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明贵栋
政府的工作效率如此之高。3月24日,李毅中被国务院任命为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首任部长之后一周,王旭东、奚国华、苗圩、陈求发、娄勤俭、欧新黔、杨学山七位副部长获得国务院的任命。坊间消息人士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挂牌仪式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迅速而又缜密地组建,表明了中央高层领导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视。随着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进步、产业统筹规划都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她期待着工业与信息化齐头并进、互补共赢的局面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带来倍增效应
“信息化就像催化剂,它带来的倍增效应使得传统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徐晓兰说,目前我国已经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我国工业化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改善结构,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具备与工业化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广范围相互促进和进一步融合的条件。
徐晓兰强调,信息化在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过程中带来很多的发展机遇。比如,通过信息化服务使工业的物流成本更加低廉,更加快捷。使对资源能源依赖的产业能更好地优化升级。信息技术和各产业的融合加快,催生出新产品和产业门类,比如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各类嵌入式软件与系统等融合技术和产品。这些新的增长点和产业门类的出现为产业提供了新机遇,也对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两化”融合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仅对工业企业来说是极大的推动力,对于IT企业来说,“两化”融合也为其发展带来新机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技术、业务、产业结构上,不仅改造着传统工业,也对信息产业自身提出了进一步变革的要求。
尽管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徐晓兰认为,现阶段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尚有四大瓶颈问题亟待突破。比如,面向工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较为薄弱,信息化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标准上,相关规范体系还不健全;在产业支撑上,尽管发展迅速,信息产业目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对外依存度高,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少重大信息系统工程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在区域发展上,各地网络普及程度不一,制约了应用工作向纵深开展。
“‘两化’融合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徐晓兰进而提出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要举措,诸如:理顺管理体制、改进运作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社会氛围;加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和应用创新,增强对工业领域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完善信息化应用的投融资政策和财税政策,鼓励信息产业企业与各类工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可靠可信、安全规范的信息化应用环境;打造长链条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扶持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多网融合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面向全社会提供多技术、多业务融合的网络服务。
她还在“两会”期间特别向政协提案组提出了“关于加快制定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的建议”。
据了解,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法律,如韩国《信息化促进基本法》,日本《IT基本法》,美国《电子政务法》、《统一电子交易法》、《通信法》、《联邦信息安全法》等。因此,徐晓兰建议国务院法制部门尽快牵头,制定出台《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以立法的手段促进信息技术应用。
在被记者问及“对工业企业信息化工作有哪些建议”时,徐晓兰强调,因为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因此来自工业企业的决策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如果“一把手”自己不认可,这项工程就很难推动。另外,企业信息化工程不能盲目实施,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到规划先行。因为企业的技术、基础、财力都不一样,有的是改良,有的是改造,有的却是要改革。所以在实施之前,应做好规划,分步实施,避免出现投入高效益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