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有问题要反映,在线提交一份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就会在一定时间内给出答复;如果要查询三明相关政策法规、部门文件,在文件搜索框内输入关键字就应有尽有了。而群众足
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在网上完成大部分政府审批项目的送审工作,在三明已经成为现实。
这些都是三明各级政府开展政务公开的一个个缩影,曾经被群众认为神秘复杂的政府工作,由于政务公开的逐步推进变得透明简单。目前,三明市直103个部门单位(含条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制度,公开面达99.6%以上;12个县(市、区)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公开面达99%以上。
让权力运行于透明轨道
如今到国税系统纳税,纳税人不仅方便省时,更可以明明白白地“观看”办税的全过程:所有涉税事项的申请,只要在“公开办税,效能监控”受理台提交申请。受理台在办理涉税事项中全程做到时间公开、人员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在“公开办税,效能监控”系统的监控下,税务机关各审批环节将无一例外地受到全程监控,而纳税人可以通过该系统的人机对话窗口,随时查看相关事项所处的环节和状态。去年平均涉税事项审批耗时1.5天,比运行前减少了5.13天。
让权力运行于透明轨道,这是三明推行政务公开的着力点之一。去年10月,三明还在市建设局、市地税局开展行政权力透明运行试点。试点单位要求紧紧抓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进行公开,其中,在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方面,重点公开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国有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产机交易、各类财政性资金和其他公共性资金分配使用以及其他重要权力的行使环节;在单位内部事务方面,则重点公开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财务支配、物资采购等。
市政务公开办副主任曾文清介绍说,这项新机制抓住权力行使这个关键,对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包括权力的类别、项目、依据,行使权力的程序和相应的责任等,同时编制了职权目录和流程图,做到权责清晰,主动公开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改变了过去的结果公开为动态公开。
让群众关心的及时公开
政府既然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没有理由不让群众知情。三明把政务公开的决策权交给群众,由常规公开拓展实行群众点题公开,群众提什么问题,受质询的部门就必须实事求是地回答什么问题。
今年年初三明泰宁、建宁等地遭受冰冻雪雨灾害,三明受灾情况如何,三明相关职能部门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成了市民们最关注的事情。市政府的政务公开栏“点题公开”及时地公开了有关情况。市林业局公开了三明林业遭受冰雪冻害及救灾情况报告,报告中有受灾情况、灾后恢复措施;市农业局公开了三明农业受灾情况;市水利水电局还把受灾严重的水利设施以图片的形式公开;市民政局向社会公开了开展救助工作情况;市财政局则公开了遭受雪雨灾害财政资金安排情况表……一项项向社会公开的具体情况,让市民不仅及时地了解到灾情,更看到了灾害面前,职能部门在行动。
三明自2002年开始推行政务公开以来,由少数公开到全面公开,由简单公开到科学公开,由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值得一提的事,公开的内容,不仅仅是,政府公开什么群众看什么,群众想看什么就公开什么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线。
2005年年底,有群众在市政府公开网留言,要求公开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过年过节都拿了多少福利。不久,市政府政务公开栏上,向社会公开了“两节”政府部门过节费发放情况。引起了社会较大的反响,不仅给百姓一个明白,也还了干部一个清白。此后,这几年,每到年底,市政府政务公开栏都有这一项公开项目。
让阳光作业于每一天
“管理就是审批,审批就是收费”这曾是许多人的微词。随着三明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及部门不该收的不收了,单位及个人不该交的不交了,老百姓人人叫好。
去年,市政府决定将涉及园区规划、临时用地、入园项目工商营业执照、消防、林地、环评、安评等审批权限下放或委托区级主管部门审批或行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清理行政审批事项2579项,合计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972项,减少了23.5%。
与此同时,三明加大建立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力度,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电子政务服务。全市已建立各级行政审批服务网站(页)5个,开通“网上服务指南”、“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等16个频道,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网上申报系统”在线提交办件和查询办理情况,还开通了审批服务远程可视组织指挥系统和电子监督系统。2007年11月,三明专门召开了全市推行网上审批工作会议,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按照统一软件开发、统一建设规定、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管理要求的原则建设,将逐步实现与全省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全市办公系统无缝连接。
政务公开,铺设了一条为民服务的“绿色通道”,筑起了一道遏制腐败的“堤防”,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多的内容公开,更丰富的公开形式,更健全的工作机制,更普及的电子监察……这些是人们对阳光行政的美好愿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公开任重而道远。(记者叶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