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十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前五年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达到206.27亿元,是“九五”末的2.2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提高到3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21美元,是“九五”末的2.1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7亿元,是“九五”的2.3倍,年均增长16.5%, 比“十五”计划高出4.1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79亿元,是“九五”末的2.1倍,年均增长18.1%,超过“十五”计划6.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1.6亿元,是“九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2%。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启动建设了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比“九五”末增加17.83平方公里;南绕城快速路、海湖路(桥)、南北过境公路、中心广场、新宁广场等一批城市建设骨干工程相继建成;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新建城市道路19条,改建乡村公路2400公里,县乡公路201公里,主要干线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初步形成了贯通东西、连接南北、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骨架和环状交通网络。盘道水库枢纽、湟水河、南川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宁湖一期、第一污水处理厂、尹家沟垃圾处理场、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煤改气、退耕还林(草)等一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顺利完成。200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8平方米,人均拥有水面1.5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2%,全年优良天气率达到85%。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对外形象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的目标。

  ——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九五”末的 8.8:43.8:47.4发展到5.6:53.2:41.2。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九五”末的58.2%增加到70%。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共建设日光节能温棚14793栋、9608亩。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由“九五”末的45.6%提高到50%。工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2.04亿元,年均增长21.4%,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27.7%提高到39.8%。建成了西部矿业10万吨电解铝和5万吨粗铅、桥头铝电15万吨电解铝、西宁特钢百万吨生铁及-普钢、黄河嘉酿10万吨啤酒、伊佳民族用品公司扩建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工业园区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一区多园”格局已经形成,2005年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3亿元。积极发展旅游业,精心打造“夏都”品牌,举办和承办了 “郁金香节”、“环湖赛”等活动,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累计实现旅游业收入50亿元,是“九五”的2.8倍,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负担比“九五”末人均减少40.6元。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3亿元。坚持“非禁即入”,营造良好环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九五”末的21%提高到27.5%。财税、投资、住房、国有土地等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成功举办和参与“青洽会”、 “藏毯展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扩大与上海浦东新区等地的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进展。五年累计引进区外到位资金97亿元,合同利用外资4.1亿美元,分别比“九五”增长53%和24.3%。

  ——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布局结构,新建6所中学,完成了16所学校的高中扩招、47所希望小学援建、18所学校煤改气和103所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程。改造和新增中小学教学用房58.3万平方米,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妥善处理了854名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问题。加强科技进步工作,增加科技投入,出台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技术市场条例,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2%,比“九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建立了市、县(区)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推动广播电视和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4%和97.3%,比“九五”末分别提高1.2和2.4个百分点。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普及,各类赛事活动蓬勃开展。审计、监察、工商、统计、质监、信访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气象、防震减灾、残疾人等事业得到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双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民族宗教工作扎实推进,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7元,年均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2593元,年均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住宅用面积,由“九五”末的12.8平方米增加到19.2平方米;农民均住房面积,由21.2平方米增加到27.5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本建立,城镇低保人群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不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参合率达到91.8%。初步建立了以城市低保为主体,以住房、医疗、教育、取暖和法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制度。解决了107户“三无”低保户的住房问题。优先安置了619名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基本解决了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五年来共安置各类下岗失业人员1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通过实施定点帮扶、整村推进等扶贫攻坚计划,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6.2亿元,解决了20.6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30万人、6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大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逐年增加,2005年劳务输出29.9万人次,比“九五”末增长1.9倍。

  在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各级政府不断改进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五年来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75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972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地方性法规16件,制订、修改和颁布政府规章41件。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创建“平安西宁”取得阶段性成果。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政府公务人员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争先发展的五年,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五年,是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五年,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谋发展、思和谐、盼富裕的愿望更加强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正确领导和全市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同时,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和支持,与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斗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和各行各业各界的建设者,向中央驻宁单位、省直各部门、人民解放军驻宁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西宁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的成就将载入史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市不强、民不富”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市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西宁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还不相称。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城市现代化与全国中心城市相比较,总体水平还不高,我市的位次明显靠后。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西宁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西宁、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是我市加快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机遇,特别是国家将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对我们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随着国内外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的加快,青藏铁路的建成和运营,都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扩大,全国各省市及省内兄弟州地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我们获取资本、技术、人才、市场和稀缺资源难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繁重。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大局,抓住机遇,采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着眼于做强西宁、服务全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构建和谐西宁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扩市提位、工业强市、服务业活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快培育和壮大特色经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确保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努力把西宁建成山青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和谐稳定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再翻一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新增建成区面积 30平方公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扎实成效,城市形象大幅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 15%;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率先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西宁;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使西宁成为投资环境优良的创业城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

  主要预期调控指标为: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4%,人均生产总值实现255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累计达到9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对于以上指标的确定,我在这里就几个重要指标做一说明。第一个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4%。这是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不强,加快发展仍然是西宁面临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各种困难和矛盾、构建和谐西宁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市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外部环境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加快发展的压力很大。因此,提出增长14%的目标,既体现了积极进取的要求,也考虑了实际可能,尽管压力很大,但只要千方百计、付出艰苦努力,还是有可能实现的。第二个指标是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15%。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市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的时期,“十一五”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的发展来带动,单位生产总值中工业尤其是载能工业的比重将会继续提高;二是我市载能工业比重高,结构调整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特别是要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节约能源、资源,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三个指标是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这主要是考虑西宁作为省会城市,肩负着为全省服务的重任,但西宁的城市承载能力还与之不相适应,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城市现代化水平与全国中心城市相比较,总体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十一五”时期我市将继续实施“扩市提位”战略,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西宁的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

  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政府工作要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力求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取得新突破。 充分利用西宁地区的有利条件,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省的前列。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大力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新突破。

  ——突出做强工业经济,在发展特色工业上取得新突破。 把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加快发展特色加工业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建立以重化工业和高原特色资源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实现特色工业发展新突破。

  ——突出做大三产总量,在提升三产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市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任务,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发挥中心城市生产生活要素聚集的优势,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不断扩大三产总量,实现提升三产水平新突破。

  ——突出提升城市品位,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取得新突破。 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高效能、高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和经营,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服务全省的能力,向全国文明城市迈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为全省做出表率,实现完善城市功能新突破。

  ——突出统筹协调发展,在构建和谐西宁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实现构建和谐西宁新突破。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十项任务。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三农”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确保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

  抓好规划试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抓紧制定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扶持新经济组织、培育新农民、塑造农村新风貌和创建乡村好班子为着力点,编制好具体实施方案,选择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农村先行搞好试点,扎实推进。加快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一五”时期重点解决 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工程节水面积15万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0万亩。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等级。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加强广播、电视、电信“村村通”工程建设。争取到2010年,农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种植业,着力培育优质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等主导产品,积极培育花卉、食用菌、中藏药材和优质饲草等新兴产业。“十一五”末,特色优势农作物比重达到 75%以上。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设施畜牧业,积极发展现代高效畜牧业。新建各类牲畜暖棚3万栋。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60%。

  健全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 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重点,紧紧围绕龙头企业,搞好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25%以上。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关系。健全农畜产品科技推广、质量标准、检疫检测和认证体系,加强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增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支持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发展劳务经济,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突出抓好“阳光工程”,根据藏毯、民族用品等产业和项目的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促进农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流动。“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 30万人(次),其中长期相对固定农民工输出2万人。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做好扶贫整村推进工作,力争2007年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实现温饱,2010年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二)壮大和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

  加快工业发展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依托省内、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和现有的产业基础,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延伸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1%。

  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延伸基础原材料产业链。 依托丰富的电力资源,强化具有比较优势的高载能产业和下游延伸产业的发展,提高有色金属产业的加工水平,把西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地之一。积极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硅、多晶硅等系列产品;大力发展铝、镁、铅、锌等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和延伸油气化工、盐湖化工和煤化工等产业链,做大 pvc、电石、氯酸盐等规模,加快锂、锶、钠等盐湖资源精深加工产品开发。

  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加大机械、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力度。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工艺,提高机械行业生产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机床、环卫车、量具刃具、石油机械等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开发节能环保、附加值高的产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提升建材产业层次。立足于优化结构、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加大节能等先进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发展集资源、冶炼与加工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依托特色资源,突出发展高原动植物加工业。围绕沙棘、大黄、蜂产品等具有显著优势的高原生物资源,油菜、蚕豆、菊芋、马铃薯及牛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资源,加快生物制品等产业的发展,培育品牌产品,形成产业集群。整合现有中藏药企业,促进传统中藏药产业向现代医药发展。做大藏毯业和民族用品的生产规模,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民风民俗的服饰、旅游纪念品和工艺美术品,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 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整体上提升工业的综合素质。

  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整合工业园区,理顺管理体制,实施“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培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延伸性强的支柱产业和企业集群。东川工业园重点利用全省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业。生物产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农畜产品深加工和保健食品产业。甘河工业园重点发展铅、锌、铜等有色金属冶炼和下游产品深加工及其它相关产业。北川工业带重点发展以电力、轻金属冶炼和机床、非标设备制造、化工、建材等为重点的产业。

  (三)以特色旅游和物流产业为重点,扩大提升三产的规模和层次

  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以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扩大就业为着力点,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机制灵活、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

  着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打造“中国夏都”旅游圈。 以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国夏都”的品牌效应,逐步把西宁建成全国知名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基地。围绕青藏铁路旅游带开发建设,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推进与旅游业相关联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行业的协调发展。举办和承办好有关大型节会,形成文化体育与旅游活动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抓好朝阳物流园区、城南国际藏毯城和保税仓储区建设。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抓好专业市场建设,提高商业科技含量,实现商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提高行业综合竞争能力。“十一五”期间,结合旧城改造,加快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完成水井巷、商业巷商务区改造,城东区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富有民族特色的餐饮街(城)建设,促进餐饮业向重文化、重品牌的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社区等新兴服务业,建立和完善财务与资产评估、科技、法律咨询、公证等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加强宏观调控,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完善房地产业的区域布局规划,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服务体系。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实行集中连片和整体开发。旧城改造中严格控制低档次、高密度的翻建插建。不断优化住房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力争“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及住宅施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

  (四)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

  按照打造生产力逐级分布的三个功能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区县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突出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竞相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加快各区发展。城东区 重点建设好五大专业市场,同时依托东川工业园,发展牦牛绒、肉食品精深加工和医药工业,加快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区。 城中区 大力发展中高档商贸、文化娱乐和其他服务业,加快建成功能齐全、三产发达、城市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商贸城区。 城西区 重点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商业及餐饮、娱乐等各类服务业,加快建成人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休闲城区。 城北区 重点发展以建材产品为主的流通业,依托特钢、机械等工业基础和生物产业园,加快建成工业、物流和都市农业的现代化城区。 城南新区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居住区、休闲娱乐中心及“世界藏毯之都”。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通县 重点依托北川工业经济带,借助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相关工业发展;面向城市、服务城市,构建特色农牧业生产体系;加强生态治理,发挥好水源涵养地作用。建成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 湟中县 重点依托甘河工业园,发展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高载能工业和建材产品; 以塔尔寺和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宗教特色旅游业、体育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加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建成全省的绿色农业大县和旅游观光大县。 湟源县 重点依托大华工业区,发展高载能、煤化工产品、陈醋及皮革加工和畜牧业,建成农区畜牧养殖示范县和特色经济强县。在三县大力发展藏毯加工、牛羊繁育和奶牛养殖,建立油菜、蚕豆、马铃薯、沙棘、大黄和菊芋等种植基地,带动农民增收。

  加快城镇体系建设。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重点规划建设好大通县桥头、黄家寨、城关,湟中县鲁沙尔、多巴,湟源县城关、大华等城镇,引导产业、人口、发展要素聚集,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区域性中心镇。认真研究“园中村”、 “城中村”问题,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村改居”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

  (五)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水平,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不断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布局,拉开城市骨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功能,不断提高面向全省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及承接人口转移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 依法加强规划管理,健全和完善规章体系、组织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快编制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和重点建设区域的详细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严格执行各类规划的审批审核制度,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单元、多中心、多功能城市格局转变,加大城市骨干道路和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重点抓好海湖新区开发建设。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提升老城区形象。结合道路建设,统一规划,整体集中改造,综合开发,完成周家泉片区、饮马街片区、建国路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条块结合的城市管理体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相对集中管理的综合执法,提高城市整体管理水平。加大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管护工作,规范城市交通秩序,不断改善城市形象。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载体功能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多渠道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突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以城市干道骨架网为主的城市路网工程,形成城市“四横十一纵一环”路网骨架,重点做好南环城快速路建设工作,完成建国南路、夏都大道等城市路网重点工程,“十一五”时期基本形成完整的城市环路系统。加强城市道路跨水桥、跨线桥建设,公铁交叉路口全部实现立交。进一步抓好城区小街小巷建设。到“十一五”末,新增城市道路7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5平方米。抓好水系建设,全面规划北川河、南川河、湟水河流域治理工程,对西宁市域范围内120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建成宁湖扩建、鲁青公园和西川人工湿地等重点工程,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到“十一五”末,人均水面达到2平方米。抓好城市绿化建设, 围绕南北两山绿化和“三川一水”综合整治,重点实施好大南山公园建设、城区段河道以及滨河两岸的景点绿化工程。到“十一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进一步强化城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管网建设,切实做好各主要街道管线的“入地”工程。到“十一五”末,新增供水管道190公里,新建排水管网135公里。抓好城市亮化工程建设,重点实施火车站、中心广场、新宁广场三片城市亮化以及连接三片的城市主要街道路灯、楼体、霓虹灯亮化工程。

  加快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突出公路建设,积极配合省上做好国道、省道改造,加大县际主干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围绕西宁的环状公路网。到“十一五”末,新增880公里县际公路、610公里县乡公路和110公里乡乡公路。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完成盘道水库灌区配套工程,新建西纳川和扩建小南川等中小型水库。配合省上做好‘:引大济湟”调水渠系工程建设,完成第七水厂一期工程,力争全市工业自备水源停止运营。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提高生活生产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城市数字化”工程建设。

  (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紧紧围绕把西宁建设成为生态良好、适宜人居城市的要求,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积极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厉行节约,逐步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引导全社会开展节约活动,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在生产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城市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淘汰高能耗的工艺和设备,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在消费领域,推广节水灌溉,鼓励使用节水节能产品,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行为。在建设领域,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等资源,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发展城市集中供暖,建设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因地制宜、治管并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力度。以建设生态型城市和高原花园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天然林、“三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以及湿地保护力度,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五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500平方公里。抓好北山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蓝天工程”,使空气质量力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推进“碧水工程”,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扎实推进“宁静工程”,使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2007年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十一五”末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八)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分层次推进,加快改革步伐,创新对外开放的思路和办法,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不断增强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不断深化改革。一是 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效率型和阳光型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全程“一站式”服务水平。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二是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三是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外收入收缴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理顺采购管理体制,规范政府采购办法。全面推进协税护税征管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深化支出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满足重点支出需要。 四是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城市建设融资机制,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目标,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政府的服务和监管,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扩大非公资本的进入领域,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到“十一五”末,个体私营户数达到8.6万户,从业人员4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90亿元。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主动把我市的发展同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结合起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知名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进入西宁。进一步加强与各兄弟市、区,特别是友好市、 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协作,拓展合作空间。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确保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不断调整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力争引进省外资金350亿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5亿美元。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始终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提高投资和产业发展区域的硬件水平。继续加强投资软环境治理活动,积极营造让投资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办事服务、投资环境评价考核、社会信用等体系建设,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投诉举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扎实推进。

  (九)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和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创业能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以把西宁建成全省的“教育服务中心”为目标,增加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重视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完善“两免一补”等资助教育政策,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教育提升、薄弱学校改造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保持在 99%以上,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体制框架。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充分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到“十一五”末,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 1.2 %,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5 %。

  加快人才资源开发。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造就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广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有技能的产业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扩大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继续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任用、流动激励机制,使人才数量、素质与加快西宁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城乡医疗统筹水平。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积极发展文化等其他社会事业。 突出河湟历史文化底蕴和青藏高原民族特色,挖掘西宁文化内涵。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强文化场、馆及特色文化景观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型。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发挥社区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民政、福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西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扎实推进。

  大力推进劳动就业。 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化技能培训和劳务派遣工作,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努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扩大社会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加强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鼓励各类下岗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继续落实好小额贷款、就业服务等再就业优惠政策,扶持困难群体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重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和困难家庭援助基金,关心残疾人事业。

  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创业致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自主分配制度,建立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合理分配机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贫困人口收入。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增加农民工收入。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推进“平安西宁”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和完善“网格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科技强警”,完成“三台合一”工程,力争实现“五台合一”。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切实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观念,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着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

  第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真正做到人民政府为人民。坚持以人为本,为基层、为群众、为企业多办实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干事创业、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工作制度,继续清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规定和事项。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履行政府职责。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各级行政执行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认真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畅通监督渠道,提高行政透明度。

  第三,不断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与议政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大力推行咨询、论证、公示、听证等制度,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使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

  第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各级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干实事、出实效、增实力。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做到职责清楚;对各项工作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对工作部署和确定了的工作任务要坚决落实,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

  第五,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项目落实、抓经济发展、抓人民生活上。要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发活力,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新成绩,实现新发展。

  五、 2006年政府工作要点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 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单位生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突出发 展与和谐这个主题,牢牢抓住项目和招商引资这两个关键不放松, 努力做到“六个务必”:务必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务必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务必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取得新进展;务必在推进城市建设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务必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务必在建设和谐西宁上迈出新步伐。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 抓紧制定规划,分步组织实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设施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力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是 重点抓好 88个新开工项目和52个续建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发挥特色动植物资源优势,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理顺园区管理体制,保持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是 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业,做精“夏都”品牌。抓好朝阳物流园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抓好藏毯集散地建设,做大藏毯产业。抓好专业市场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四是 集中精力实施大南山生态环境建设、海湖新区综合开发、北山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建国南路及周家泉片区开发、生态水系、城市亮化、城市生态及环保工程等七大工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五是 抓住“创绿”、“创卫”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卫生城市的进程。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及退耕还林(草)工程,大力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 六是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认真抓好农村综合配套、投融资体制、财政及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和盘活国有资产,不断创新城市建设机制。 七是 加强项目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提高招商引资规模。进一步优化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八是 大力促进社会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加快推进“平安西宁”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九是 加强基础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科技进步,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文化、广播电视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创造西宁美好未来,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 标,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