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 拍砖2007年10大网事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更新时间:2008-03-16

   作者:记者 王玥 鲁江 单立国

  过去的一年是多话题的一年,而诸多事件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不仅仅是因为其事件本身的关注度,更源于网络这样一个发达的交流平台。
 
 
我们可以看见,很多新闻被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媒体的初步报道,更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在屏幕的背后热切地点击着鼠标,敲击着键盘,他们就是——网民。而最让人铭记的2007年10大网事也是因为他们而变得不同。

1、“最牛公章”事件

  “民主管理的有益尝试”

  回放:去年,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邓伟称,这是民主管理的一种有益尝试,如果科学一些会更好。将公章分成五份这是民主的体现,用于控制权力滥用很有必要。公章还是分成五份比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要好,但是为了公章安全,还是掌握在两个人手里比较好。政府体现民主管理,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集体讨论决策,一半以上或三分之二通过就必须通过。“史上最牛公章”这种体现民主的方式还是可取的。

  2、“带头大哥777”事件

  “他简直就是一个骗子”

  回放:去年,“带头大哥777”的博客被称为散户股民的王国,而大哥则自诩为“保护神”,创造了88天博客点击量过千万的网络神话。带头大哥777共开了约7个QQ群,目前每个群有100人左右,QQ群总共交纳的资金在700万上下。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侯外林称,这就是个骗子。在大牛行情中,股票都在涨,赶上好的行情,所以才让带头大哥如此兴风作浪。同时也说明,证券市场整体监管不到位,以及投资者群体性浮躁心理、跟风做法及羊群效应有关,在蛊惑的宣传手段中,“带头大哥”在证券市场造神运动中变成了“股神”。出现这样的局面,值得证券市场、投资者及监管层反思。此外,伴随着牛市的出现,炒股博客大量兴起,实际上成为一个个影响力不小的电子证券媒体平台。

  3、“最牛钉子户”事件

  “钉子户做法太多偏激”

  回放:一个已经被挖成大坑的工地中间,孤零零地伫立着一幢两层小楼,它的四周被挖成了悬崖峭壁,犹如一个大海中的孤岛,极具冲击力地展示了城市拆迁的极端场面,因此被网民誉为“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蒋政江称,在拆迁过程中,出现钉子户问题在全国来说都是很普遍的,“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中的钉子户的做法太多偏激,拆迁户在维护正当利益的同时,应当以整体为大局,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如果钉子户的这种做法最终取胜,必将会导致其它地区的拆迁户也采取如此过激的手段来漫天要价,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钉子户问题。

  4、“许霆案”事件

  “银行和法院都有不妥”

  回放: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霆来到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许霆先后取款合计17.5万元。日前,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认为,被告许霆以非法侵占为目的,伙同同案人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去年,此事成网上热帖。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G海星董事长荣海称,在许霆案中,银行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中,没有追究银行的任何责任,而是将银行作为取证方,这对于许霆案有失公正。如果他的账户里没有钱,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交易失败。既然能取出钱,那就和取款人无关,是银行自己的错误,这只能按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追回这笔款,不能追究取款人的刑事责任。而目前案件以刑事责任来追究许霆,并且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对于许霆来说量刑过重,违背法律公平。

  5、“华南虎照”事件

  “政府早应给一个结论”

  回放:2007年,一个叫周正龙的陕西人,拍到了一张华南虎照,由此陕西省林业厅对外宣布,陕西境内存有华南虎。随后的几个月间,这张华南虎照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周正龙以人头担保照片是真的,陕西省林业厅也力挺周正龙,而网友对此却不依不饶,甚至翻出了几年前的年画作为证据证明虎照为假,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的清楚照片的真与假。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何志敏称,对于华南虎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力量与人们对真相饥饿般的渴望。首先的质疑声音是来自于网络,之后网民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件事情一步一步的扩大,据我了解,有很多的专家对华南虎照片进行了鉴定,但是结果却屡屡遭到质疑,可以看出华南虎事件闹到今天,虎照的真伪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它已经演变成人们对政府信任出现了危机,所以我个人认为,必须由政府和组织出面鉴定,而进行鉴定的政府和组织,应该与这场事件没有利害冲突,否则,无论鉴定结果如何,都难以让公众信服。

  同时,这里也体现了一个权利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如果不是网络的质疑,人们可能依旧相信虎照,但在这个事件中,相关部门有意无意的缺位,不发表言论,已经损害了人们的知情权。

  6、“天门城管打人”事件

  “城管为何有胆打死人”

  回放:湖北天门市水利建筑公司总经理魏文华和该公司党支部书记王述堂驾车路过天门市湾坝村附近,魏文华用手机拍下城管人员粗暴执法过程,城管人员发现后蜂拥而上,殴打魏文华。5分钟后,魏文华倒地不省人事,送医院后不幸死亡。这件事情被称之为“天门事件”。顿时引发了国内对城管执法的高度关注。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张俊滨称,现在有种说法,将城管分成鸽派与鹰派,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这是对城管工作的不了解。现实生活中,无论城管也好市民也好,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对于城管打死市民事件,应该说是有一种滥用权力的行为,我们可以这样问一下“城管为什么有胆量打人?城管为什么有胆量打死人?城管打人或打死人的事件为什么时有发生?”城管的执法权力是国家赋予的,国家是人民的,所以说是人民赋予的这种权力,但这种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而城管则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特殊权力,对自身利益进行最大限度的扩展,从而伤害了他人的利益,这就显现出我们对权力约束的缺失,如果缺少了这种约束,那么不论是暴力的执法还是暴力的抗法,实质上都是同样一种制度缺陷的受害者。

  7、“西丰县短信诽谤”事件

  “对公众和媒体的践踏”

  回放: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发了《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一文,报道西丰县商人赵俊萍遭遇的“短信诽谤”案。1月4日下午,西丰县公安局多名警察就来到了杂志社,称朱文娜采写的报道通篇失实,严重影响西丰形象,已按“诽谤罪”立案,要求拘人。之后又有县委书记被撤职。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松原市市长孙鸿志称,这是对公众知情权和媒体报道权的公然践踏。记者采访报道,履行的是正当的职务行为,这种行为是受法律所保护的。如果有人对报道的内容持反对意见的话,可以通过正当的渠道和手续来处理。连招呼都不打就擅自抓人,这是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挑衅。

  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是司法体制的不顺,另一方面是公权力过大。由于体制不顺,不公正的事情就无法避免,不和谐的声音也就不会消失。因此,只有将司法体制独立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司法不受地方的干扰。在中国,“官本位”、“国家本位”的观念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是根深蒂固的,同时行政权力由于过于集中,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所以,要想避免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必须进一步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职权不明、手段不力、体制不顺等诸多困难。

  8、“杨丽娟追星”事件

  “别拿别人痛处说事儿”

  回放:兰州女孩杨丽娟今年30岁,因在15岁时梦见刘德华,就此辍学开始了疯狂的追星之路。杨家每月仅靠杨父几百元的退休金生活,但13年来全家卖掉房子、取出退休金,花费近10万元来追星,杨父甚至打算卖肾支持女儿。因为杨丽娟没有实现和刘德华进行单独见面,3月26日,杨父在香港自杀,以死明志,要求刘德华见女儿一面。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刘春梅称,对于杨丽娟这件事,不能简单地批评或是同情。那么杨丽娟是否值得同情呢?从理智上讲,她确实有不值得同情的地方,由于盲目的追星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不仅害了自己,也毁了家庭,她的父亲还自杀,从这方面来看,她应该是遭到人们的鄙视的。

  但同时,她还是一个非常卑微的弱女子,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事情,当众多的媒体对她的事情大肆报道的时候,对她的伤疤无情地揭露的时候,她就变成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弱者,甚至把她逼上了不归路,难以回头。所以,对于杨丽娟这件事,我首先认为她是不对的,但当别人拿她的痛处说事儿的时候,也是应该多考虑一下弱者的感受的。

  9、“山西黑砖窑”事件

  “舆论唤起政府责任感”

  回放:去年5月27日,山西洪洞县公安局在一次专项行动中,在该县广胜寺镇曹生村查处一起由黑恶势力操纵的非法砖窑非法用工、强迫劳动的恶性案件。随后,山西全面展开解救被拐骗民工、打击黑砖窑的专项行动。

  点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称,我一直关注着媒体跟踪报道的山西黑砖窑事件,作为一个人民代表,在沸腾的民怨中,不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能没有反映民意的呼声。根据国际通行的政治准则及我国的有关法规,我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曾提出了吁请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厅长辞职的建议,由于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网站莫明关闭,只好通过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的省长信箱发给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去年6月25日11点山西省政府网站回复已经收到该建议,与此同时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发给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履行了宪法赋予全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为了能形成社会舆论压力,唤起政府官员对重大失误的责任感和羞耻感,我特将本建议发在博客上。我再次郑重呼吁在黑砖窑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厅长应面对全国的民怨,勇于承担责任,审时度势,顺从民意,以实际行动表歉意、正吏风、谢国民。

  10、“彭宇案”事件

  “老人摔倒保险政府埋单”

  回放:南京一男子彭宇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彭宇被判赔45876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点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委员称,在彭宇案中,一个青年见到一位老太太跌倒在地,帮助扶着去了医院,结果判赔五万元。我想,那个老太太也不一定就非要讹彭宇一把,而是自己实在不容易掏出五万元医疗费。如果说,医院告知老太太,总的医疗费用是十元钱,那么,或者老太太自己就掏了,就算她不掏,和彭宇打官司,那可能也不过就要求赔偿十元钱医疗费了,或者再多一些也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建议政府免费给所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办“摔倒保险”,就是说,如果一个老人摔倒了,由此引起的一切医疗费用,由国家负责赔偿。

  (特派北京记者 王玥 鲁江 单立国)

  总编点击

  当更多的声音有了重量

  ■本报副总编辑 杜宇峰

  这是21世纪的中国。今天,只要你眼前有一台电脑,你就可以把你的观点告诉所有的人,也可以对所有人的观点表达意见。人们说,网络让草根们彻底告别了无法言说的话语困境。

  而其实,网络之于我们,意义还远远仅非如此。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人们除了继续体味着网络带给自己的表达自由,还感受到这种表达在网络之外所带来的改变。

  从许霆案到最牛钉子户,从周老虎到杨丽娟追星事件,从带头大哥到山西黑砖窑,这些曾经在网络上发酵的事件,成为这个年份最鲜活跃动的话题,也成为着我们这个时代不断向前的真切背影。风,起于青萍之末,当这些话题最终从网络走向了现实,并在现实中得到回应,中国网民们不再困惑于自说自话的尴尬或者鸡同鸭讲的愤懑。

  这是日渐走向开放与开明的中国社会的一个侧影,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官员不再回避网络上的意见,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官员走上论坛直面诘问,我们甚至看到一些“前卫”的官员在网上开通了实名博客,实现与网友进行常态的交流,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很多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源点……这一切,都意味着,通过无远弗界的网络,草根话语体系与主流话语体系之间正形成着一种初步的对接和良性的互动,而这种对接与互动,既标志着施政者参政者的心态在走向阔达,也标志着网络上的声音作为一种舆论力量的真正被认可。

  网络开放、包容、多元的特质,为更多的普通中国人提供了一个释放情绪和意见的平台,它不但纾缓着社会内在的压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启蒙着一个“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进化。

  诚然,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毕竟仍是新生事物,年轻的中国的网民也依然缺乏成熟,网络文化庞杂而多变,其间的声音亦难免杂芜丛生,甚至沉渣泛起,但是,其中不时闪现的多元思考与真知灼见,皆是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进步推力。

  美国《时代》周刊将“YOU”(互联网使用者,简称网民)评选为2006年年度人物,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网络对我们这个时代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今天中国的网民们也在用“点击”投票,在一个个角落,一台台电脑前进行着一场场关于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利与弊的辩论。

  庙堂之高开始认真倾听来自江湖之远的呼与吁;而江湖之远也在用不断的成熟提升着自己表达的质量。于是,在认真的诉说与诚恳的倾听之间,更多的声音拥有了重量。

  以共同的道德评判和普世价值,以对民主与法制精神的遵循和对公平与正义社会的信仰,指向荣辱分明,指向科学发展,并最终指向昌明与和谐,中国网民的“意见比特”正在成就着我们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自下而上的自信与成熟。
 1、“最牛公章”事件

  “民主管理的有益尝试”

  回放:去年,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邓伟称,这是民主管理的一种有益尝试,如果科学一些会更好。将公章分成五份这是民主的体现,用于控制权力滥用很有必要。公章还是分成五份比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要好,但是为了公章安全,还是掌握在两个人手里比较好。政府体现民主管理,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集体讨论决策,一半以上或三分之二通过就必须通过。“史上最牛公章”这种体现民主的方式还是可取的。

  2、“带头大哥777”事件

  “他简直就是一个骗子”

  回放:去年,“带头大哥777”的博客被称为散户股民的王国,而大哥则自诩为“保护神”,创造了88天博客点击量过千万的网络神话。带头大哥777共开了约7个QQ群,目前每个群有100人左右,QQ群总共交纳的资金在700万上下。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侯外林称,这就是个骗子。在大牛行情中,股票都在涨,赶上好的行情,所以才让带头大哥如此兴风作浪。同时也说明,证券市场整体监管不到位,以及投资者群体性浮躁心理、跟风做法及羊群效应有关,在蛊惑的宣传手段中,“带头大哥”在证券市场造神运动中变成了“股神”。出现这样的局面,值得证券市场、投资者及监管层反思。此外,伴随着牛市的出现,炒股博客大量兴起,实际上成为一个个影响力不小的电子证券媒体平台。

  3、“最牛钉子户”事件

  “钉子户做法太多偏激”

  回放:一个已经被挖成大坑的工地中间,孤零零地伫立着一幢两层小楼,它的四周被挖成了悬崖峭壁,犹如一个大海中的孤岛,极具冲击力地展示了城市拆迁的极端场面,因此被网民誉为“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蒋政江称,在拆迁过程中,出现钉子户问题在全国来说都是很普遍的,“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中的钉子户的做法太多偏激,拆迁户在维护正当利益的同时,应当以整体为大局,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如果钉子户的这种做法最终取胜,必将会导致其它地区的拆迁户也采取如此过激的手段来漫天要价,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钉子户问题。

  4、“许霆案”事件

  “银行和法院都有不妥”

  回放: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霆来到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许霆先后取款合计17.5万元。日前,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认为,被告许霆以非法侵占为目的,伙同同案人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去年,此事成网上热帖。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G海星董事长荣海称,在许霆案中,银行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中,没有追究银行的任何责任,而是将银行作为取证方,这对于许霆案有失公正。如果他的账户里没有钱,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交易失败。既然能取出钱,那就和取款人无关,是银行自己的错误,这只能按民法上的不当得利追回这笔款,不能追究取款人的刑事责任。而目前案件以刑事责任来追究许霆,并且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对于许霆来说量刑过重,违背法律公平。

  5、“华南虎照”事件

  “政府早应给一个结论”

  回放:2007年,一个叫周正龙的陕西人,拍到了一张华南虎照,由此陕西省林业厅对外宣布,陕西境内存有华南虎。随后的几个月间,这张华南虎照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周正龙以人头担保照片是真的,陕西省林业厅也力挺周正龙,而网友对此却不依不饶,甚至翻出了几年前的年画作为证据证明虎照为假,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说的清楚照片的真与假。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何志敏称,对于华南虎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力量与人们对真相饥饿般的渴望。首先的质疑声音是来自于网络,之后网民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件事情一步一步的扩大,据我了解,有很多的专家对华南虎照片进行了鉴定,但是结果却屡屡遭到质疑,可以看出华南虎事件闹到今天,虎照的真伪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它已经演变成人们对政府信任出现了危机,所以我个人认为,必须由政府和组织出面鉴定,而进行鉴定的政府和组织,应该与这场事件没有利害冲突,否则,无论鉴定结果如何,都难以让公众信服。

  同时,这里也体现了一个权利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如果不是网络的质疑,人们可能依旧相信虎照,但在这个事件中,相关部门有意无意的缺位,不发表言论,已经损害了人们的知情权。

  6、“天门城管打人”事件

  “城管为何有胆打死人”

  回放:湖北天门市水利建筑公司总经理魏文华和该公司党支部书记王述堂驾车路过天门市湾坝村附近,魏文华用手机拍下城管人员粗暴执法过程,城管人员发现后蜂拥而上,殴打魏文华。5分钟后,魏文华倒地不省人事,送医院后不幸死亡。这件事情被称之为“天门事件”。顿时引发了国内对城管执法的高度关注。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张俊滨称,现在有种说法,将城管分成鸽派与鹰派,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这是对城管工作的不了解。现实生活中,无论城管也好市民也好,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对于城管打死市民事件,应该说是有一种滥用权力的行为,我们可以这样问一下“城管为什么有胆量打人?城管为什么有胆量打死人?城管打人或打死人的事件为什么时有发生?”城管的执法权力是国家赋予的,国家是人民的,所以说是人民赋予的这种权力,但这种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而城管则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特殊权力,对自身利益进行最大限度的扩展,从而伤害了他人的利益,这就显现出我们对权力约束的缺失,如果缺少了这种约束,那么不论是暴力的执法还是暴力的抗法,实质上都是同样一种制度缺陷的受害者。

  7、“西丰县短信诽谤”事件

  “对公众和媒体的践踏”

  回放:2008年1月1日《法人》杂志刊发了《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一文,报道西丰县商人赵俊萍遭遇的“短信诽谤”案。1月4日下午,西丰县公安局多名警察就来到了杂志社,称朱文娜采写的报道通篇失实,严重影响西丰形象,已按“诽谤罪”立案,要求拘人。之后又有县委书记被撤职。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松原市市长孙鸿志称,这是对公众知情权和媒体报道权的公然践踏。记者采访报道,履行的是正当的职务行为,这种行为是受法律所保护的。如果有人对报道的内容持反对意见的话,可以通过正当的渠道和手续来处理。连招呼都不打就擅自抓人,这是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挑衅。

  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是司法体制的不顺,另一方面是公权力过大。由于体制不顺,不公正的事情就无法避免,不和谐的声音也就不会消失。因此,只有将司法体制独立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司法不受地方的干扰。在中国,“官本位”、“国家本位”的观念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是根深蒂固的,同时行政权力由于过于集中,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所以,要想避免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必须进一步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职权不明、手段不力、体制不顺等诸多困难。

  8、“杨丽娟追星”事件

  “别拿别人痛处说事儿”

  回放:兰州女孩杨丽娟今年30岁,因在15岁时梦见刘德华,就此辍学开始了疯狂的追星之路。杨家每月仅靠杨父几百元的退休金生活,但13年来全家卖掉房子、取出退休金,花费近10万元来追星,杨父甚至打算卖肾支持女儿。因为杨丽娟没有实现和刘德华进行单独见面,3月26日,杨父在香港自杀,以死明志,要求刘德华见女儿一面。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刘春梅称,对于杨丽娟这件事,不能简单地批评或是同情。那么杨丽娟是否值得同情呢?从理智上讲,她确实有不值得同情的地方,由于盲目的追星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不仅害了自己,也毁了家庭,她的父亲还自杀,从这方面来看,她应该是遭到人们的鄙视的。

  但同时,她还是一个非常卑微的弱女子,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事情,当众多的媒体对她的事情大肆报道的时候,对她的伤疤无情地揭露的时候,她就变成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弱者,甚至把她逼上了不归路,难以回头。所以,对于杨丽娟这件事,我首先认为她是不对的,但当别人拿她的痛处说事儿的时候,也是应该多考虑一下弱者的感受的。

  9、“山西黑砖窑”事件

  “舆论唤起政府责任感”

  回放:去年5月27日,山西洪洞县公安局在一次专项行动中,在该县广胜寺镇曹生村查处一起由黑恶势力操纵的非法砖窑非法用工、强迫劳动的恶性案件。随后,山西全面展开解救被拐骗民工、打击黑砖窑的专项行动。

  点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称,我一直关注着媒体跟踪报道的山西黑砖窑事件,作为一个人民代表,在沸腾的民怨中,不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能没有反映民意的呼声。根据国际通行的政治准则及我国的有关法规,我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曾提出了吁请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厅长辞职的建议,由于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网站莫明关闭,只好通过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的省长信箱发给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去年6月25日11点山西省政府网站回复已经收到该建议,与此同时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发给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履行了宪法赋予全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为了能形成社会舆论压力,唤起政府官员对重大失误的责任感和羞耻感,我特将本建议发在博客上。我再次郑重呼吁在黑砖窑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厅长应面对全国的民怨,勇于承担责任,审时度势,顺从民意,以实际行动表歉意、正吏风、谢国民。

  10、“彭宇案”事件

  “老人摔倒保险政府埋单”

  回放:南京一男子彭宇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彭宇被判赔45876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点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委员称,在彭宇案中,一个青年见到一位老太太跌倒在地,帮助扶着去了医院,结果判赔五万元。我想,那个老太太也不一定就非要讹彭宇一把,而是自己实在不容易掏出五万元医疗费。如果说,医院告知老太太,总的医疗费用是十元钱,那么,或者老太太自己就掏了,就算她不掏,和彭宇打官司,那可能也不过就要求赔偿十元钱医疗费了,或者再多一些也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建议政府免费给所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办“摔倒保险”,就是说,如果一个老人摔倒了,由此引起的一切医疗费用,由国家负责赔偿。

  (特派北京记者 王玥 鲁江 单立国)

  总编点击

  当更多的声音有了重量

  ■本报副总编辑 杜宇峰

  这是21世纪的中国。今天,只要你眼前有一台电脑,你就可以把你的观点告诉所有的人,也可以对所有人的观点表达意见。人们说,网络让草根们彻底告别了无法言说的话语困境。

  而其实,网络之于我们,意义还远远仅非如此。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人们除了继续体味着网络带给自己的表达自由,还感受到这种表达在网络之外所带来的改变。

  从许霆案到最牛钉子户,从周老虎到杨丽娟追星事件,从带头大哥到山西黑砖窑,这些曾经在网络上发酵的事件,成为这个年份最鲜活跃动的话题,也成为着我们这个时代不断向前的真切背影。风,起于青萍之末,当这些话题最终从网络走向了现实,并在现实中得到回应,中国网民们不再困惑于自说自话的尴尬或者鸡同鸭讲的愤懑。

  这是日渐走向开放与开明的中国社会的一个侧影,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官员不再回避网络上的意见,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官员走上论坛直面诘问,我们甚至看到一些“前卫”的官员在网上开通了实名博客,实现与网友进行常态的交流,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很多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源点……这一切,都意味着,通过无远弗界的网络,草根话语体系与主流话语体系之间正形成着一种初步的对接和良性的互动,而这种对接与互动,既标志着施政者参政者的心态在走向阔达,也标志着网络上的声音作为一种舆论力量的真正被认可。

  网络开放、包容、多元的特质,为更多的普通中国人提供了一个释放情绪和意见的平台,它不但纾缓着社会内在的压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启蒙着一个“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进化。

  诚然,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毕竟仍是新生事物,年轻的中国的网民也依然缺乏成熟,网络文化庞杂而多变,其间的声音亦难免杂芜丛生,甚至沉渣泛起,但是,其中不时闪现的多元思考与真知灼见,皆是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进步推力。

  美国《时代》周刊将“YOU”(互联网使用者,简称网民)评选为2006年年度人物,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网络对我们这个时代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今天中国的网民们也在用“点击”投票,在一个个角落,一台台电脑前进行着一场场关于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利与弊的辩论。

  庙堂之高开始认真倾听来自江湖之远的呼与吁;而江湖之远也在用不断的成熟提升着自己表达的质量。于是,在认真的诉说与诚恳的倾听之间,更多的声音拥有了重量。

  以共同的道德评判和普世价值,以对民主与法制精神的遵循和对公平与正义社会的信仰,指向荣辱分明,指向科学发展,并最终指向昌明与和谐,中国网民的“意见比特”正在成就着我们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自下而上的自信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