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区域竞争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好《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我市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安徽奋力崛起多作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一五”的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环境,抢抓发展机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指标,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实现五年经济总量翻一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130美元(按1:8.11的汇率测算,下同)提高到2190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67.53亿元,年均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年均增长24.4%,五年累计投资708亿元,是“九五”的2.4倍。

  2、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显著加快。相继建成奇瑞汽车、海螺型材、烟厂技改、新兴铸管、美的空调扩建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6%。相继建成长江市场园、亚夏汽车城、宝文国际广场、凤凰美食街、新时代商业街等专业化市场和特色商业街,现代物流业开始起步。建成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苗木花卉、蘑菇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11.4:52.4:36.2调整为7.8:57.2:35。

  3、城市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完成市域区划调整,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芜宣、芜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芜大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市区到三县快速通道正在抓紧建设。新改扩建了九华北路、营盘山路等66条城市道路,开工建设滨江公园,城市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建成区面积由68平方公里扩大到95平方公里。全面改造了城乡电网和城市供水管网,城市天然气利用和朱家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城市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龙窝湖等沿江泵站建成,万亩以上圩口达标工程开始建设,全面提升了沿江防洪排涝能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达到44%。

  4、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建成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始确立,科创中心的科技孵化器作用增强。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加快,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一期工程成效显著,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在全省率先实施“校校通”工程,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南高教园区建设全面展开,部分高校新区投入使用,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文化市场管理得到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奥林匹克公园一期工程建成。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增强。

  5、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开始启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预计,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0元,年均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40元,年均增长8.2%。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分别达到17.3平方米和30平方米。

  6、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发展的动力显著加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加快,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芜湖华强旅游城开工建设。县区开发区建设初见成效,已经成为县区工业的集中地和经济主要增长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34亿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35亿元。实施了市级行政改革,精简了行政审批,成立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市招标中心,提高了行政效率。农村税费改革和三县乡镇撤并工作全部完成,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开始实施。公用服务事业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完成了燃气、公交、供水等单位改制。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7、奋力争先的氛围已经形成,加快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相继开展了“怎样让芜湖成为投资兴业热土”和“更快更好地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加快芜湖工业化、城市化”等一系列以加快发展为主题,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大讨论,明确了发展目标,增强了发展信心。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创新创业、奋力争先的氛围已经形成,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已经具备。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机遇

  一是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国家支持中部崛起战略和我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国家从政策、资金、舆论导向上,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利于奇瑞、海螺、鑫科、华东光电等企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实现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做大做强。

  二是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沿海发达地区土地、水、电、矿产资源紧缺,商务成本持续增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我市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环境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更多更好地承接产业和资金的转移。

  三是产业集聚的机遇。经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我市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增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发挥效益,企业内生增长机制开始形成,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开始释放。特别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奇瑞、海螺、美的等一批企业集团的产业集群效应凸现,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四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机遇。我国城市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环境显著改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汽车、住房、文化、旅游消费快速增长。我市作为以终端产品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增长有了更广泛的需求空间。

  第三节“十一五”面对的挑战

  一是世界贸易竞争日益加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基本结束,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对部分产业的冲击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给我市重点企业的外向发展增添困难。

  二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三大经济区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城市间在引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产业门槛进一步提高,产业垄断开始形成,产业竞争不断向深层次延伸。省内各城市,尤其是沿江城市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发展慢则意味着落后。

  三是资源约束更加显现。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土地和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生态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大,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是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断凸现。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县域经济比较薄弱,农民持续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健全,资金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奋力争先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坚持东向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构建“和谐芜湖”,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继续壮大三个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不断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做大民营经济,推进特色创业基地建设,培育一批骨干企业,进一步确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速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品牌建设,扩大奇瑞、海螺等自主品牌的影响力,有效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统筹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两个覆盖,积极探索城市带动农村、城乡协调、共同繁荣的发展道路,促进资源共享和产业联动。推动经济与文化、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芜湖特色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的辐射力。

  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等方面实现与“长三角”全方位对接。抓住国际制造业、服务业转移契机,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经济外向度。积极引导重点企业外向发展,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步伐。推进“芜马铜宜”地区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市间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缩小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在安徽奋力崛起中争当排头兵,把芜湖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滨江山水园林城市。

  经济发展。实现“2215”发展目标,即: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年均增长20%;到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000亿元,年均增长2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当年价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7%;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财政总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年均增长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年均增长8%左右。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0平方米和35平方米。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城市化率达到60%。

  社会事业。义务教育得到巩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三大体系逐步建立,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可持续发展。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大气质量、饮用水源水质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上。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利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经济更加发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文化更加繁荣、科技教育更加进步、社会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基本形成“和谐芜湖”的发展格局,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章 工业强市,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芜湖建成国内外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芜湖制造”的工业品牌。“十一五”期间,工业累计投资800亿元,到2010年,工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23%。力争建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30家以上,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5家左右。

  第一节 继续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继续培育壮大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聚,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51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达1600亿元。

  1、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以奇瑞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动集群创新。支持奇瑞轿车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开拓全球汽车市场。加快整车、发动机、变速箱扩建和研究中心建设,构建较为完整的整车、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体系,形成120万辆整车、120万台发动机和120万台变速箱生产能力,整车销售100万辆。继续支持微型车、改装车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加快零部件产业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配套体系,支持汽车动力总成、汽车电子、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照明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引进和配套生产,配套企业100家以上,配套率达到50%以上。总投资260亿元,销售收入超80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工业基地和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2、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累计总投资220亿元,销售收入600亿元。

  (1)建筑材料。加快水泥生产结构调整,淘汰技术落后的小水泥生产,重点发展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日产5000吨以上的现代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全市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其中海螺2000万吨。加快新型建材产品的开发,重点发展化学建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高层钢结构材料等。投资95亿元,形成化学建材产能达到43万吨、玻璃钢型材10万吨、纸面石膏板4000万平方米、中高密度板50万立方米、钢结构40万吨、浮法玻璃20万吨生产能力,销售收入20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

  (2)有色金属材料。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加快鑫科新材料铜深加工扩建、电解锌和精诚铜业铜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延长产品加工链,扩大生产规模。投资40亿元,形成铜产品加工50万吨、电解锌10万吨生产能力,销售收入20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铜基材料深加工基地。

  (3)黑色金属材料。加快新兴铸管球墨铸铁管扩建和大口径无缝钢管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双源管业光亮带钢、天宇科技粉末冶金等项目建设,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投资30亿元,形成大口径无缝钢管30万吨、球墨铸铁管50万吨、不锈钢管3万吨、铸件20万吨生产能力,销售收入15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铸管、钢管生产基地。

  (4)非金属材料。积极支持飞尚、英格瓷、伟翔材料等企业实施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活性白润土、晶体硅深加工项目,把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投资30亿元,形成非金属超细材料产能达到80万吨,销售收入5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非金属材料生产基地。

  3、电子电器产业。做好美的空调、日立空调、长信导电膜玻璃扩建项目建设。加快特种显示器等项目建设进度,基本建成产业化生产基地。发挥我市家电生产配套能力强、物流成本低、人员素质高的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器生产企业,发展环保、健康空调等绿色、新型家电产品。总投资30亿元,形成年产500万台空调等家电、2000万台家用电机、60万片显示器件生产能力,销售收入20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家电生产基地、特种显示器件研发和生产基地。

  第二节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

  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23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以上。

  1、电能工业。推进电源点项目建设,华电芜湖电厂一期2×6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2008年底前投产发电,基本建成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4×25万千瓦可逆混流机组。继续推进芜湖电厂五期扩建、华电芜湖电厂二期、芜湖核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做好芭茅山核电站厂址保护。力争到2010年,总投资100亿元,形成270万千瓦装机容量,销售收入5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电能工业基地。

  2、船舶工业。加快芜湖船舶工业园建设,积极推进芜湖造船厂、芜湖江东船厂和江风船厂的整体搬迁,异地建设,提高产品档次,扩大船舶建造能力。鼓励和支持个体造船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造船企业,发展高速集装箱船、客货滚装船、游艇等新型船舶。总投资25亿元,形成15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销售收入5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国技术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内河船舶制造基地。

  3、纺织服装工业。加快建设芜湖升汇纺织工业园、中天印染亚麻纺织、富春印染彩纱染整扩建、杉杉集团新明达针织服装基地、永年针织面料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孙村纺织服装工业园建设和发展,构建芜湖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总投资30亿元,形成50万纱锭,6000万米纺织面料,1200万件服装的生产规模,销售收入6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纺织、面料、服装基地。

  4、制药工业。依托芜湖生物药业科技园和生物药业研发中心,加强同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引进各类医药、医疗器械、包装企业,打造医药产业链,壮大医药产业群。加快双鹤药业、华信药业、张恒春制药、绿叶制药、中人药业、康奇制药等企业的扩能改造,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总投资5亿元,形成3亿瓶大输液、5亿只外用药、30亿片片剂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3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国内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药业生产基地。

  5、卷烟及食品加工工业。实施芜湖烟厂“十一五”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外向发展,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总投资15亿元,销售收入7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卷烟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第三节 着力培育新兴产业

  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提高信息产业水平。“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4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1、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电站锅炉成套设备、水泥成套设备、中高压输变电设备、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重大装备。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重点发展专用发电成套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总投资30亿元,形成锅炉生产能力达到2万蒸吨、精密铸造20万吨,机床3000台,中高压输变电设备10万台套,销售收入9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加工生产基地。

  2、信息产业。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力发展电子通讯设备、计算机等信息产品。依托软件园,积极培育软件开发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发展软件业。累计投资10亿元,销售收入20亿元,把芜湖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

  第四节 推进产业布局调整

  提升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继续加大开发力度,完成北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区开发,基本建成出口加工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新材料等产业,培育发展制药、信息软件等产业。

  打造沿江工业带。强化岸线资源的管理,统一规划、集中审批、合理布局,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有效利用岸线资源。重点发展电能、船舶、建材、造纸、化工、非金属矿加工等产业。

  壮大县(区)经济开发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运作,提高土地利用水平。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光电子产品、新材料、电子等产业,争创国家级高新区。鸠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金属材料、电器部件、汽车零部件、高档织物印染、医药化工等产业。芜湖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摩部件、精密铸造、冲压制品等机械加工制造业。繁昌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南陵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轻纺服装、鞋帽加工业等产业。

  第四章 科学规划,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按照“科学规划、协调推进,城乡一体、组团发展”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累计投资650亿元,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60%。

  第一节 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域空间布局

  1、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主城区围绕建设市域中心城市,东进南扩,市区面积扩大到7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30万人。芜湖、繁昌、南陵三县城关镇按照市域副中心城市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面积分别扩大到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2万人。孙村、许镇、六郎等城镇按照市域重点中心镇要求,高标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面积分别扩大到5平方公里以上,居住人口3万人左右。其他建制镇按照市域第四级城镇要求建设。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开放式转变。

  2、高标准做好市域建设规划。根据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开城市框架。抓紧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使土地用途的确定与城乡建设、产业布局相适应。围绕产业发展,高标准做好市域中心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市域副中心城市、中心镇规划的修编,高水平做好中心村、居民点规划,提高规划的水平和规划的覆盖率。

  第二节 建设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枢纽

  1、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成沿江高速公路芜湖段、芜太高速公路芜雁段,构建融入长三角的高速公路网。开工建设铜南宣高速公路、芜湖长江二桥,规划建设滁芜黄高速公路。继续实施国道和省道改造,提高道路等级。配合铁路部门,推进皖赣铁路复线、宁铜铁路复线建设及淮南线合芜段提速改造,建成南京至芜湖城际铁路。提升芜湖在华东铁路交通的枢纽地位。加快裕溪口配煤中心建设,形成1800万吨的配送能力。建设集装箱码头、汽车滚装码头、水泥专用码头、成品油专用码头。加大同上海港的合作力度,把芜湖港建成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重要喂给港,长江集装箱运输中转中心。开工建设芜申运河,形成芜湖与长三角城市第二条内河通道。

  2、完善市域交通体系。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尽快建成芜屯路、芜南路、芜繁路、湾石路等市域快速通道,实现“半小时”到达。改造繁阳至籍山等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通道,建成三元至荻港的县际道路,构建市域环状道路网。加快县乡道路建设,副中心城市到各中心镇、建制镇的主要道路达到二级标准。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基本建成中心镇和建制镇到中心村的沥青(水泥)道路,新改建的道路全部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加快汽车客运站改造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汽车客运体系。

  3、构建市域中心城市的交通框架。围绕城市东进南扩的需要,高水平做好城东新区、城南新区和三山新区路网、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建设。继续做好老城区道路改造,基本完成大砻坊和四褐山地区综合改造。做好青弋江、漳河桥梁建设规划,新建临江桥、金马桥、三环路桥等桥梁,畅通城市南北交通。加快三环路等城区间的道路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交通能力。

  第三节 营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1、加快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利民路、杨家门等水厂的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新建城南、黄山路、城北和城东加压泵站,提高供水质量。加快城乡电网和输变电工程建设,扩大供电能力,保障用电安全。做好城市天然气管网改造和三县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天然气供应向中心镇、中心村延伸,提高市域天然气利用率。建成朱家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城南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同步建设污水管网。加快城东、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向三县延伸,完成市区向南陵县城供水工程建设,营造城乡一体、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2、做好城市公园建设和城市水系改造。完成滨江公园建设,打造城市新的亮点。建设凤鸣湖风景区,改造赭山公园、汀棠公园、神山公园,实施保兴垾、扁担河、大阳垾、城南水系和城东水系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绿化、亮化工程建设,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构建现代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的基本框架。

  3、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强化宏观调控,合理安排开发用地。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的新型社区。引导开发企业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满足各消费群体消费需求。 “十一五”期间,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300亿元。

  第四节 建立有效的社区服务网络

  按照“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的原则,加快街道和社区整合。规范社区管理职能,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展卫生、文化、就业、法律等社区服务,努力构建文明安全、文化多元、环境优美的和谐社区。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社区服务项目,推进服务的社会化。鼓励社区服务机构做大做强,走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道路。

  第五节 完善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

  继续理顺市区城市管理的职能划分,完善“统一领导、各司其职、规范管理、强化基层”的管理格局。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依法管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美化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扩大城市道路监控系统覆盖范围,三县逐步建设道路监控系统,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切实加强规划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五章 完善功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商业布局调整,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保险、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累计投资210亿元,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铁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国内大型物流集团,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鼓励物流企业广泛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互联网技术,引导物流企业使用标准化运输、仓储、装卸、包装设备。加强铁、公、水等运输方式的整合,发展多式联运。加强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融入“长三角”现代物流体系。

  第二节 加快商贸布局调整优化

  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打造中心商务区,引进各类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发展“楼宇经济”。积极引进优质商业资源,加快资源整合,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全面提升中山路步行街的商业集聚度,改善长江市场园、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宝文国际广场等专业大市场的商业氛围,完成美食街二期、小九华文化旅游商业街、融汇中江广场、银湖商业街、亚夏汽车城和吉和市场改造。高度重视城市副中心、中心镇服务业发展,满足各类消费者消费需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消费便利的市域商贸流通体系,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

  第三节 大力发展金融和中介服务业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组建芜湖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引进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国内外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各类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和各类融资机构。加快引进保险经营机构,推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促进服务创新、管理创新。

  按照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支持会计、工程、技术、法律等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规范发展资产评估、职业介绍、商务代理、拍卖等中介服务组织,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建成芜湖会展中心,促进会展经济再上新台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第四节 积极发展旅游业

  以大型娱乐旅游项目为重点,自然、历史景观为辅助,带动餐饮、酒店、运输、商贸、娱乐等产业配套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推进芜湖华强旅游城主题公园、芜湖古城、奎湖影视基地建设,保护和开发广济寺、马仁山、西山、陶辛水韵等旅游资源。建成王稼祥纪念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发展商贸旅游、美食旅游、休闲旅游、工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加强旅游市场管理,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快旅行社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水平。做好酒店、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建成沃尔特二期、侨鸿大酒店、汉爵阳明大酒店等四星级以上酒店,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第六章 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农村面貌的显著改善,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观念,高标准做好中心镇、中心村、村庄建设规划,以规划为龙头,加快建设进度,加强规划管理。促进布局调整、设施完善和环境改善。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两个覆盖,成为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城市。建立和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第二节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8个万亩以上圩口全面达到1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继续推进沿江、内河泵站建设和改造,改善排涝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漳河治理和县城防洪工程,加快病险水库和堤防险工险段加固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青弋江分洪道。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荒山承包和林业综合开发。

  强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农业机械、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有害生物防控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整合各方面资源,建成芜湖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优质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咨询、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加强良种选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集约化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发展势头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芜湖九发集团、芜湖卫岗乳业乳品原料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粮油、优质蔬菜、苗木花卉、特种水产品等农业生产基地规模。依托区位优势,围绕优势农产品,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到2010年,全市建成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家。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

  培育农业品牌,重点抓好大米、食用菌、蔬菜、水产品、苗木花卉和畜禽等优势产品的品牌培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名牌农产品20个,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第三节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高度重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积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改善就医条件,建立和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农村电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发展农村通讯、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第四节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制定配套政策,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改革任务,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充分调动发展县级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推进工业化进程,以特色工业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把中心镇建设同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就业环境、居住环境,逐步实现农民向中心镇集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

  第五节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围绕服务“长三角”,打造芜湖劳务经济品牌,规模化组织劳务输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异地就业,把芜湖建设成为服务“长三角”的重要劳务输出基地。

  第七章 科教兴市,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构筑综合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

  第一节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科研和生产的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科技创业中心作用,支持火炬创新创业园、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青年创业园建设,建成高素质人才创新和创业基地。逐步增加各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发挥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长效投入机制。实施全民科学素养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建立以科技馆、科普画廊为重点的科普网络,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奇瑞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夏特种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奇瑞和海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鑫科安徽省铜合金材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优化基础教育。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标准化建设,巩固和提高“两基”达标成果。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完成十二中搬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队伍优化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初中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98%以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学校。

  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完成高教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推进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规划建设职教基地,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学科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发展紧缺的应用型人才,积极支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国家级重点职校4-5所,省级重点职校4-6所,把我市建成全省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和技师培育基地。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节 构筑区域人才高地

  建立有效的人才开发和使用机制。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制定落实优惠政策,营造鼓励、支持、帮助各类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环境。推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合理地使用现有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面向海内外,引进各类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市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构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高地。

  第八章 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改革和对外开放力度,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发挥我市体制改革的先发优势,争取在全省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清理行政审批,规范审批行为,认真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更好地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建设服务政府。建立健全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听证、决策公示制度,规范政务公开的形式、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公共管理的通明度,建设阳光政府。建立健全预警教育、制度约束、监督管理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着力解决导致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建立廉洁政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理顺部门关系,建立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机制,推进电子政务,提高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建设效能政府。

  第二节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坚持社会化、产业化改革方向,转换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养老保险等配套改革,分类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快用人制度的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和公开招聘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全面推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形式。加强管理,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深化市政公用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市政、绿化、环卫等领域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过渡。

  第三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继续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办好长江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立足皖江、面向全国的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和途径,完善管理体系。

  第四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消除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在建设项目核准、项目建设用地安排、财税政策享受、融资担保、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的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依法经营,重视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重视发展本土经济。

  第五节 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建设开放型的工业体系,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奇瑞汽车、芜湖烟厂、海螺集团、鑫科新材料等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到境外投资办厂,建立原料基地。推进区域间经济合作,消除市场壁垒,促进产业对接,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兴业。推进“芜马铜”地区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市间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第九章 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芜湖”建设。

  第一节 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依法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坚持集约用地,制定和完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加强土地供给管理,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工程、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和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坚持和完善经营性项目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强土地出让的跟踪管理,强化对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土地闲置的现象发生。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的管理,杜绝码头的私建、乱建行为,鼓励建设公共码头,有效使用岸线资源。加大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整顿开发秩序、强化开发管理,杜绝无证开采和私采、乱采行为。鼓励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坚持节约优先,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资源利用率高的新技术、新工艺。在建材、冶金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和示范工作。加强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点开展粉煤灰、废杂铜、废玻璃、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节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加强环境监管,坚持排污许可证制度,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率达到70%。推广清洁能源,综合治理大气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建成芜湖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厂,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项目建设环境评价管理,实行环境评价“三同时”制度。全面开展“生态芜湖”建设,加强林地和湿地保护,推进生态示范县(区)建设,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医院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生态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管理的能力。

  第十章 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和谐芜湖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扩大就业空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城乡特殊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利益,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 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坚持就业优先,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优惠政策,优化就业环境。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网络,规范各种职业介绍机构。引导劳动者转变择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建立多样化的弹性就业机制,缓解就业矛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就业援助,构建长效帮扶机制,促进困难群体特别是残疾人充分就业。

  大力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实现共同富裕。多方面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特殊困难家庭,特别是残疾人家庭的福利水平。关心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促进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完善城镇廉租房制度,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第二节 完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以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步伐。改进医保服务、强化监管,鼓励发展多层次补充医疗保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大力实施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失地农民保障工作,积极探索推行适合现代农村特点的养老制度。

  第三节 加快区域文化中心建设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市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新图书馆,鼓励民间资本创办具有芜湖文化特色专业化博物馆,全面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文化品位。加快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和社区、中心镇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善城乡文化网络。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五个一工程”,推出一批具有芜湖特色的文化精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依法打击盗版等违法经营行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形成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加快报业集团、传媒集团规模化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第四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整治水平,完成弋矶山医院住院大楼等重点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快医疗机构布局调整,推进公立医疗机构产权制度和运行制度改革,促进医疗市场公平有序竞争,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机构,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健全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做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医德教育,促进医风的进一步好转。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强化卫生执法监督,依法取缔违法行医行为。

  推进全民健身示范乡镇、晨晚练示范工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后备基地,部分优势项目进入全国先进水平。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做好现有体育设施的经营和管理。

  第五节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巩固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用法律、法规规范公民的婚姻生育行为。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工作,推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在正常水平。

  第六节 加快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社会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各种基本生活需要。建立国家养老福利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相互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逐步提高抚恤补助标准。依法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城市建设和重点建设工程档案工作。做好地方志工作,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建成天气监测和气象预警系统,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完成高炮旅办公楼、民兵防空模拟训练中心、市武警支队基地等国防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双拥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加强人防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完成人防101指挥中心建设,提高平战结合能力。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提高国民经济的应急保障能力和快速动员能力。

  第七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倡“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城市精神,形成全民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建设好一批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提高市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

  第八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深入细致地做好侨务和对台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加强居民委员会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增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能力。积极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

  第九节 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注重劳动保护,切实加强交通、消防等安全监管,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和灾害发生。积极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推进“金盾”工程,加快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青少年法制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扶工作。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坚持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工作。

  第十一章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证机制

  第一节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加强“银企合作”,组织召开银企协调会、项目对接会,及时沟通信贷政策、项目信息,争取信贷资金。建立贷款担保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展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建立企业上市的发掘和培育机制,选择一批行业优势明显,主业突出,业绩好的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推进企业上市。争取“十一五”期间,新增上市企业8-10家。指导上市企业坚持规范经营,增强盈利水平,提高再融资能力。围绕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编制发展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第二节 强化招商引资

  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在继续做好工业园区招商的同时,积极开展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活动。认真研究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战略和投资意向,开展重点招商,在引进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组织小分队,深入沿海发达地区,开展针对性地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加强产业招商,发挥奇瑞、海螺、美的等重点骨干企业的吸引作用,引进相关联的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000亿元。

  第三节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发挥芜湖的优势和条件,围绕芜湖的产业发展,规划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建立“十一五”重大项目库。加强项目管理,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不断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真正做到“手中有项目,待机而上”。坚持重大项目建设协调会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工商、环保、规划等部门主动为企业做好配套服务。

  第四节 加强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运用经济、法律等杠杆,强化规划实施的政策引导。围绕城市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定期召开重点项目通报会,科学使用各类产业引导资金,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方向,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优先政府采购,推动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企业的发展。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第五节 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芜湖”的基础平台。加快公共信息网站和政务应用平台建设,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动态环境监测系统、科技创新服务系统、农经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教育信息化系统等示范工程建设,实现“政府上网”向“网上政府”转变。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促进与“长三角”的信息融合和共享。

  第六节 加快“信用芜湖”建设

  全面开展“信用芜湖”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主体、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强化信用信息采集,打造城市联合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企业单位的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单位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监管等各项制度,加强信用自律,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公众的信用观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第七节 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落实

  做好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制定年度实施计划,主要经济指标分解到开发区和县区,落实到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指标完成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开展规划的中期评估,保证纲要的整体执行成效。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依据本纲要编制和落实好各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案,为纲要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开发区管委会、县(区)政府贯彻本纲要精神,制定和实施好本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