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信息化的内涵与作用
来源:CIO时代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第六届北京大学CIO班开学典礼于2008年3月13日下午在北大举行,姜奇平先生受邀发表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而成。

    今天咱们轻松一点,就谈一点什么是信息化的问题?
    刚才姚老师谈了信息化需要悟性,这点我深有体会,我搞了这么多年信息化,但还一直没有真正搞清什么叫信息化,工业化是一百多年以后才搞清的。所以今天我先要大家搞明白,但主要是要大家搞糊涂,主要是要大家质疑、疑问,到底信息化是这样吗?我记得北京市负责信息化的处长在离职时说过,我在上任时对于什么是信息化清清楚楚,但当我离开时我糊涂了,我当时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已经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也是我今天讲课的主题,就是悟,就是发散,希望给大家一个启发。
    现在信息化的背景大家都很清楚,上网用户已经2.1亿,电子商务正以每100天翻一倍的速度增长。我第一部分就是官方大家共识的部分:
    首先是对信息化重要地位的共识,十七大对信息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提出了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在美国可能就不是这个顺序;另一个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十七大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二都提到了信息化的问题,我这里不详细阐述。
    政府工作报告上也会有一个新的阐述,我过两天会有一个文章发表,我也不详细谈了。
    第三个就是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信息办取消了,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协调上的问题。至于信息化地位是否下降,这个还是存疑,对于信息化地位的认识也是一直存在不同见解。
    现在对信息化的一个共识就是这个定义,这个定义和十年前邹家华时代的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1997年4月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的精神,国家信息化的定义是这样的:“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表述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来解读一下这个定义,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2、生产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3、生产方式: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这一点和美国是绝对不同;
    4、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这次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了“信息社会”的观点,“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以前部长以上的领导从来没有人提过信息社会的概念,这次是一个创新。现在又有了融合的说法,我们大家就要思考达成共识的背景是什么?背后是什么?
    对于信息化作用的认识也有了进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为这样几个方面:
    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新加)
    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
    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新)
    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新)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新)
    比如,原来并没有把信息资源理解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这是有很大不同的,这背后有很多的实际内容。遇到打官司,信息资源是作为财产还是作为商品这是有巨大的差异的,我们遇到过这样的案例,是资产就可能会进监狱,不是资产可能就会不同。
    上面说的这一部分是目前国家对信息化的标准的阐述,我都做了简单说明。
    我今天主要谈的是从融合的观点深入理解信息化,这里边可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我给大家推荐两本书:一本是《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另一本是《信息改变了美国》,这两本都是钱德勒写的。这两本书都是从组合的角度看信息化的,以前我们都认为信息化是孙猴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钱德勒在《信息改变了美国》这本书一开始就提到“美国人已经为进入信息时代准备了300多年”,这是让我们很不理解的,他认为:
    北美人早在17世纪就可认为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而在18世纪晚期经历了这一高速公路的交通拥塞。
    1800年前后,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起步(邮政系统)。19世纪期间发明电报、电话、留声机和电影。
    在20世纪,美国人继续为信息高速公路添加更多的交通工具,最重要的是计算机。
    这个显然是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角度讲的。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去讲,中国人进入信息时代错过了400多年:
    1646年出生的大数学家、大哲学家莱布尼茨生于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鲍威特从康熙皇帝身边来,带给他中国的易经。莱布尼茨写下《论中国伏羲二进位制级数》。莱布尼茨在给鲍威特的信中,写道:“我可以自豪的是,若我未发现二进位制数学,这个六十四卦的体系,即伏羲易图,再耗费许多时间也不会搞明白的。” 莱布尼茨根据二进制原理,制造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器,献给本国的皇帝,没有受到重视。莱布尼茨得知康熙皇帝是少有的数学爱好者,精通几何代数。就将帕斯卡尔计算器送给康熙。不料,却被当作贡物,装在红木盒子里,收藏在深宫之中。
    如果那个时候就开始搞计算机,就不会有IBM、微软了。其实,有了技术条件不一定就能够搞信息化,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
    1872年美国人就已经认为信息化是文明的标志了,他已经有这个意识了。这一年中国第一次派留学生留学美国。詹天佑就是第一批留学生,那个时候他们认为信息化是和铁路、公路联系到一起的,离开了铁路信息化一分钟也不能存在,所以詹天佑就去搞铁路。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机,所以说我们其实和国外的起步是差不多的。
    钱德勒探讨信息化改变了美国不是从互联网出现开始,而是第一部分讨论美国从18世纪古老的商业时代向19、20世纪的工业时代变迁过程中信息所起的作用;第二部分则分析20世纪最后几十年美国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变迁过程中信息所扮演的角色, “当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逐渐建设完成时,美国的经济变得越来越以服务业为主,而人口变得愈加郊区化”。这和我们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要看在工业时代信息化是什么?信息在工业时代变迁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这是第一个问题。
    工业时代于18世纪最后几十年始于英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蒸汽动力18世纪开始取代畜力。我反对第几次浪潮的说法,这种说法没有看出蒸汽机和信息力是什么关系?我认为是一种革命的关系,革命是一种相反的关系,那蒸汽机和信息反在什么地方呢?这就要回到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有两个基本的观点,一个是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一个是人与人是什么关系,在这两点上启蒙运动有创新。在人与自然上人应该战胜自然;在人与人上,他们认为社会应该高于个人,信息化是从物又回到人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这是和工业革命不同的。
    农业社会强调个人,工业社会强调大我,信息社会又回到了个人,强调个性化。历史发展有一个正反的关系,信息社会具有某种农业社会的特性,但他不是简单的回到农业社会。
    科特勒把工业化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
    “大规模”是工业化早期的本质特征;早期工业化遵循边际成本递增法则,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中间费用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而相对增加,边际效益随交易范围的扩大而相对减少。
    19世纪50年代,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铁路公司出现了,铁路和电报捆绑到了一起。规模和范围都扩大了,规模就是做集中,范围就是做分散,这个时候规模和范围都做大了。钱德勒认为规模和范围背后是分工和协同。钱德勒在这里抓住了工业经济的根本矛盾,就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矛盾,这是他比亚当斯密更伟大的地方。反应这一矛盾的最有名的案例是西尔斯,他面临一个矛盾的选择:要么做规模经济、要么做分散经济,他选择了后者。
    后工业化时代范围经济开始占上风了,其中一个代表是穿孔机。信息密集企业出现了,例如保险公司、人口调查局和统计机构等,在这些领域出现了制度变革,但这些都是在工业化中出现的。到了后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院线每年只能放100部电影的原因。
    整个工业化时代都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之间寻找平衡。但到了信息时代,这一矛盾找到了解决方法。在信息时代,热门产品、次热门产品和冷门产品虽然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但三者的利润却是完全相同,这就是非常有名的长尾理论。长尾理论将历史组合为前后两段:大规模,少品种(称为短头);小规模,多品种(称为长尾)。前者是工业社会,后者是信息社会。人类历史,用长尾分布曲线,一笔就概括完了。
    新经济遵循边际成本递减法则,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中间费用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而相对减少,边际效益随交易范围的扩大而相对增加。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区别就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随交易范围的扩大,中间费用由相对增加转为相对减少,边际效益由相对减少转为相对增加。
    最后,我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谈一点个人看法,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社会化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规模”与“范围”矛盾发展过程中,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两化融合,主要就是从现有条件出发,实现规模与范围这对矛盾的对立面的统一。两化融合的矛盾将向更高阶段发展,信息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好了,我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