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整合需要政府、IT供应商、用户共同配合,而IT供应商则应成为其中的主体,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各级政府部门对于IT建设的投资规模达到358.1亿元人民币。显然,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但令人不解的是,如此规模的市场却始终未能孕育出一个超大规模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与金融行业应用软件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宇信易诚相比,国内电子政务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年应用软件销售额也不过几千万元。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两大行业的差距并不明显,但为何表现在方案商层面时,差距如此之大呢?
标准的缺失
“标准的缺失是电子政务行业始终无法产生大公司的主要原因。”有生博大公司副总经理周礼洪说道。有生博大是国内知名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至今在国内已经有600多个政府用户。在周礼洪看来,由于标准的缺失,使得每个项目的差异性很强。这就导致企业不得不把70%的精力放在实施上,而市场拓展的精力只占30%。“纵观发展比较迅速的产业,市场拓展的精力至少要在70%以上。”周礼洪说正是出于对标准化的重视,有生博大公司把标准的制定也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完善标准,进而来影响用户和合作伙伴。”
事实上,对于电子政务标准的缺失,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例如,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一期工程就已在2006年全面展开。由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织编写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系列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也已经发布。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标准大多比较宏观,一旦进入实际应用时,则有很多的差异。“这些标准大多只有指导和参考作用,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某电子政务方案商评价道。
实际上,电子政务的相关标准工作有很多,资源目录、信息资源交换标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另外如用户需求的标准化、系统融合的标准化等均需要尽快确立。但这些工作单靠政府的强制推行显然是难以在短期内完成的。“这需要由政府牵头引导,以IT公司为主体,加之用户的配合。只有这三者的共同推进,标准才能得到统一。”周礼洪特别强调标准的建立必须以IT公司为主体,这样所出台的标准才能更加符合实际应用。
产业链整合
标准缺失所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无法形成清晰的产业链。而这也是电子政务行业IT供应商格局始终无法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产业链的混乱导致各个IT供应商的分工不明确,因而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造成了大多数IT供应商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也就很难做大做强。”华电园公司总经理邹国强说道。
而产业链的建立恰恰需要标准的支持。“没有标准的支持,不可能形成一个清晰的产业链。因为如果缺乏统一的标准,企业就无法将自己的产品和经验在更广的范围内快速复制。这就失去了产业链形成的必要因素。”在周礼洪看来,只有标准确立后,再通过市场手段的整合,完整的产业链才能逐步形成。
周礼洪的观点与开普互联科技总经理王晓园不谋而合。在王晓园看来,目前制约国内电子政务应用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未能形成清晰的产业链。“只有产业链的完善,大家才能在其中寻找到更多的机会。”王晓园认为,随着标准的建立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用户意识的提高,产业链的形成将成为一个趋势。“届时,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的分工将更加明确,企业会更加专注。”
也正是出于这种判断,一些IT解决方案供应商正在逐步建立自身的渠道体系,希望通过搭建完整的渠道架构,扩大市场的覆盖面,提升企业的服务和实施能力,从而为向规模型企业发展奠定基础。“最近两年我们一直在大力培养合作伙伴,目前在山东、上海、四川等地,我们都有合作非常紧密的伙伴。”周礼洪说。
虽然同传统的分销企业相比,有生博大的渠道数量和规模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毕竟已经开始从项目型公司向产品化企业转变。“从这两年来看,渠道对我们用户群的贡献越来越大。”周礼洪表示,未来几年内,渠道的建设仍将是有生博大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是我们为产业链整合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混乱的市场
相比于标准的缺失,这一因素对于欲做大规模的企业危害性更大。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些企业为了赢得项目,往往采用超低价恶性竞争的手段,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环境和体系的混乱。华电园公司总经理邹国强就对记者讲述了一个其亲身经历的故事。他在参加某个城市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招标时,报出的是28万元的价格。这一价格用邹的话来说,就是已经达到极限了。“你想想,包括五个委办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产品、实施以及售后服务,这个价格已经不能再低了。”邹国强说道。由于华电园公司在产品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而且又报出了近乎成本的价格,邹以为这个标基本十拿九稳了。但当发标时,邹国强却发现了一件令其意想不到的事情:当地一家IT公司的报价竟然只有8万元。“这么低的价格,按照我们的想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由于价格差距太大,最后这个公司毫无悬念的中标。
不过,邹国强对此一直十分疑惑,“这个价格究竟怎么去做?”为了解开这个疑惑,邹国强后来还亲自去该市看了其所建设的系统,看过之后,邹国强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所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只是一个网站信息发布系统。当时我就说了,如果只做这样一个系统,那我们用不了8万,有5千元就够了。”虽然这一事情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至今邹国强仍为此而感叹:“电子政务市场的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在邹国强看来,在这种混乱的市场环境下,不可能产生大规模企业。“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不会产生真正市场行为的企业,大家都在为了项目拼死拼活,还谈什么扩大和增长?”邹国强问道。事实上,邹国强创办的华电园公司从96年开始便涉足电子政务市场,可谓是这一行业内的老字号。但令其无奈的是,11年过去了,华电园仍然没有发展为大公司,而企业在电子政务市场的生存也愈发困难。对此邹国强认为市场混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不能对市场进行净化,无法形成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那么这一行业内很难产生规模型企业。”邹国强断言。
这种混乱的市场环境也使得电子政务IT供应商这一群体十分动荡。“过去几年,已经有很多公司从电子政务市场中退出去了。”有生博大副总经理周礼洪说道。不过,在周礼洪看来,随着用户意识的提高以及行业标准的完善,这一局面将会逐步得到改善。“我觉得在几年之内,电子政务市场中就会产生规模型的企业。”周礼洪认为这一时间不会太久。
如果市场趋势确如周所说,那么规模型企业产生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区域政府市场升温
一般情况下,IT供应商按照需求特点将电子政务市场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横向政府,主要是指各区域以面向本地化服务为主的政府部门,如北京市政府,广州市政府等;另一条线则是纵向政府,主要是指由中央各部垂直管理下的各个政府部门,如工商、税务等。在这两条线中,纵向政府一般是由上至下垂直建设,行业差异性很强,所以基本上形成一个行业为少数几个公司垄断的局面。应该说,在这一市场内,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新的成长机会并不太多。而横向政府市场相对而言,不存在行业的差异性,从需求角度而言更容易实现产品化的复制。因此,这一市场将有可能产生规模型企业。
实际上,最近两年,区域政府正在成为很多电子政务供应商关注的热点。“这一两年内,区域政府市场正处于需求快速上涨的阶段。尤其是一些三四级城市政府,需求十分旺盛。”开普互联科技总经理王晓园坦言,这一市场也是其公司主要的业务发展方向。
不过,相比于需求的快速增长,区域市场的供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供给方式来看,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还是以项目型为主,而且主流的供应商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级城市。这就导致了其项目运做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实施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在王晓园看来,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大城市政府还可以接受,但对于经济状况并不发达的三四级区域政府,显然无法承受。而三四级城市当地的一些IT公司,由于技术和实施服务能力的缺乏,不具备产品平台化的能力,因而也无法满足区域政府的整体需求。“这就造成了一个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王晓园说道。
对于这一矛盾,有生博大公司也已注意到,并开发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由于三四级城市区域政府可支配信息化资金并不是很多,因此我们提出的思路是区县统一建设,而对于各委办局、街道,则是基于区县的平台进行定制。”周礼洪介绍说这种建设方式使用户的整体成本大大降低。“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把电子政务纵深覆盖到各委办局,甚至是小的街道。我们正在将这一方式向中西部推广。”周礼洪说道。
同有生博大的思路不同,开普互联科技则希望通过合作伙伴来完成这一市场的普及。为此,开普互联科技开发了两个智能化的中间件平台:智能文档平台和内容管理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可以让一些区域伙伴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电子政务整体平台。这样就解决了区域IT公司技术能力缺乏的问题。”王晓园介绍,现在开普科技正在积极进行合作伙伴的招募及技术培训等工作,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区域政府市场的覆盖。
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
如果说区域市场这一主题过于宏观的话,那么具体到应用层面,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则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子政务建设的焦点,规模型企业也很有可能从这一市场中产生。
“2007年被称为电子政务的共享年,这其中最主要的焦点就是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有生博大周礼洪说道。
同样,开普互联科技王晓园也表示,由于目前电子政务系统和应用之间缺乏足够的关联,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数据的共享以及资源的整合将成为电子政务应用建设主要的发展方向。
IDC中国跨产品与行业研究部高级分析师童华则认为,目前多数建设较成熟的业务应用系统已进入系统优化整合期。“2006年以金保工程、金税工程、金审工程为代表的很多政府行业IT建设进入了系统规划和整合时期。而建设较晚的应用系统则总结了已建系统的经验,直接开始以资源共享和整合为基础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童华说。
事实上,从下面的例子中也可看出政府部门对于数据共享及资源整合需求的迫切性:某市统计局和税务局的数据和资源未能实现共享,所以两个部门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各自系统中的数据开展工作。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两个部门将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仅一个月内的数据就相差几万条之多,而两个部门因为这种数据的差异也各自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建立一个统一的资源目录和共享平台,对于电子政务建设而言十分必要。”周礼洪介绍说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有生博大在电子政务应用中引入了SOA技术和理念。“我们现在有一个完全基于SOA架构的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和资源访问的虚拟化。”据悉,目前这一平台已经在北京、南京、苏州、深圳等地得到应用。在周礼洪看来,虽然目前SOA概念的应用大多还局限于发达城市政府,但相信随着各区域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SOA概念将会得到大面积普及和推广。
事实上,当前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区域性发展模式越来越明显,因此对于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从信息共享的角度而言,地方政府需要能够从各个纵向的业务系统中得到不同的信息服务。虽然目前多数业务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自身的业务系统,特别是一些纵向负责的部门,例如公安、税务部门都已经建立了全国一体化的“金盾”、“金税”系统。没有业务系统的部门也基本上实现了公文流转电子化,建设了OA系统,同时日常使用如Office等办公自动化软件辅助日常工作。但是这些不同的业务系统隶属于不同主管机构,相互之间有不同的信息格式,缺乏横向之间的联系。而现有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主要通过纸面打印文档方式,另外信息提供者也不一定能够满足信息需求者所需要的内容和格式要求。上文所写的某市统计局与税务局之间的数据偏差就是这一问题的实际体现。
“SOA体系结构的出现将改变这种局面。针对各部门相对独立的特点,在体制无法突破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构建地方政府的SOA信息基础架构平台。”某国际知名IT厂商资深电子政务专家说道。在他看来,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与中央政府相比,更易于SOA体系结构的实现。“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与集成并不是包罗万象,而是根据特定管理主题,将数据以特定的表现形式集成。这个集成不是数据的简单叠加,而是服务的组合结果。”在该人士看来,基于国内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发展不成熟,不平衡的现状,定义过多的服务反而会造成更多的信息竖井,而建立一个能够有服务集成标准,有服务集成规则的标准平台应该是目前最可行的途径。
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服务已经成为我公司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华电园公司总经理邹国强说道。据邹国强介绍,目前其公司人员派驻到用户处的就有好几批。“用户对于服务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可以说这一市场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之中。”
事实上,确如邹国强所言,由于政府信息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以往“软硬失衡”的现象已经得以扭转。用户已经开始在软件及开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相应的这些用户也更加注重售后服务,他们更愿意购买供应商提供的支持服务以确保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由于电子政务系统会不断根据新的政策提出新的需求,所以定制开发服务也在持续增长之中。这些需求都促进了电子政务服务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无法完成产品化的情况下,也许电子政务服务领域内更有机会产生大规模的IT企业。”某电子政务服务提供商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