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思路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童有好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在“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着重解决我国工业化中存在的管理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产业投资失误、市场信息不畅、产品科技(信息技术)含量低、市场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不是要取代工业化

  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走的是一条从轻纺、加工制造、重化工业到服务业的传统发展道路。我国的能源、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条件,不允许我们照搬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我们不能像某些产业较为单一的国家或地区那样,完全脱离传统产业来实现信息化,否则就意味着揠苗助长;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待工业化完成后再过渡到信息化的模式,那样只会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距离越拉越大。我们只能根据本国国情,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信息化与工业化对立起来。有了信息化,不等于不要工业化,不要各种物质的生产。我国的全面小康目标是要靠工业、农业、科技等方方面面的整体推进来实现的,如果孤立起来片面强调信息化,信息化不融入其它领域,不对传统产业起催化、带动作用,我们建的网络再好,通信再发达,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等迅速推进。但要谨防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思潮泛滥。需要重视信息化建设,但一定不能脱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轨道。

  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蓬勃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不断推动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想在未来长期持续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就必须紧跟世界潮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就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工业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将有力推动工业制造业的高技术化,为其生存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极大地带动工业制造业的整体提升,加速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同时,工业制造业基础的整体提升,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驱动和物质基础。

  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有助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和跨国公司的并购浪潮,以及国内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渗透与融合,将在提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技术水平中发挥核心作用。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经济效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就是要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努力提高能源、交通、原材料、机械等领域一批骨干企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效率及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使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促使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升级。

  4、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保障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化工业、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业等工业产业,仍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工业化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内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推进工业制造业的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以及实现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提供保障。

  5、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服务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全球性竞争的日益激化,正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市场准入的扩大、关税的削减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必将使外国产品、服务等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对相应的产业部门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的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应对这些新情况,必须不断加速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全球竞争能力。加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

  6、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当今世界,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通过注入新的技术,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以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支撑发展起来的,能否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坚持技术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而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自主装备能力亟须增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需要增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支撑水平。

  7、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要以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途径

  “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公共服务”,表明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公共服务非常重视,希望通过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改革开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建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也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和展示平台,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8、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要求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

  政府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搞好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二是制定好政策,引导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同时,也要发挥市场机制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中的推进作用,尊重价值规律,促进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