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模式提高电子政务绩效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4

 
     
  ■ 刘惠军

所谓集约化发展,就是集中统一建设电子政务技术设施,通过网络广泛为用户提供共享服务,提高技术设施的规模化使用效益。推行集约化模式的关键是寻找不同应用系统的共性部分,从大的方面讲,电子 
政务应用可以分为通用应用和专有应用两类。

1.通用应用的集约化实现方式

做法是开发具有定制功能的工具化应用系统,通过“虚拟”的方式为各部门构建最终应用系统。目前青岛市已成功实现集约化的通用应用主要有:基础办公服务、网上审批服务、信息服务、视频会议和即时通信服务、社区管理和服务。

2.专有应用的集约化实现方式

所谓专有应用,是指一个部门特有的业务应用。青岛市采取建设电子政务“共用平台”的办法,实现部门专有应用的集约化发展。目前依托共用平台部署的应用主要有:电子监察、网上督查考核、网上信访管理、应急信息管理、公众诉求服务。

集约化模式的效益

1. 经济效益

2001年以来,青岛市电子政务核心技术体系节省一次性建设投资2亿多元,每年为部门节省运行维护费约1700万元。

2. 技术效益

各部门均能享受到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提供的专业服务和24小时×365天的可靠运行保障,不仅节省了各部门的人力资源,且避免了部门因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带来的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风险。

3. 管理和社会效益

排除了信息共享和流程互通的障碍,有效遏制了“信息孤岛”和“业务割据”带来的管理风险,为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和“一站式服务”目标创造了条件。

保障措施

1. 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是集约化模式的基本条件。从1996年开始,青岛市的电子政务管理一直实行“四统一分”体制,包括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级管理等几个方面。

2. 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

2002年3月,青岛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2002~2005年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政府上网,大力发展网上应用,逐步形成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

3. 超前建设核心技术体系

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电子政务办公室)不断跟踪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精心规划建设由八个平台、六个中心、一套目录构成的“861”电子政务核心技术体系:

八个平台包括政务网络平台(内网、专网、外网三套网络)、安全支撑平台、公共服务门户平台、基础办公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流程管理服务平台、多媒体协作平台和知识管理服务平台。

六个中心是指应用服务中心、信息交换中心、政务数据中心、服务注册中心、认证授权中心、容灾备份中心。

一套目录是指全市机关统一的组织机构、人员、角色、信息资源、应用服务资源、权限控制等的信息管理体系。

4. 把住投资关

青岛市规定,部门的电子政务投资都要由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审核把关。

5. 纳入部门考核

对于市委、市政府规定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如基础办公、网上审批、政务公开等,都已纳入部门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其中是否按要求使用统一软件被赋予很高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