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解读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更新时间:2012-04-14

  

    政府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意见,使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政策配成了一套完整体系。结合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办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和《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来看,其中释放出的一个最主要的政策信息,就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要加强两个服务:一是政府服务;二是社会服务。
    把握政策的主要线索
    原国信办推广应用组领导谈及“调查结论对制定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时,提到两点结论,对于我们了解未来政策走向,是有帮助的。一是政府要提高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营造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环境和信任环境;二是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前者说的是政府服务,后者说的是社会服务。这里说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指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社会服务体系。
    信息化服务的背景
    提“服务”的第一个背景在于,社会化服务是中小企业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本身也存在着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这正是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矛盾。是按小生产的方式搞信息化,还是按大社会的方式搞信息化,对于中小企业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在这次动用了国家统计局力量、样本量空前(26022家)的调查中,我听闻一件趣事:一位中小企业主,正好是某地信息化主管处长的夫人,她对酒桌上的人打擂问,谁能给她一个投入信息化的充分理由?结果“舌战群儒”一圈下来,竟没有一人能说服她。处长搞信息化,夫人首先就不信。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这位处长夫人其实不无道理。凭什么要小企业自己投入建设信息化呢?占全国企业99%以上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过两三年。可以说朝生夕死。这种现实决定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点不同,第一位的需求是解决生存问题。调查显示,52.7%的企业首先关注信息化能不能解决市场与营销问题。大社会的方式才是可行出路。
    大社会的方式,就是以社会服务的形式,替他们建设共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特别是帮助他们解决迫在眉睫的订单、客户问题。从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到,能带来订单、客户的网上展览洽谈会、阿里巴巴深受中小企业欢迎,道理就在这里。这里说的社会化服务,不是泛指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而是特指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社会化服务。
    提“服务”的第二个背景在于,服务型政府必须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政府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意见,突出了政府要提高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水平这个意思。
    这里有一点应该指出,政府应该如何介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呢?一些地方,政府越俎代疱直接指挥中小企业做这做那,动机是好的,但由于脱离了企业实际需求,挫伤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调企业主体作用,又不等于政府可以袖手旁观,连自由放任的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也不是袖手旁观。服务,可以说就是介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准确定位。它既不是指手划脚,也不是袖手旁观。政府服务包括间接服务即营造环境,比如政策环境,以及直接服务,前者是最主要的。
    两种服务的定位与关系
    “除了服务,还是服务”中的两个服务是不同的。政府服务是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是市场服务。社会服务是指B2B(市场、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服务),公共服务是B2B2B(支撑环境服务)或G2B(政府服务)。
    公共服务要为社会服务提供服务,也就是为服务者提供服务。
    有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商,服务的问题并没有全部解决。还需要有为服务商提供服务的环境,为区别于服务体系本身,我们称之为支撑环境(B2B2B)。例如信任环境,支付认证环境,人文环境等。政府需要服务于支撑环境建设,意思是通过服务,帮助支撑服务商营造好支撑环境。
    举例来说,有专家提出政府营造信任环境问题,这不是信用环境的口误。它是指针对社会服务的态度信任(服务商是否骗人)、能力信任(服务商是否有水平)和安全信任(服务商是否能保证公司信息安全)。据我所知,这种分法是著名信息化专家陈玉龙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很有道理。
    服务商自己说自己好没人信,政府通过服务营造好信任环境,中小企业才可以放心地接受社会化服务,否则只能继续去“小生产”。
    G2B则是指上面说的政府间接服务和直接服务。
    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社会服务,又称为社会服务体系,主要指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市场化服务。
    政策重点鼓励的,是规模化应用普及服务,而不是随便什么服务。新华社通稿的标题(《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将进入大规模应用普及阶段》)抓住了要点,显示出政府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的着力点。
    政府按什么思路来抓服务体系建设?以往那种按产品服务、运维服务、咨询服务的分法是不科学的,是从供应商眼里看世界的视角。政府要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即五大需求)出发,把服务体系划分为市场、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五大信息化服务。在信息化的技术服务子集中,再细分研发服务,推广服务,应用服务三个更小子集。将产品服务等作为技术应用服务这个小子集。
    说“服务体系”,这是站在政府工作的角度说的。对于市场来说,服务体系意味着社会服务业。
    服务体系好比运动员,支撑体系好比裁判员。裁判员为运动员服务。信用、认证、支付、安全都属于支撑体系,是为市场、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五大信息化服务提供间接服务的。在发展的初期,由于社会分工不充分,往往会出现服务体系与支撑体系不分的情况。例如由阿里巴巴这样的服务商,去做支付这样的支撑服务。将来要鼓励支撑服务独立发展。
    大企业也要向服务转型
    由“大规模应用普及”不难推断,一些大企业反而会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的直接受益者。通过让他们受益,转化出“服务”来,间接地让中小企业受益。这也是由服务的逻辑决定的。由此可以参照读懂《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那一条内容的玄机所在。国家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政策是相互照应的。简单地说,政策对大型供应链龙头企业、电信运营商等服务型的“巨无霸”是利好信息。
    中小企业信息化,除了对中小企业意味着服务,对大企业来说也意味着服务。所以,除了是中小企业接受服务,还是大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