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国际化必将呈现一系列新的趋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立足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趋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中国经济国际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并列,作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趋势之一,选择五轮驱动的现代化路径,既符合我国现代化所处阶段的特点和客观要求,也适应了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正确认识和把握未来我国经济国际化趋势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未来我国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是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国际化必将呈现一系列新的趋势。
第一,我国经济国际化将呈现更加顺应全方位、制度性开放的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就意味着我国将实行全方位的制度性、规则性开放。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必然要求进一步实现从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的转变,对外开放将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这预示着,未来我国经济国际化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一是要按照制度性开放和政策中性化的要求,更加均衡地推进经济国际化,坚持市场取向,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二是加快对外经济体制及国内相关政策的创新与调整,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三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开放,拓展广度和深度,形成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新态势。
第二,加快实现从以商品流动为主向商品和要素全面双向跨境流动转变。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超过2000美元,是经济国际化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未来,我国资本和要素跨境流动可能呈现与世界先行国家普遍规律相近的变化趋势:一是我国已进入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减少的阶段,下一步还将持续下去;二是我国间接资本流入流出规模将日益超过直接投资项目,意味着我国将通过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开创参与全球要素配置的新方式;三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参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将逐步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变。随着资本和生产要素全面双向跨境流动广度、深度的拓展,我国必将创造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第三,适应科技全球化潮流,推进研发、智力和人才国际化。目前,发达国家都是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上世纪末期以来,爱尔兰、芬兰、瑞典等新经济典范其自主创新也都是建立在国际化基础上的,如芬兰只有 500万人口,但诺基亚公司却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跨国公司之一,爱尔兰、瑞典也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也必须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大力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吸引外资的重点要转向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同时,着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设立产品设计和研发中心、开展海外并购等,提高利用外部智力和研发资源的水平,招揽国外高端人才,锻炼培育自己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第四,适应世界信息化潮流,加快提升信息业国际化水平。目前,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推进,世界信息化成为新的潮流。因特网日益普及,2006年全球网上交易额达6.2万亿美元,软件领域发明创新更为密集频繁使人们实现了实时通信,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我国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将会适当超前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但2006年占GDP的比重仅为5.3 %,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2%,明显低于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必须大量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成果,积极参与国际信息产业的合作与竞争,共同推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创新,显著提升国际化水平,世界信息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世界信息化也是统一标准和规则最为普遍适用的领域。要赶上世界信息化潮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
第五,"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我国还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已有一大批从低端到高端的制成品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在世界制造业分工链条中总体处于低端位置。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投资扩张加大了产能过剩,目前制造业产能闲置率已达较高水平,加上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世界经济可能将进入周期性调整等内外部压力的累积,我国制造业正告别低成本的时代,亟需加大参与全球产业重组和要素优化配置的力度,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一是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经营模式,在全面深化国内国际分工协作基础上,培植核心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二是学习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实现资源国内外优化配置过程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新产品开发;三是加强海外投资与并购,建立健全自己的海外营销网络,及时发现和创造市场需求,加快开发新市场。
第六,顺应服务业全球化潮流,服务业国际化将不断加快。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特别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00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对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升级做了全面部署,并将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世界服务业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的新趋势,服务业"引进来"将进入大发展时期,同时服务业"走出去"也会逐步起步。我国已成为国际服务外包重要目的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将是我国参与服务业全球化的突破口;服务业吸收外资、吸纳国际服务业转移步伐大大加快,以开放促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面临宝贵机遇;同时,要逐步创造条件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引入国外服务供应商先进的管理系统、经营理念、软硬件技术以及新的业态,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加快服务业现代化。
第七,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我国要加快从经贸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全面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未来,一是将进一步优化公共与中介服务、不断完善相应的战略和政策;二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注重利用好并购与战略联盟等新方式;三是推动企业国际化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四是积极引导企业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过程中经受锻炼,逐步孕育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第八,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到2007年底已超过1.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资本项目净流入是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来源。我国目前已告别"双缺口"阶段,同时已经进入直接投资项目净流入减少的阶段,已有能力和条件逐步加快金融国际化步伐,在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以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为主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条件形式的间接投资,达到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效果。
第九,缓解资源约束,推进能源资源领域国际化合作。我国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如我国人均拥有石油、天然气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8和1/20,在已探明的45种主要有色金属资源中,我国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以来,一些重要大宗能源资源供给矛盾加剧,对国际市场依赖加深。未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相当一段时间内重化工业的扩张,能源资源矛盾可能还将持续和加剧,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能源资源领域的合作与协调;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强海外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利用。
第十,继续创造性地推进区域经济国际化。很多权威专家的实证研究表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已不只是民族国家,公司、个人、消费者和富有活力的区域都成为经济全球化日益重要的主体。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和很多发达经济体的实践都显示,其一些重要区域和中心城市都成为本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先导地区,在率先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发挥重要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过去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制造业领域已成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成功典范,现在在承接国际服务转移与外包中大连等中心城市也已成为重要的先导地区。未来,由于我国体制仍在转轨之中,我国充分发挥重要区域和中心城市在经济国际化中的先导示范作用尤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方面我国还将进行新的战略性前瞻性探索,一方面开拓经济国际化新局面,另一方面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吸纳国际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服务业方面进行超前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其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二是将中西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打造成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的开放平台,形成纵贯东西南北腹地的最大开放带;三是以加强与毗邻国家的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为重要突破口提升沿边开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开放,打造新的开放带和增长级;四是顺应世界范围内特殊经济功能区发展的大趋势,加快我国有条件的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功能区向规范的自由贸易区转型,特别是通过打造服务型自由贸易区,创造我国参与服务全球化、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王子先 作者系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