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总队九支队开展“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教育侧记
初春二月,花发柳苏。记者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浦东,走进了在武警部队最先开展“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争做党和人民忠诚
卫士”教育的上海总队九支队,试图就武警部队适应军事变革的几个问题,求教于官兵。
信息化离我们有多远?
在与九支队部分官兵的讨论中,记者先问: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部队打赢未来战争的需要,离武警部队是不是远了点?不料,话音未落,立即有三、五名官兵应声而驳:
一大队大队长韦天良说:“高技术部队打的是未来战争,我们完成现代条件下的处突、反恐任务,打的是现在的‘战争’。美国‘9.11’事件后,国际上相继发生了一些重大暴力恐怖事件,像印尼巴厘岛爆炸案、韩国大邱地铁纵火案、莫斯科‘10.23’劫持人质等。这些恐怖事件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高科技,智能化。恐怖活动虽然发生在国外,但很难说不在上海发生,如果我们不先强于恐怖分子的装备和能力,抓紧信息化建设,就很难确保打赢。”
说到这,特勤中队指导员王庆伟讲了一件事。战士付磊外出时,看到地铁站售票亭前有个球形的东西,不知道派什么用场。一位路过的小青年告诉他这是上海市信息查询系统,地图、宾馆、商店都能查得到。小青年看他还愣着,又补充了一句,“这是触摸式的,手指一点就出来了!你怎么连这都不懂,真是当兵当傻了!”王庆伟说:“上海已经是信息化的大都市了,但我们的战士,生活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却对信息化这样陌生,不变革,行吗?”
记者又问:武警部队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低,大部分战士的装备还是雨衣、挎包加水壶“老三件”,没有‘科技’怎么练?
“不能‘唯武器论’。”特勤中队副中队长徐洪福直言不讳。“江主席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提高人的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是决定性因素,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装备的信息化。”接着,他讲了一段往事:
“去年10月份,中队参加总队举行的一次模拟实战对抗演练,4名‘劫匪’劫持1名‘人质’,躲藏在一栋楼房内。我们担负解救人质和抓捕任务。这次演练,我方第一次用上了伸缩性攀登梯、潜望镜、夜视仪等高科技装备。应该说,有了这些新装备,我们打赢的希望大。但在使用攀登梯时,一些队员却不知怎么打开,只好徒手攀登,致使6名战士中‘弹’牺牲,人质也被击伤。事后我想:信息化的装备固然重要,但人的现代化更重要。否则,有了信息化的装备,也发挥不出信息化的威力!所以,装备科技含量低,但我们的素质‘科技含量’要高。”
“恐怖分子不会等我们有了高技术装备再犯罪。”班长杜晓东语出惊人。“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和改进现有装备,提高执勤、处突能力,做到剑不如人,剑法高于人。”
扫除思想障碍,树立新观念,是武警部队积极适应军事变革,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九支队官兵不俗的言谈中,记者欣喜地看到,他们已经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换了“头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在支队荣誉室,记者看到了几十件奖牌、锦旗和各种奖杯,无声地展示着支队全面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但在这一串串荣誉面前,官兵们津津乐道的并不是这些历史的光环,而是他们“走麦城”的经历。
二中队战士黄从松说,一次外出购物,看到一名外国人揪住一个中年男子不放。武警战士的职责驱使他上前阻止,老外“叽叽咕咕”地讲了一大堆,可他一句也听不懂。那个中年男子告诉他,老外打他。他正想扭送老外到公安机关时,警察来了,用英语询问了外国人,向围观群众调查后,把中年男子拷了起来。原来,中年男子偷了外国游客的钱。“看着外国人失望的眼神,我恨不得马上找个地洞钻进去。看来,在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里当兵执勤,光凭热情不行,还要有文化。”
三班班长付亚讲了一件他很难忘的事情:一次,中队长检查军械库,看到防毒面具落了好多灰,说了句:“防毒面具怎么这么脏?”中午,军械员就把防毒面具好好地刷洗了一下。结果,把防毒面具里的活性碳给洗没用了。付亚说:这种蠢事发生在当代军人身上,实在不应该,但这是事实。
政治处主任李王说,我们曾作过一份调查,支队官兵上过地方互联网的仅有11%,把电脑当成打字机、游戏机的竟占到了87%,而能利用电脑处理图像、制作三维动画、发挥电脑多媒体功能的却不足百人。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让我们走进了信息化的盲区。“没有紧迫感,不增强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意识,我们就会失去这次变革带来的机遇。”
“适应军事变革,我们差的不仅是文化素质、科技意识,还有观念。”七中队指导员黄保乐告诉记者:他们中队14年没沾先进边。去年,中队建设形势好转,参加支队警棍盾牌会操得了第一,干部射击考核全支队第二,这些传统课目他们虽然拿了分,但在电脑标图上却丢了分,结果,还是没评上。“当时,一些战士不服气,我跟大家说,我们输就输在只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没看到别人比我们发展得更快。”
“参谋长”,见支队参谋长高忠明一直没发言,记者便直接点将:“据我们了解,这几年,支队先后完成了APEC会议、亚行年会、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安全保卫,轨道四号线抢险、黄浦江排污等一些重大临时勤务。称得上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队。”
“其实,我们的差距还很大”,高参谋长一脸清醒。“这些年,我们确实完成了一些大的勤务,但说实话,这些勤务的科技含量都很低,部队拼的是体力,如果把战斗力标准定在完成这些一般性的勤务上,那我们就落伍了。我们上海总队机动部队的建设标准应该具有世界性的眼光。虽然现在还达不到,但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打高科技战的意识。”
听着参谋长这种勿庸置疑的语气,记者自问:是什么使九支队的官兵能够这样自觉地正视自己的差距?是军事变革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九支队的官兵真正体验到了军人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使他们以从未有过的积极姿态审视自己、准备自己、塑造自己。
现在,我们做什么?
在支队编印的“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教育成果汇编中,记者摘记了这样一组“简讯”:
支队指挥自动化信息网建成近日,支队在配合总队完成电视电话系统和二级网建设的基础上,投资50多万元搭建的指挥自动化信息网投入使用。信息网具备高速宽带传输声、文、像的多种业务综合能力。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立体覆盖的信息网络平台,不仅沟通了与总部、总队以及基层各大、中队的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同时,把自动化办公普及到机关、基层的每一个单元,实现了处突命令和日常办公的瞬时传递,比依靠电话、电台的传统指挥方式,在时间上缩短了近60倍。
数码摄像机帮他改了“痼癖动作”支队警棍盾牌示范班战士江林军,对自己的警棍盾牌术一直很自信。训练时,班长给他纠正动作,他不服气。后来,班长用数码摄像机把他训练时的一招一式都拍了下来,放给小江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江平时感觉做的很标准的动作,怎么看怎么别扭。接下来的训练中,小江谦虚多了,他结合录像边看边改,短短一个小时的训练,就改掉了他好几个“痼癖动作”。
警营有了“外语角”一大队营区里有器械场、百米障碍训练场、篮球场、散打馆,近日,又多了一块牌子“外语角”。大队规定:每周二、六、日下午的最后一小时为英语学习时间,届时,会有地方院校的英语老师和支队英语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干部在这里进行日常英语对话辅导。支队还编印了《执勤英语100句》发给每个战士。据统计,现在支队已有300多名官兵报名参加了英语等级考试。
“网虫”变“网管”近日,新战士张林华当上了中队的“网管”后,飘向网吧的心终于牢牢的系在了警营。七中队干部说,“网虫”变“网管”,让他们对战士的管理有了新思路。原来,小张入伍前是一条“网虫”,但部队有规定,战士不能进地方网吧。每次外出路过网吧时,小张心里总是痒痒的。干部对他的管理也格外“关心”。中队接通局域网后,干部发挥小张的特长,让他当“网管”。小张的精神头立马足了。课余时间,一心扑在中队网页的设计上,还带出了一小批“网虫”。
钻研科技知识成时尚在“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争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教育中,二大队官兵钻研科技知识成为时尚。图书室里,科技类图书供不应求,武侠小说却受到了冷落;交谈中,科技知识成了热点话题,闲“扯淡”没了市场;用电脑进行网上对抗的多了,玩游戏的少了。
士官徐忠炉发明“活动转盘”最近,士官徐忠炉发明的“活动转盘”通过技术鉴定,在全总队推广使用。这一成果,解决了车辆快速原地调头的难题,提高了部队的快反能力。一次,徐忠炉在观看抗洪报道时,发现一列车队进入一条窄小的机耕路后,前方突然决口,几十辆车因无法调头,只能倒退着缓缓后撤,终因延误时机而全部被洪水冲走。这件事在他心中引起强烈震撼。他想,能不能发明一个东西,让车辆原地快速调头。为此,他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多次请教地方老师傅,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在大梁的最佳位置安装活动转盘。只要驾驶员和一名战士配合,利用千斤顶,2分钟之内就可以轻松实现车辆原地快速调头。
几天的采访中,记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有人说,武警部队由于装备科技含量低,在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难有作为。但九支队的官兵给我的答案是,他们已经在变革中明确了责任,找准了位置,人人有事做。不是难有作为,而是天地广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