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港口建设成就青岛港速度
来源:中国广播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近日公布的2004年度山东省计算机优秀成果中,青岛港集团的“集成可视化港口生产指挥系统”摘取一等奖,这一奖项的获得肯定了青岛港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被港口工人称之为“鼠标革了铁锨的命”。 


    青岛港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以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流程化。青岛港的信息化应用如今已经渗透到港口各个领域的各个环节,成为港口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强力推进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青岛港建成了以港口为中心,利用通信、信息网络把广大货主、船东代理、海关、商检及世界港口联为一体,为各方面提供综合性、智能化信息服务的区域性航运信息枢纽。 
    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港口现代化的程度。青岛港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初,全港“管理信息系统”就投入运行。1996年在企业发展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青岛港投入1000多万元在国内率先建起了EDI系统,并在一年后建起了全国港口最大的信息中心。目前,青岛港的EDI中心已把国内外多个船公司、集装箱场站与青岛港连为一体,每天有近千条电子报文穿梭来往于青岛港和世界各大航区、各大船公司之间,极大的提高了集装箱运输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过去老港区日处理3000多箱就已经达到饱和,而现在达到14000多箱仍井然有序,有条不紊。青岛港充分发挥EDI技术的领先优势,使青岛地区80%的外贸集装箱运输单都通过港口EDI系统进行交换,实现了国际贸易无纸化、网络化和快捷化。近10年来,青岛港信息化方面的投资累计达上亿元,而且每年都有10个以上的大项目上马。 


    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的青岛港信息技术改造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2561万元,经过五年的建设,建成了集成可视化港口生产指挥中心,港口管理实现了全面计算机化;初步建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为建成信息港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青岛港集装箱生产管理系统、集团生产调度中心、港口内部集成平台和物流信息网平台四大应用系统建设,使青岛港开始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挖掘和利用。 


    青岛港的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与青岛港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分不开。信息中心每年都引进大量优秀科技人才,他们刻苦钻研,研发出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每年都有软件开发产品被应用到港口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为港口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其中一些科技成果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如前湾三期智能生产系统控制》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青岛港船舶动态监控及电子海图管理信息系统获国家安全科技成果三等奖。 


    青岛港信息化中心主任助理李乃宾介绍,青岛港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电子商务专项项目,如获批准将强有力的推动青岛港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港口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几年来,在信息化建设的带动下,青岛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累计吞吐量从1998年的2000多万吨发展到2004年的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从1988年的2万标准箱提高到2004年的514万标准箱。进入新世纪的几年间,青岛港连续4年实现每年两个千万吨的强力跨越,一举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14强。信息化成就了青岛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