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会议开始时的讲话 本次会议主要是听取各区县意见,以便上下保持更紧密地联系。为了更好地座谈,我首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讲三个题目。 一、关于“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编制 我们的规划是全市39个专项规划之一。今天给大家发给大家的是征求意见稿。总体上感觉还不成熟,希望在10月底拿出一个比较成熟的稿子。那时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会对全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议;市委市政府也会对全市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议。近期,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也将召开, 那时,我们的规划根据会议精神进行修改会比较成熟。下面就做好“十一五”规划,提出几点看法。 (一)要明确形势,确定方位 总的来讲,首都信息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上了一个新台阶,可以从下右的数字和指标来说明。 1.基础设施 带宽、数字化装备一定意义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在人均的指标上。有些指标达到世界先进。例如:北京的地下埋设了100万公里以上的光缆和光纤。固定电话达到847多万户,移动电话达到1335万户,宽带介入能力达到355万户,实际接入140多万户,电视普及率99%以上。 2.政务设施 完成了两网建设。无线达5万用户,近两天公安局更换新装备并进行转网,使用的就是我们的无线专网。 在应用方面,电子政务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完成。市委、政府、人大、政协、高检、高法、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重要的社会团体都接入了网络,并且基本解决了内容更新等问题。 第二,政务公开。去年完成三个100%,今年将完成五个100%。 第三,政府内部电子政务建设。近期调查显示,共有444个各类系统运行在专网上面,其中区县有389个;政府职能有1000多项,其中近900项为行政许可事项,有40%在网上办理,换言之,信息化在政府事务中的覆盖率达到40%。 第四,有些重要系统发挥出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财政系统,极大地支撑和推动了财政改革;地税系统,全流程管理,所有业务可以网上申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仅此一项,对于社会的贡献就很大;市规划委的规划项目内部审批全部在网上进行;工商也实现了很好的信息化;公安及应急系统(包括通信),在几次的重大事件中得到应用,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表扬;纪律检查部门,也建设和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组织部门应用信息系统实现干部管理;基础库建设,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工商的企业登记信息、民政的事业法人登记信息、编办和技术监督局的机构代码信息都得到很好的完善,但也存在信息不共享等问题;人口信息第一期目标已经完成,得到公安部表扬,但流动人口管理以及人口数据的标准和人口信息的共享等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空间信息,航拍图片在区县得到很好的应用;宏观经济数据库,统计部门和税务部门也发挥了作用。 第五,区县在信息化过程中也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有些区县电子政务系统比市级单位还好,如东城的城市管理;有些地区走的更快。 3.社会信息化水平 北京的互联网人口比例为全国第一,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近期就要发布数字鸿沟报告,高端人群约占10%(主要指标是一周写37封以上电子邮件),中间人群大概有 40%(主要指标是有电子邮箱,但是使用的频率较少),低端人群为50%。 大家可以看到,信息化对社会形态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短信、电子邮件、网站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经济形态方面,信息服务业成为第二大产业,相当部分的服务业具有很大的优势。 4.其他方面 法规标准部分已成体系;公务员培训达到9.7万人(基本培训一遍);安全从无到有,调门越来越高,发展越来越快,形势越来越严峻;队伍建设,全市事业编制以上将近1400人,地税和中关村管委会有信息处,队伍基本形成;工作模式方面探索了一些外包等方式,也有创新。 因此,我们做规划不是凭空想象的,是在以上这些成绩的基础上来做的,上面所说的这些就是我们未来的起点,这个起点完全不同于2000年。 (二)全市大形势 应当考虑如下一些关键词。 1.新北京、新奥运 在新的条件下,政府的管理方式在转变,手段在创新,能力在提高。信息化大有可为。 2.科学发展观 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条件下,信息化工作会有很多变化。政府管制,更加需要改变。例如审批,环节不能多,速度不能慢,流程不能长。例如如何管理好水、土地资源;再如,城市经济结构的变迁加快,现在服务业占到70%,服务业的大发展必然在信息化的条件下才能生机勃勃,绝对不能停留在小作坊时代,需要运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 3.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服务需要延伸和加强。只有市委市政府的服务延伸到了社区和村庄,才能帮助百姓化解矛盾、解决治安问题。社会保障延伸到了基层,全市有303个社保所在为市民服务。 和谐社会条件下,必然重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在北京三元结构之下,尤其不能忘记300万农民以及城市贫民。他们是信息化的弱势群体,享受信息化的机会少,从信息化中获取信息和改进技能的机会少,连融入信息社会会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建设学习型社会了。这些问题不解决,对将来信息社会建设会产生很大影响。 以上三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 (三)规划重点 显然,我们的规划必须符合以下两点:第一、踩着过去往前走;第二、贴近城市未来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是: 1.电子政务 岐山同志要求,电子政务在2008年以前要实现均衡发展,现在地税做得最好,但也有些单位还没有起步。今年压力比较大的是土地部门。 2.共享问题 今年市政府17号文件要求解决纵横两级共享问题,现在正在做共享平台,主要用在领导决策支持。以前没有平台,很多共享事情是空想,没法实现,有了平台,等于有了第一步,以后要靠机制和制度保障逐步的共享。数据大集中是一个趋势,是好事情,全市信息集中作用很大,但是很多垂直部门信息集中在市里面,区县一级领导无法获得本区域的相关信息,不利于作用发挥,不利于区域发展。如何共享和满足区县需要是值得研究和需要解决的。 3.电子政务服务问题 政府职能分两个层次,就是监管和服务。以前比较强调监管,服务比较弱,现在到了强调服务的阶段。服务问题在“十一五”会凸现出来,这也是我们北京信息化的弱项,要补课,要加强。要把服务送到基层,直接面对市民。 另外,应对信息社会建设,“十一五”期间“数字鸿沟”不能拉大,不能让社会继续割裂。用电子政务服务市民这个指导方针来消除“数字鸿沟”,是“十一五”以及未来的重要工作方向。“数字鸿沟”问题以前重视不够,去年市委常委会100次会议第一次提出来,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4.经济结构模式问题 电子商务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种经济方式。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智慧产业,才能够发挥倍增效应。扩展经济,北京有优势。平谷利用网站卖山货、果品,虽然是发布信息,但新疆的客商都把信息发布上来了,也后还可以逐步发展成为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对北京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5.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在“十一五”期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可以预测,“十一五”期间会有人因此受到处分,只要看一看其它地方发生的安全事件就不难想象了。下半年要发一个文件,关键的一个字就是“责任制”,任何一个部门和社会信息系统出问题,信息化部门至少有一个监管不力的责任。基层同志有一些模糊认识,专网乱拔,若赶上应急出了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处分,甚至可能要受到刑事追究。 伦敦恐怖事件。根据预案,公共通信全部中断,警察也无法指挥。在北京,如果我们的无线政务专网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政府就成了瞎子。即便是平时的大型活动,打电话都十分困难。因此,信息安全要从更广泛的范围,更宽广的视野去认识。北京500多万人口的医保系统正在运行,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的!上海隧道坍塌事件引起的塌楼事故,恰好影响了数据中心,医保系统中断31个小时,损失巨大,有些损失是不能用金钱来弥补的。 信息安全的另外一个内容就是网站安全。关键要防止网站被占领。在平时,一般问题还不大,如果在关键时期(矛盾凸现期),可能出现利用政府网站、仿冒政府名义发布谣言,散布反动言论,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安全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二、对于区县“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建议 今天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区县信息化规划是单独做还是写大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划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但希望把信息化的内容要放到应有的位置。 对主要内容提出几条建议: (一)要明确大的目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10年》明确提出“加快首都信息社会建设”。北京到了工业化后阶段,具有明显的后工业时代特征,信息社会建设条件基本具备。信息社会的具体描述:信息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人是载体。信息社会建设需要区县落实,区县不落实,全市无法开展。 (二)市委定的三大目标,区县不一定全部平行执行,但是基本的努力方向。如区县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需要支撑的内容应有一些特色。例如,对于农业的支撑,全市的211工程,其中一项就是信息资源需要信息化支撑。 (三)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制定目标。老城区没有什么工业,显然要加快信息社会建设。新城区信息基础设施标准要高,要根据发展提出标准,主要是宽带和无线两方面。涵养区的空间和资源要搞清楚。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三农等与城区都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区域分类制定目标。 (四)要与奥运结合起来。全市的信息化工作要团结在奥运的旗帜之下,即使没有场馆建设任务,也有奥运保障任务。奥运会不是封闭的,治安、疾病的防控需要区县一起配合,甚至需要周边地区配合协同。例如禽流感、卫生、治安(流动人口)等,没有区县协同贯彻,没办法执行。 (五)把“服务于民”贯彻到底并突出出来。狠抓“社区”和“村”的电子政务服务,这是电子政务的延伸,是公共服务平台的延伸,是各种部门职能系统的延伸。要选择一部分地方开展试点。 (六)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在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和服务业方面,提出一些有特色的建议和措施。 三、关于加强对于区县服务问题 市信息办与区县建立服务关系,是今后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虽然管理体制上比较分散,但是业务是一体的。尤其是下一阶段,电子政务延伸到社区、资源整合问题、安全问题都要求建立紧密的联系。 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市信息办要为理顺内在体制方面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对区县队伍的培训,我们提出按照CIO的标准培训,就是这个意思。目前,人才总体上还不适应建设的需要,考虑建设CIO培训基地,加强对骨干的培养,还要创造条件加强国际培训。 增强凝聚力。一方面,定期召开区县工作会议,每年至少2次,还要开展本行业的文体活动,尤其要结合信息化技能的开展。另一方面,加强奖励,奖励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多年默默奉献、勇于创新的一线工作人员。 加强干部交流。区县选派干部到市信息办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市信息办的同志也可以到区县服务一段时间。 第二部分 分组讨论时的讲话 网络问题。在下一个五年,政府专网要实现“全程全网”。网络建设和分配的模式实现转变,区县专网纳入全市统一建设。信息化建设增长方式转变,由资金强权,向标准强权、应用强权转变。把问题研究透,建设的权力重心下移,下放给基层,委办局主要抓标准。要充分借鉴厕所建设的机制,市政管委负责标准、布局,社区负责建设和管理。 远郊区县信息化问题。远郊区县信息化和城区不一样,例如社区建设,居民结构和居民的注意力不一样,虽然是社区,还是应当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设指标和标准,使政务服务能够延伸到基层和社区。各地要创造经验,在2006年底,建几个试点,服务低端的农民,不能等城市化完成了,把农民集中在一起才服务。 信息安全问题。要攻全市一体化。区县要把问题、责任向领导说清楚,请领导决策,最终形成机制。 第三部分 会议总结时的讲话 大家的发言对三个文件和全市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回去以后我们要很好的整理吸收。听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下几点感触比较深。 第一,政府专网建设问题。现在是市区两级分别建设,后面任务更多,要从管理、运维、资金等方面尽快形成规矩,推动向两级一体化方向发展。 第二,面向基层的服务问题。村和社区电子政务的内容要实现标准化,明年要很抓试点,希望区县重视。市和区县两级紧密配合,定能取得成效。 第三,区县信息化投入问题。一是加强市和区县两级在重大项目建设、决策上的对接;二是对有困难区县的“数字鸿沟”问题,按照市委常委会精神,明确纳入财政。不是拿出一块资金分给大家,这不是大方向。目前,还没有拿出具体方案来。要把事情说清楚,纳入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形成制度和规范。 第四,体制问题。从两个方面努力。一要按照功能政府的要求,把事情说清楚。围绕电子政务、服务,要干些什么事情,事情的重要性等向领导汇报清楚,由领导决策。二要充分发挥各区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现在,对区县信息化工作考核的一条指标就是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做了什么决策。 第五,队伍精神面貌建设问题。精神面貌是我们信息化工作成功的关键,要有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困难是必然的,要有为,要积极干事情,形成一些突破。适当时期,我们可以召开我们系统的党建会议,结合先进行教育,建设一支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队伍。信息化是默默奉献的事业,不会轰轰烈烈。在机遇来临之前,要努力练好内功。市信息办要加强培训,可设置基金,支持基层同志的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