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再“熬”5-10年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CNNIC预计在2008年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互联网发展可以用“惊人速度”来形容。冷静思考之后会发现,拥有8亿农民的广大农村上网人数有多少?这个数字往往被忽略,中国农业信息叫了多年,什么时候才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农业信息化将推动农村产业变革
 
   中国乡村经济网创办者杨明志对我国当前农业信息化进程进行了分析。虽然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一年比一年好,但上网率不到城市的10%,主要还集中在东部地区,在西部一些落后地区这个数字基本为零。农民参与市场竞争,闯市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弱,基本上仍保持先生产后卖,增产不增收,丰产亏大本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了信息技术,农民的大量工作用于电脑操作和信息化管理,一个人的劳动效率可以和我们国家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农村劳动力相比。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些地区出现土地荒芜,或者由过去的精耕变成了粗放式的耕作,降低了土地产出效率。这种情况,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为农村走集约化、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生产经营创造了条件。
 
   农业网站发展迅速需要政府扶持
 
   2006年中国“农业网站100强”评选及论坛上,专家公布我国现有各类农业网站14000多家,就“量”上来看已经让人感到欣慰了,只要都能发挥作用,为一方百姓造福,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从网站效益上看,以中国乡村经济网为例,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农业网站100强”,截至2008年2月底,在中国互联网协会推出的中国网站流量监测中显示,中国乡村经济网排名跃居前5位,最高进入第1位。在国家互联网观测中心农林行业网站排名第1位。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农业网站,其广告收入也是微乎其微。当然行内也有一些网站做出了效益,尤其是一些专业网站。在现有的农业网站中,政府投资的约占60%,由于管理体制等因素,除了农业部信息网等少数发挥作用外,大量的农业信息是依靠企业或者个人开办的农业网站,然而这些网站短期内不能赢利,要依靠长期投资,这就是一种矛盾。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和农村群众需要信息平台,而政府办农网发挥不了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办网站又没有资金来源,完全公益性质又难以为继。
 
   3月份在广东番禹举行的2008年全国农业信息中心主任会议暨新农村信息化样本研讨会上,杨明志应邀撰写论文指出,国家对农业各行业都有相应的龙头企业扶持标准和项目,而农业信息化方面投入一时又难有回报,几乎等于是公益性质。一些省市投入大量的资金做数字乡村工程,但是依据目前我国公务员以及农村群众对网络的认识程度,加上体制因素,可以说要真正发挥作用,给农村带来实惠,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对社会办农网来说,管理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发挥的效益明显,效果好,但苦于投入来源有限,很多网站举步维坚。如果将社会办品牌农网按龙头企业标准进行扶持,既能够满足广大涉农企业和不断增加的农村上网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还可以将数字乡村的一些工程和网络管理委托信息化龙头企业,这样既扶持一批社会办品牌农网,又促进和带动数字乡村工程尽快发挥作用。
 
   农业电子商务 看好不叫座的“香饽饽”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购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561亿元,同比增长117.4%,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而巨大的农产品市场,其通过网上电子商务销售的量还非常小。连阿里巴巴,淘宝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目前都未涉足农业电子商务。可见其潜力与困难是一样的大。但是中国连续几年的惠农政策又表明,发展农业利国利民,今后的农业发展肯定会倍受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互联网,其丰富的信息优势可以给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做农业信息平台,就要做一个优秀的农业信息平台,一个可以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便利的信息平台,中国乡村经济网正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杨明志说。
 
   农业信息化春天还需要5-10年
 
   杨明志表示,现在的农业网站很多,用户还主要以涉农企业和一些公务员为主,农民朋友到网站上找资料,找技术的还很少。很多地区的农民都只能靠电视、广播、开会、办培训班、农村技术讲座辅导,等渠道获取有限信息,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还没有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重视不够,目前执政的官员大多是50、60年代出生,他们在学校接受教育时还没有开设电脑和计算机课程,有些是在工作以后,进行了短期培训,由于工作忙,加上兴趣不浓,也就没有做深入学习,对电脑和计算机知识的贫乏,导致这一时代的干部多数不重视信息化和网络建设,至少是重视不够;其二,尽管大多数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经济购买力和消费力增强,电视机、移动电话、摩托车、冰箱、甚至空调、汽车都有,因为没有接受过电脑知识和信息化知识学习,基本处于“电脑盲”阶段,他们不会将钱投资用于购买电脑、上网等设施。鉴于这种情况,在5—10年以后,大批接受电脑和网络专业知识的干部陆续进入各个领导岗位,而5-10年后,现在的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也陆续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他们在学校养成的上网习惯,回家离不开电脑,而经济能力又允许,此时农村网络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对于许多非政府创办的农业网站来说,要能够坚持并等到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春天”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要禁得住“熬”。
 
   “熬”,很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现在大部分农业网站的状况,因此农业信息化需要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这就包括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民培训,最主要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民收入,让他们知道互联网的优势,知道能帮他们挣钱,要把懂电脑懂网络的人安排到他们身边,辅导教学,利用公共网络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
 
   农业信息化发展大环境日益形成
 
    从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业农村问题连续发了4个“1号文件”其中都有对农业信息化的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农业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这些文件都说明国家对农业信息化是相当的重视,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的发展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式下,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除了政府关注外,也将受到企业亲睐。把农业网站做大做强做好做优,不光是关系企业或者个人赢利的事,更重要的是它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信息,带来实惠,带来效益。如果只考虑眼前的利益,那么其生命力必将有限。
 
   杨明志坚信,只要跟着政策走,踏踏实实的做好政策、农业信息的宣传与传递,认真搞好网站建设,不断创新,坚持为广大农民朋友服务。农业信息平台将会是农业、农村、农民离不开的信息工具,那就是农业网站收获的时候。凭借中国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农业信息化也将迈入世界水平。
(记者 杨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