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奥运筹备决战之年,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一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宣武、人文宣武、和谐宣武”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
区域经济实现新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67亿元,增长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70美元;财政收入实现37亿元,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00亿元,增长12%。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城市功能得到新提升。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实现开复工面积38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2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步伐继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功能街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市级评审。古都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全市第一个政府主导编制的文保区规划——法源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改革开放达到新水平。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发展环境得到优化。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08.7万美元。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较大成绩,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区第二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区。
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700元,增长1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4.9%。社保基金征缴率均在98%以上。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5.5平方米。
2007年重点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制定实施《宣武区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办法(试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现代商务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编制实施《宣武区“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扶持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培养与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加快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天桥演艺产业园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6亿元,增长12%,艺术品交易、文艺演出、新闻出版等产业收入有较大增长。总部经济、特色经济持续发展,辖区百家重点企业对区级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70%。积极促进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零用水环保洗车绿色工程”等6个项目提供专项资金327万元。补助荣宝斋等商业流通企业专项资金3223万元,继续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提升老字号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张一元、内联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菜百黄金饰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平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运用能力,积极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为大唐万邦等4家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428万元。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实施宣武艺园绿色公园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北京印钞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二、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改善城市面貌
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紧紧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和“一四二”战略布局,推进功能街区建设,整体提升城市形象,全面拓展城市功能。功能街区建设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牛街环境整治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天桥特色街区城市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强化地籍权属管理,完成全区宗地全覆盖及地籍数据整合建库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房屋普查各项工作,进一步摸清了现有房屋的基本状况。广安大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综合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大栅栏—琉璃厂文化商业区发展步伐加快,国际传媒大道产业聚集作用初步显现,广安门商务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马连道采购中心区发展繁荣活跃,天桥、牛街地区加快发展。煤市街以东C、H地块建设稳步推进,琉璃厂M地块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办公楼、朗琴国际大厦、天宁大厦即将交用,国际新闻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远见大厦开工建设,国家药监局综合楼、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楼项目已经达成合作意向。危旧房改造拆迁工作稳步推进,三统碑、红居、棉花一期危旧房改造拆迁任务基本完成。广安胡同建成通车,槐柏树街、登莱胡同、太平街、南横街、马连道1号地周边路等道路建设有序推进。
三、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做好奥运筹备工作
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奥运筹办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提高奥运筹备工作水平。加快推进奥运重点工程建设,奥运排球训练馆改造工程竣工交用,宣武艺园和大观园2个奥运露天剧场基本建成。落实奥运环境建设总体部署,完成22条奥运场馆路翻修改造,拆除违法建设243处,超额完成今年的拆违任务。拆除非法设置户外广告1078块,规范牌匾标识978块,完成42个平改坡项目,粉刷建筑物外立面198.4万平方米。“城中村”、“边角地”环境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重点大街和奥运签约饭店、医院周边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圆满完成奥运会测试赛期间各项组织工作。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举办社区文化节、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等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在全区窗口行业开展奥运培训,连续抓好10个“排队推动日”活动,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加大环境绿化美化力度,新建绿地11.5万平方米,全区绿化面积累计达到363.7万平方米。全面落实治理大气污染的各项措施,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累计达到242天,比去年增加10天,椿树园小区被评为全国绿色社区。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初步建成区级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强化消防、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安全监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取得实效,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达到96.8%,药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6%。
四、着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区委党校教学楼竣工交用,十四中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前门分校、名苑幼儿园已经建成;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启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文化馆投入使用,区图书馆装修改造进展顺利;成功举办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继续推进“一街一品”群众文化活动,椿树街道、天桥街道被评为“北京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牛街礼拜寺修扩建工程顺利竣工,中山会馆等文物修缮工程进展顺利,成功申报北京琴书、白纸坊挎鼓等1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收支两条线改革,实施社区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运动学校训练综合楼竣工交用,宣武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加快推进;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第十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新增就业岗位12375个,安置10491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区280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107个社区全部实现退休人员社会化医疗费报销,全区参加“一老一小”医疗保险人员共计60705人。认真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区7005户1434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支出低保金4680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累计支出救助资金867.9万元。全区1860户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补贴,支出补贴资金1757万元。切实加强人口管理,全区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年初确定的20件为民办实事计划全部完成,改造升级四平园、老广安等12家社区菜市场,改造水表1000户、老旧电线10000户,新建公厕49座,建成19套垃圾减量化系统,完成12个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通过住房保障、解危排险、翻挑大修等多种途径改善7000余户居民住房条件。做好迎汛工作,连续22年实现少塌房、不死人。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等事业进一步发展。
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改革。推进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全程办事代理,成立区发展服务中心,完善政府专家顾问和人民建议征集人制度。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单位制度,做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积极开展企业治乱减负检查,调整、取消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撤销合并50项评比达标表彰。扎实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信息化管理工作,实现城管监察区内垂直管理。在全市率先开展的住房基本保障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牛街联社、大栅栏联社、大碗茶商贸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着力解决白广路商场、塑料工业联合公司等一批企业改制后新出现的问题,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加强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强化价格管理,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14件,有力维护了市场运行秩序。提高区域开放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投资促进和外资管理服务工作。成功举办第六届宣南文化节、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第八届宣武经贸洽谈会等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参与京港洽谈会、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与友好城市的沟通联系。
六、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区域和谐稳定
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2007年共办理全国、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90件,政协委员提案195件,办复率达到100%。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台、侨务工作取得良好成绩。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五五”普法扎实推进,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重点地区治理整顿,圆满完成党的十七大安全保卫和服务保障任务,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自行车被盗专项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提高平安创建工作水平,推进社区警务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网络,在全区形成良好的维稳工作格局。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制定《宣武区2007-2011年和谐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启动社区服务中心改革试点工作,全区107个社区全部设立社区服务站,完成15个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牛街街道被评为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加大信访排查和矛盾调解力度,建立人民调解三级网络,有效化解一批人民内部矛盾,物业管理纠纷专项调处工作成为全市先进典型,全年共接待群众信访1709件次,信访总量下降7.5%。
一年来,全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事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的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是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和驻区部队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宣武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宣武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功能街区建设总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推动建设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需要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口规模调控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高度重视并及时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008年主要工作安排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千方百计抓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008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以及市、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牢牢把握举办奥运会这一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切实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奥运会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现代化首都中心城区建设的新局面。
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区级财政收入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0%以上,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完成市下达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把握好四条原则: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按照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全力抓好奥运会筹办、功能街区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中心工作,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推动全局工作开展,带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努力保持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协调,质量、效益、速度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古都风貌保护与危旧房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相协调,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创新的精神,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科技和管理创新,努力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四是坚持和谐发展。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积极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2008年,我们要抓好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全力保障奥运会成功举办,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按照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要求,大力美化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效能,全力做好奥运会服务和保障工作。
(一)抓好奥运环境建设,整体提升城市形象。按照奥运环境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城中村”、“边角地”整治收尾工作,做好“城中村”整治后土地综合利用,巩固拆违工作成果。推进奥运前环境整治工作,修缮8条街巷、307个平房院落、1964户居民房屋。完成大栅栏、马连道商业街环境整治工程。做好奥运火炬传递沿线、奥运场馆和签约饭店周边的环境整治和保障工作,完成194万平方米外立面粉刷,改造5座过街桥、6条重点道路和5处照明设施。加强美化绿化建设,新建绿地5万平方米,建成莲花河两岸大型公共绿地,完成宣武艺园改造二期工程,实施大观园湖的水质改善工程。完成广安体育馆周边广告牌匾标识规划。改造平房院内公厕56座。建立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好环境建设成果。落实大气环境治理各项措施,对12家加油站进行油气回收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与全市同步改善。
(二)抓好奥运秩序建设,全面提高城市运行效能。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继续抓好社区宣传栏和楼道整治等工作,努力提高窗口行业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整体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城市文明秩序。加强奥运志愿者工作,完成奥运会期间的城市志愿服务,做好奥运测试赛和奥运会期间的文体表演观众组织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营造文明、热情、友好、健康的社会氛围,维护好奥运服务工作秩序。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治安秩序、市容环境秩序、交通秩序、市场经营秩序、旅游秩序整治建设活动,全面提升环境秩序管理水平。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实现社区单位接入政务专网。完善城市管理指挥系统,有效整合各类信息化建设资源,构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规范提升城市运行秩序。
(三)抓好赛事保障工作,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做好奥运火炬传递、公路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赛事的保障工作。启动广安体育中心排球训练馆运行方案,完成奥运排球训练工作的组织保障任务。认真落实北京奥组委有关部署和要求,建立完善奥运期间城市运行指挥体系和管理模式,搭建奥运城市运行指挥控制平台。抓好奥运场馆外围保障工作,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影响赛事开展的各类问题。健全区级应急指挥平台,构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大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的排查、监控和整改力度,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深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市民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强化公共安全监管,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切实加强通讯交通、市政保障、安全保卫、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严格实施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规定,确保测试赛和奥运会万无一失。做好奥运商务环境保障,完成奥运场馆餐饮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汛迎汛体系,继续做好电力迎峰度夏等工作。
二、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坚持好字优先,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切实优化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环境,整体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积极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区域发展后劲。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落实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整体打造宣南文化园。推进创意产业孵化器项目建设,扶持辐射性强、带动效果好的创意产业项目加快发展。积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坚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做好对金融保险、邮电通讯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吸引企业集团总部入驻。落实《宣武区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措施》,创新融资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引导扶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继续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加快推进特色街区提升改造,推动牛街民族特色街区文保单位改造利用、天桥演艺产业园区项目策划工作,促进品牌企业、特色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规范市场中介组织,严格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竞争有序。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准备工作。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编制全区节能规划,建立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建设节约型机关,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完善垃圾分类减量化运行管理,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建设。
(二)加快推进功能街区建设,提高城市建设总体水平。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政府投资引导,努力推动城市建设、风貌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规划先行,完成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西琉璃厂、国际传媒大道、广安大街城市设计,加快推进《天桥演艺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深化法源寺文保区规划,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强化土地管理,节约集约使用土地,进一步明确存量项目土地开发建设主体,加强对“458”项目土地开发建设的动态监管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启动广安片和天桥东方演艺城项目土地整理储备工作,积极推动广鑫酒店和文保区项目土地上市交易。扎实推进功能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槐柏树街、登莱胡同、太平街一期、茶马北街等4条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南横东街,启动延寿寺街、西河沿街道路拆迁,推进右安门内大街、太平街二期、韩家胡同、北纬路等4条道路建设前期手续,协助推进南马连道路、南中轴路建设和手帕口、三路居平改立工程,实施法源寺微循环道路建设工程。协调推进大栅栏、马连道、菜市口3个变电站建设。加快功能街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危旧房改造和古都风貌保护工作,开工建设大吉片一期、马连道胡同一期、棉花片东北区项目,加快启动琉璃厂M地块土地一级开发以及大栅栏C、H地块保护修缮工程,扎实推进大吉片二期、菜西片、右安门28号院、菜园街二期和棉花片西南区等项目拆迁,继续做好大栅栏AT地块、腊竹片、宣西片开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协调推进国际新闻中心、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业务办公楼、国家话剧院、天宁广场综合楼、朗琴国际大厦、信和广场C区公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文物修缮、保护和利用,加快实施前门清真寺、琉璃厂火神庙等修缮工程,推进中山会馆二期修缮和利用。
(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明确政府投资重点领域,健全政府投资管理机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初步建立决策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加强对社会投资项目的服务,实施政务信息公开,深化全程办事代理制,充分发挥区发展服务中心的作用,完善项目服务部门联动机制,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管,严把规划、验收关,确保项目落实规划。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并联审批制度,继续推广网上审批,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和办事环节。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各部门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提高企业信息平台的使用效能。健全减负工作长效机制,完善行政管理环境投诉机制,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社会监督。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区属国有企业重组调整,继续解决企业改制后新产生的问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探索推进直管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平稳推进区属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强化税收征管,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完善财政预算管理,深化实施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筹备第九届宣武经贸洽谈会,引导企业开拓市场,促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加强与友好城市的沟通联系,继续做好对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
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民生重点工程,努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成十四中新址建设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北京小学走读部建设;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初步建成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格局;积极发展基础教育,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实施科普设施和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宣武中医医院装修改造,完成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工程。深化社区卫生改革,建立健全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上岗持证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区图书馆改造工程,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继续举办宣南文化节、马连道茶文化节、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等文化活动,实施宣南文化展示工程,打造具有宣武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宣武体育中心二期建设主体完工。推进陶然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统筹推进人口计生、妇女儿童、老龄、档案等各项事业发展。
(二)积极实施民生重点工程,着力改善人民生活。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完善劳动者职业培训制度,为2500名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巩固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成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保险改革,落实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等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社会慈善和福利事业;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种社会救助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全面推进住房基本保障体系建设,对符合廉租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翻挑大修直管公房2000间,多途径改善5000户困难居民居住条件。加快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完成燕家胡同、益民巷等24条便民路修缮工程,规范两侧配套设施;改造高家寨、白广路西里等5个老旧小区,整治三井胡同、吉祥头条等91条胡同,实施3个小区和135条街巷雨污水户线改造工程;改造老旧电线6000户,更换家庭节水器具3000套;实施7000户居民煤改电工程。制定全区停车规划,适当增加停车位。切实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继续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为高龄特困“空巢”老人安装医疗救助呼叫系统。完成前三门大街高层住宅的无障碍设施改造,扩大残疾人就业。
(三)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全力维护区域安定团结。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区服务中心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规范社区治理模式,加快形成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组织架构。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逐步落实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达标工作,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做好第七届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前期准备。加强社会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规范协管员管理,探索建立社会管理新型组织机构,研究制定培育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合社会治安巡防队伍,强化科技创安手段,完善图像信息监控系统,为平房院落修缮院门、安装防盗门,为老旧单元楼门安装楼宇对讲装置。加强安全防范宣传动员工作,切实增强群众自防意识。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进一步拓展规范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平安创建工作,完善物业管理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加大信访排查和矛盾调解力度,加强区人民调解中心建设以及街道、社区两级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人口规模调控机制,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健全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三级管理机构和工作网络。加强对台、侨务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加强法治建设。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开展工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优化法制服务环境。
加强效能建设。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健全决策目标体系,改进决策规则和程序,完善重大决策调研、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听证、民意调查等制度,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进执行责任的具体化、明确化,健全执行责任体系,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主办负责制,做到工作主体清晰、责任明确、权责一致。推进考核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健全考核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督查力量,加大监督力度。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完善和健全各种制度,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监督机关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机关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依纪依法严肃惩处违纪违法违规案件。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奢靡腐化,坚持勤政廉政、求真务实,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加强公务员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倡导和培育公务员精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深入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积极拓宽引智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人才调动与智力流动并重的引才机制,广泛吸引各类人才到宣武建功立业。
各位代表,展望未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而光荣。全区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增添了我们的力量和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为建设现代宣武、打造人文宣武、构建和谐宣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