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思考
来源:资源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赵广鹏 

    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指导管理、引导服务、科学考核、辅助决策、高效便民”等作用,力求做到“数据实,信息多,应用广”,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网络化、科学化、动态式的有效管理,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在基层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中,笔者认为带有规律性的有以下几点:


    加大投入是关键。信息化引领工作上水平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各级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引领作用,要切实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合理用地水平,统筹解决保护资源、保障发展问题,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水平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举措,积极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保证全力落实。要重视对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要注重人才配备,信息化建设是造福群众的工作,从事这一岗位的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影响这一工作的成效。当前,信息化建设责任重大,要把最能干的人员调整到这个岗位上,并加大对他们的学习培训,为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人才保证。在把基础设施配备到位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软件的开发利用,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开发利用新的管理和服务软件,切实用信息化提高基层国土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规范运作是保证。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新鲜事物,基层由于专业人员、软硬件设施的限制,更需要对信息化建设强化管理,进行规范化运作。一要做到建章立制促管理。通过制度强化管理,通过建章立制严格操作规程和责任,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二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常学常新的事业,在配备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学习,以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三是严格操作保管理。要不断完善规范系统数据库项目,制定严格翔实的信息录入、更正、使用规程,并把这一规程程序化,用硬指标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


    服务全局是目标。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指导管理、引导服务、科学考核、辅助决策、高效便民”作为最终的目标来考虑。


    这就要求:一是要做到信息交流准确通畅。针对系统要求,强化信息引导,满足工作需求,确保对上对下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是信息共享服务社会。要每个月为社会有关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资源和项目审批、农用地报批、土地变更登记、宣传教育、近期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各地的国土资源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等方面的信息。发挥信息网络平台服务社会的作用。如每月向计划部门提供新立项目供地的相关信息,使计划部门及时掌握哪些立项的项目已落实了供地,哪些立项的项目还未落实等情况;向房产管理部门提供供地信息,为产权登记提供相关信息,房产登记变更时,给土地部门提供土地变更登记信息,实现信息的互动互补;向财税部门提供用地信息,为财税部门收缴房地产契税、耕地占用税提供便利,防止税源流失。同时,还利用信息数据,收集梳理群众农业生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林业生产等其他需求信息。通过管理使信息数据共享和交换,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各个方面和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和服务;


    三是信息交流要灵活多样。在实践中,使信息化平台发挥最大的效应。要通过视频网络会议、内部资源文件共享、内部邮件收发等提高办公效率;利用统计图文分析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计算机汇总的信息,分析各地用地发展的趋势,包括第一产业结构用地、第二产业结构用地、第三产业结构用地等,同时将各地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分析标示出来,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在局域网和网站开办丰富多彩的栏目,传播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动态、土地管理基础等知识,使群众和广大国土资源工作者方便快捷的从网上获得相关服务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