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徽县召开
来源:陇南报 更新时间:2008-04-29

 

  本报讯(记者蒲晓霞)4月23日上午,全市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徽县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玉虎,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王增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全社,市委常委、秘书长任跃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昉出席会议。

  会上,王义、郭玉虎还为《徽县门户网站》的开通举行了启动仪式。

  在听取了市电信局、市公安局和徽县县委、县政府信息化发展情况的汇报后,王义对全市电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这个会既是一个现场会,更是一个动员会,也是一个学习会。之所以在徽县召开现场会,就是要推广徽县的成功经验,让各县(区)学习。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王义指出,怎样认识数字化?怎样认识现代化?网络时代,信息化的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的时代,就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的坐标来科学定位,加快我们的数字化、信息化的进程。第一是要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化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提升效能的革命。我们从传统的工作模式里面已经解脱出来了,过去我们开四级会要到一起来,现在不一定了,坐在主会场,通过网络各个会议点都能看到。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农民群众的培训、干部职工的培训,各种信息可以不停地传递,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效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革命。第二是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是要数字化、信息化,谁发展得快、应用得快,谁就享受信息化成果快,这是必然趋势,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只看我们愿不愿意顺应这个趋势。第三是信息化是提高科学技术、抢占发展先机、加快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陇南要在全省范围内加快发展,抢占制高点,这是必然要求。人类社会发展是分为几个层次的,实现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最后必然实现社会服务化。而社会服务化是以信息化为先导的。第四是信息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坎。社会服务化是以信息化为先导的,靠信息化发展,这是不可逾越的坎,不跳过去不行。第五是信息化是验证经济实力高与低的标志,也是体验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

  王义强调,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快陇南信息化建设。第一是要转变观念,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陇南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有诸多因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信息化程度不高,往往人们一说起陇南就是“山大沟深,很穷、很落后”等等。面对这个现实,我们要不畏落后,不甘落后,通过实现信息化,要缩小陇南与全国、与世界的距离。把世界要“变小”,把思路要“变快”,在陇南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与全国、全世界沟通。我们必须从过去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以信息化改变发展滞后的现状。“山大沟深”算什么?我们一样传递信息。要提高信息化认识,特别是一把手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加强学习,加强现代化知识的学习。全市公安系统提出了“不会使用微机的领导将来会失去指挥权,不会使用微机的员工将会失去工作岗位”,这两句话我们要共勉。第二是要加强领导,各县(区)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首先一把手要重视。在坐的各位领导回去以后,要向各县(区)委、政府作好汇报。要像徽县一样抓好信息化发展。在两年内把六大信息化工程全部建成。特别是成县、西和县要很快建成。第三是政府要主导。由政府来牵头,整合各种资源,整合各种要素,发挥指导作用。信息化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电信局有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责任,要起指导作用。但光靠电信局一家不行,要像郭玉虎市长一样,开会研究、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第四是市场运作。信息是一种产业,要按产业来办,按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不要有“政府给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的想法。信息化是一种产业,是社会的形态,社会服务业要占主导,社会服务业信息要占主导地位。第五是要科学应用。要把陇南的信息化统筹起来,不要搞重复建设,不要各自为政,要科学化应用,在政府主导下来统一规划,科学运作。第六是要造福于人民。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造福陇南,使陇南的人民尽快富起来,使陇南尽快强起来,这就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