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郊的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果蔬大棚内,一排排比人还高、枝繁叶茂的西红柿植株让人不禁称奇。技术人员介绍,这个西红柿品种不仅有着好听的名字————“千禧”,而且口感极好。掀开盖在它根部的“被子”,“奥秘”就在这里————它不是生长在土壤中,而是“泡”在水里。水中的探头能自动采集水温、养分含量等信息并发送到数据库,系统分析后发出各项指令,然后由工作人员进行温度的调节和营养的调配等等。 这里展示的只是数字农业的一部分,示范园的负责人张新骄傲地说。 当今,数字农业技术被看作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水平的重要推动引擎。 美妙的未来场景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责任专家赵春江博士介绍,所谓数字农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自动监控、农艺与农机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实行数字化和可视化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现代新型农业。数字农业的根本目的,是以最节省的投入,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数字农业与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不同,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以世代相传的经验为基础,而数字农业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数字农业追求资源利用的高效性,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均衡,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赵春江为我们描述了这么一幅未来场景:在卫星监测下,发现果园某区域发生病害,喷药装置在GPS的指挥下,准确地将药剂喷洒到发生病害的果树上,并依据病害程度的轻重,决定喷洒的药剂量。在超市,某顾客购买了该果园生产的水果,将水果放在超市内的电子扫描仪前一扫,即可以查出水果的产地、规格、营养成分、安全性等信息。赵春江说,这就是“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数字化。 信息成为生产要素 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赵春江说,以前谈农业信息化,主要是指建设网络实现农业生产信息的传播,这只是基础性的工作。数字农业让农业信息化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赵春江说,实施数字农业的关键,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农业生产力的要素,参与到农副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它融合了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能够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对农田进行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和科学管理。 位于小汤山的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笔者看到技术员驾驶着一台新型施肥机正在田间穿梭。据介绍,这台液体施肥机大有内容:机器内部有多个容器,分别装着磷肥、钾肥、氮肥,按照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施肥用量图的指令,施肥机将不同肥料按量混合,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杀虫剂和微量元素,再将混合液送入喷嘴。施肥机根据地块对养分的需求,要多少,给多少,穿过空白地时,机器便自动停止施肥。 使用这些智能化的机械设备操作便捷,还能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实验表明,同等产量下,采用数字农业技术进行生产,总成本降低了15%—20%,化肥、农药和灌溉水用量减少了20%—30%,产品当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也降低了,农产品更环保、健康。 21世纪可期待的惊喜 为加快构建我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体系,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国家863计划于2003年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重大专项实施一年多以来,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系统集成与平台构建、以及技术示范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提高了我国农业的数字化水平,推动了我国由粗放、经验型的传统农业向精准、数字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方面,已经推出一批用于农业信息采集的低成本、高性能的产品,初步实现玉米、水稻株型结构数字化设计,建立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四大作物的气候—土壤—作物综合系统模型,初步建立了基于数学模型和知识模型的数字化农作物设计系统。 在系统集成与平台构建方面,初步构建起了精准农业生产技术平台、畜禽数字化养殖技术平台,建立了数字林业数据采集标准和规范。 赵春江介绍,目前,数字农业重大专项已在我国新疆、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先后建立起26个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大田作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农业继承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基地。示范区内大田作物提高产量15%—20%,经济效益提高10%;设施农业生产成本降低10%,生产效益提高20%;养殖业提高经济效益18%。相信21世纪数字农业会带给我们更多、更大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