以维持,比起以前被赶来赶去多了一份稳定感”。
除开设集市,在解决乱摆卖、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上,执法部门多方开拓创新。在高明,执法部门探索设置“三定”(定地点、定时间、定经营范围)临时摆卖点,2007年,在原有17条道路开禁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置12个临时摆卖点,变堵为疏,解决约900个流动摊贩的生计问题。在三水,迳口执法分局打造“十里水果长廊”规范摆卖,成为迳口经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疏导”同时,执法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据统计,2007年全市城管行政执法系统共处理市容环卫、城市绿化、生活环境噪声等案件638960宗,行政处罚案件81749宗。同时加大“一环”规划控制区“两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建设,确保规划控制区有序开发利用。自2005年年初至2007年底,城管执法部门对“一环”两侧1公里范围的“两违”行为进行查处。共出动40935人次,排查涉嫌“两违”案件600多宗,发出责令停工通知书逾万份。目前,两侧“两违”行为基本得到控制。
重点开展悬挂物专项整治。为贯彻落实市委书记林元和到市局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及《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清理整治非法张挂、张贴宣传品的通知》精神,重点清除乱张贴乱悬挂,教育纠正乱张挂标语现象4548宗,强制拆除乱张挂、过期张挂标语等非法宣传品3862宗。禅城区执法局还启动“三横四纵品牌路”创建活动,以季华路、绿景路、魁奇路、文华路、岭南大道、汾江南路、佛山大道七条中心城区主要路段为对象开展重点整治,使得城市环境、形象和品位有了较大提高。
执法专业化 科技出成效
2007年,行政执法系统创新开展工作,执法走上专业化道路。
城管领域“八乱”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禅城区执法局根据职能,成立专职中队,按职责划分而不再按区域划分,避免出现冲突和实施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如交通管理专职中队,推行建立违停“黑名单”举措,对有三次以上违停记录而没有接受处理的车辆纳入“黑名单”,一旦发现被纳入“黑名单”的车辆有违停现象,将当场实施拖车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执法局负责人表示,专项执法有利于明确职责,减少推诿现象和堵塞、清除执法死角,并为开展大型专项整治行动提供专业性保障。粤A-0V×××的轿车,从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有16次违停记录。2007年5月27日,被执法局交通管理专职中队在禅城区发现再次违停后,实施拖车。车主陈先生接收了处理,被罚款3400元。陈先生说:“我愿意接收处罚,这对我是一个教训,不能抱侥幸心理”,从此以后,陈先生再没有违停记录。
南海区执法局开发处理违法停放车辆工作模块,建立了违法车辆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搭建起处理违法车辆的管理综合平台,初显“数字化”城管雏形。通过调整系统,解决查询车辆资料、送达文书问题。对部分车辆难以执行问题,执法局与法院、交警协调,由法院发出《协助执法通知书》要求交警在对未接受处理车辆年审时不予以年审,率先做到杜绝漏洞,使违法当事人无空子可钻,大大增强了打击力度。顺德区大力开展泥头车准入制度,全区在册工程运输车都必须实行密封型改造,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办理《顺德区工程运输车辆管理卡》,按规定线路和时段营运。创新管理模式带来良好的工作效能,执法部门在热点难点问题的整治上取得显著成效。
2007年10月,我市更成立首届城市管理专家顾问组,“借脑”专业人员出谋划策,提升城管水平。顾问组23名成员中,不仅有省内外城市规划、城市科学、生态环境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还有来自德国的公共交通专家格尔德·施图克博士。主要为城市管理重大决策和编制城市管理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前瞻性咨询,提出顾问性意见。
展望2008
25.5公里佛山水道
专项整治任重道远
2007年已经过去,2008年,除了原有任务需落实,我市执法系统又接下佛山水道两侧控制区违建的清理工作。执法部门将如何管理城市?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佛山水道
查处25.5公里违建
2007年底,汾江河治理工作轰轰烈烈展开,作为城市管理部门之一的执法局责无旁贷。市委市政府将查处佛山水道两侧违法建设的重任交给城管执法部门。新年伊始,市委书记林元和前往市执法局调研时,要求城管执法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查处佛山水道控制区两侧违法建设。
市执法局局长钟美恃接受采访时说,按照市政府要求,执法部门今年除继续做好一环控制区两侧两违的管控工作,还需对25.5公里佛山水道,规划区域两侧1.5公里(部分区域是4公里)范围的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清理拆除,保障截污工程、河堤整治工程、管网建设等工程顺利推进。违法建设包括在通航水域未经批准或不按批准范围擅自进行施工作业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未经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修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其它在佛山水道规划控制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又不能采取改正措施的建设工程。做到发现一宗,制止一宗,查处一宗。
2007年底至今,执法部门通过排查摸底,初步排查涉嫌违法建设的沙场、砂石场等157宗。执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入2008年,清拆工作已拉开帷幕,禅城区执法局1月9日打响“第一枪”,对佛山水道沙口段南侧三处违法搭建房进行拆除行动,至1月27日共拆除佛山水道两侧违建项目5宗,建筑面积约273平方米。此外在1月10日,南海区执法局协调罗村朗沙村民委员会对辖区内2宗水道的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1月17日,南海罗村赣江五金服务部700吨煤清理完毕。
此外,全市已开始重新排查“一环”规划控制区、佛山水道两侧规划控制区内建设项目,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搭建物、构筑物进行重点拆除。
执法力量
进一步下沉基层
执法员驻村,3年时间彻底解决村内乱扔垃圾、占道、乱设广告牌“三乱难题”。从2005年起,顺德勒流江义村被定为市城管执法局驻村联系点,执法局派驻干部充分利用自身职能优势,在顺德区城管执法局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美化村容村貌。2007年,市城管执法局被授予“广东省‘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先进驻村工作组”称号。
但在2008年,执法力量下沉、架构延伸至村(居)仍然是工作重点。钟美恃介绍说,从目前来看,当前市、区两级城管体制机制状况基本是好的,最薄弱的是镇(街)和社区,不少地方至今仍是空白,尤其作为日常管理主体的社区、居委会。今年执法局将进一步下沉执法力量,筹划整合管理资源,成立管理办公室。
此外,职能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密切。城市管理涉及千家万户、诸多部门,建立高效、权责明确、互联互动的机制是城管工作长期有效推进的必备条件。如禅城区执法局草拟《关于建立城管执法与公安紧密型联动机制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上报禅城区政府并获得批准。城管与公安紧密型联动机制建立,不但有效地把治安预防关口前移,而且能及时制止和处置执法过程中干扰、妨碍执行公务、暴力抗法等行为,达到城管执法与社会治安“双赢”。
建机立制
提高队伍素质
户外广告应如何设置,城市道路有何要求……执法部门今年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标准。在禅城区,相关部门就《禅城区城市容貌标准》举行听证会,并进行修改后提交政府部门。而作为政府部门的目标性文件,《标准》将成为禅城市容市貌、市民行为准则的标准,相关部门可依据执法。
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素质,开展城管执法精神大讨论活动。执法局负责人表示,部分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换位思考,需进一步增强人性化管理意识,个别执法队员出现思想懈怠。增强执法队伍素质势在必行。
专访
市执法局局长钟美恃:
建设数字城管
提高管理效能
2007年8月,新一任执法“掌门人”钟美恃走马上任。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部门一把手的更迭往往带来理念上的变化。新任的“掌门人”是如何理解行政执法工作,对今年执法工作有何预期目标?日前,记者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钟局长,出任执法局局长前,你有没有接触过城管执法工作?在你看来我市行政执法系统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钟美恃(以下简称“钟”):之前我担任南海区副区长职务时,便分管城管、交通、建设这一块,应该算比较了解。通过全市执法系统几年的建设,行政执法制度基本建立,基本运作方式,该管什么、怎么来管,比较明确。市民总体对城管执法的理解、认知度比较高,知道有了这支队伍管理城市,生活环境更好。当然在执法过程中也有个别不理解,有些人觉得执法局什么都管,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改变。
记:2006年是“城管年”,2007年是“延续年”,今年提出的目标是什么?
钟:是“城管提高年”。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做最基础的工作,包括机构、架构的完善;城管工作延伸至基层;提升执法队伍的素质,加强培训、教育、管理、廉政等等,从各个方面推动提高。
记:从2006年起,我市就提出建设“数字化”城管概念,今年在这方面有何动作?
钟:“城管年”提出“数字城管”概念后,执法部门进行相关研究,到周边、省外城市取经,已提出构建方案、建设基本思路。今年全面启动构建数字城管,这也首次写入了市政府年初的工作报告。
大背景,国家信息化步伐加快,建设部提出了构建“数字城管”的规范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正建设“数字佛山”,在农村,股份合作制信息化管理、农村财务查询系统等都已完善,积累了经验,反而城市管理比较滞后,需要加快推进。“数字城管”通过建立网格式分区、信息化平台,做到在线实时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当然并不是说搞,全市3800平方公里区域马上全部都搞。必须一步步来,首先第一期在中心城区、中心镇(街)铺开。而按设想目标,今年上半年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就佛山基础条件怎样、“数字城管”怎样搞、投入多少等问题调研。下半年,包括开发商的招标,软、硬件的开发,线路铺设、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作,确定承建单位开始建设,争取年底前完成这部分工作。
新系统还要有至少半年的“磨合期”。2009年上半年,包括人员、系统、制度等方方面面进行协调。至下半年,可以正式开始使用。
文/图 本报记者李淦
通讯员陈宝亭、陈善生、李敦智
刘清愉、江定东、谢细华、陈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