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努力促进商务工作跃上新平台
来源:钦州日报 更新时间:2008-04-10

 
 
  
    钦州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规划》将钦州经济的发展纳入了全国大经济格局中予以谋划,打开了钦州发展的无限空间,同时也为我市商务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强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是说。 

    谢强说,《规划》提出:要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商务工作要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发展路径的要求,围绕“三基地一中心”建设,找准发展的定位,谋划发展的措施,在促进我市率先发展,成为中国和东盟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和经济合作的活跃地区的同时,实现商务工作新跨越。 

    谢强说,要全力配合争取国家尽快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以保税港区为龙头,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推进物流和加工、贸易互动,加快产业聚集,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务。利用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进一步解决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保税问题、出口货物的退税问题和解决加工贸易中的深加工和结转货物问题,扩大进出口贸易。当前要积极做好设立钦州保税港区基础性工作,争取尽快确定钦州口岸开放范围,加快建设钦州港口岸联检大楼,进一步完善钦州港报关报检服务大厅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构筑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为一体的口岸信息服务平台,提高通关速度。力争在钦州港开通进出口货物人民币银行结算业务。完善口岸协调机制,实行通关便利措施,建设规范、严谨、便捷高效的一流口岸。 

    努力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港口物流中心。要充分发挥所处的北部湾核心区域的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的建设,通过港口的带动,服务港口的建设,对业已形成的矿产品集散、大型进口煤炭中转等基地,以及初具规模的大型进口能源基地进行整合、完善、配套、包装,推进钦州进口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建设;开通国际航道,增加国际航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港口运营商、航运企业、物流企业和贸易公司,拓展港口运输和物流业务,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同时,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高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以及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为“三化”建设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保障。主动融入北部湾商贸基地建设,加快流通网络建设步伐,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努力实现流通方式的创新,提高我市流通现代化水平。培育组织化程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加强生活必需品产销衔接,保障重要商品市场供应,抓好市场平稳运行。围绕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抓好促销活动,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积极争取将钦州列入中西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进一步提升我市加工制造基地的承接能力。充分利用国家加工贸易新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市的优势,围绕培植壮大石化、能源、食品、冶金、物流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港口和种类开发区为载体,培育加工贸易产业接纳点和示范区,瞄准港澳台和东盟各国,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广泛承接泛北国家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把我市的加工贸易产业做大做强。 

    努力扩大外贸进出口。支持企业和个人独资经营申办对外贸易经营权和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积极为企业争取品牌培育资金、西部地区外贸发展资金等扶持资金,调动企业出口积极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拓展加工贸易,积极扩大以农用机械为主的机电产品出口,大力推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进一步鼓励发展壮大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的资源性产品进口。 

    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越南、新加坡等驻外机构的作用,健全驻外招商机构,优化招商队伍,加强项目包装,完善招商项目库。加强与泛北各国政府、重要商会、协会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拓展招商网络。跟踪服务好外来企业,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力促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完善地方扶持企业的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企业“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扩大外贸出口,带动货物、技术和服务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我市的对外开放水平。(杨春莲   陈一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