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科技强警显警威
来源:水母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维护社会治安,公安科技系于一半”。近年来,烟台市公安局本着“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的指导思想,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使公安科技在实战中发挥了巨大的效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构造了烟台这片热土的和谐平安。安全是烟台政治经济的增长点,平安是烟台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高科技抓获杀人凶手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在当前犯罪活动日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烟台市公安局突出“科技强警、刑侦先行”的理念,先后引进了现场勘查车、排爆车、DNA测序仪、红外光谱仪、紫外成像系统等一批先进的刑事技术装备,建立起指纹自动识别、刑侦人员信息和人像识别、互联网和通信网侦控等一批先进的侦控系统。

    2007年2月3日11时许,牟平区莒格庄镇村民曲某(男,91岁)和同村的李某(女,72岁)被人杀死在曲某家中。凶手是谁?办案人员在紧张的排查中忙了一个多月未果。3月28日,细心的技术人员从现场提取的嫌疑物证中检验出一男性的DNA分型,经对该村五大家系进行DNA检验对比,认定凶杀现场的嫌疑物证系该村村民朱某所留,随即将其抓获。

    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为外地协破了一批大要案。2007年9月24日,临沂市发生一起特大入室抢劫杀人案,一家三口被残暴杀害、身中刺创达115处。公安部和省委领导先后做出批示,要求尽快破案。烟台市公安局按照上级协查要求,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10月26日将嫌疑人锁定在莱州某处,通过信息综合研判,确认方某有重大犯罪嫌疑。经抓获突审,方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记者了解到,全市13个县级刑事技术室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其中4个县市区达到一级示范技术室。在全国刑侦系统名列前茅。目前,烟台市公安局通过科技手段破获的案件达到75%以上,重大案件破案率每年都稳定在95%以上,全市命案和八类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分别达98.3%和91.8%,均居全省第一。

    监控点呵护百姓安宁

    打击是手段,防范是根本。在陆地,将全市原有的堵截卡点、道路交通监控点以及重点要害部位技术标准各不相同、无法互联互通的4356个监控点,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技术协议进行升级改造,按不同层次、不同应用进行互联互控,联结成网。在海上,完成了烟台港、八角港等8个港口码头和蓬莱解宋营、开发区金沙滩、长岛北长山3个沿海一线为重点的海域监控系统,建成了一套海陆一体、覆盖全市,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互联互控的治安交通防控体系。

    烟台市治安交通防控体系的核心部分为41个可互联互控的监控点:控制进出市中心五区海陆主要交通路口的8个监控点,称为治安检查站;控制进出烟台市海陆主要交通路口的8个监控点,称为警务工作站;控制县际海陆主要交通路口的25个监控点,称为治安卡点;41处监控点相互支撑,一处有事八方封堵,做到了全市一张网、全局一盘棋。

    该体系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在实战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2006年8月29日20时许,两名女子在单位宿舍楼下停车时,被三名男子持刀劫持,一死一伤。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立即启动治安交通防控体系,迅速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驾车潜逃方向,在青岛市找到了被抢车辆,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一举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并利用动态人脸识别功能,在监控点将另一名企图潜逃的犯罪分子抓捕归案。

    如今在烟台市,治安交通防控体系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不但是打击犯罪的锐利武器,更是呵护百姓安宁的保护神。“8·29”抢劫杀人案件的成功侦破,让办案民警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为现代警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科技就是警力,科技就是战斗力,已经成为全市公安机关的共识。2006年以来,全市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盗抢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年均降幅都在15%以上。2006年8月份,全国政法系统平安研讨会在烟台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广了烟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验。中国社科院的评估报告显示,烟台市治安状况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全省名列第一。

    为解决路面报警定位难的问题,2007年8月,烟台公安机关在莱山试点推行路灯杆报警定位标识系统。对辖区3000多个路灯杆按照一定的规则统一编号,并以醒目的颜色喷涂。报警人在接警员的引导下,只要在路面上找到任何一根路灯杆并报出其报警定位编号,警方就能利用GIS立即确定其精确地理位置。接警员再指挥出警民警迅速找到报警人,及时提供救助。

     “密织天网”催生战斗力

     烟台市公安局大力整合先期开发的各业务部门信息管理系统,尽可能地纳入综合警务系统一个网络之中,做到基础资源共有共享,信息互通,这一系统不仅是信息发布和处理中心,也是通信中心;既是指挥控制中心,也是档案资料存贮中心。这一系统以市公安局为中枢,以各县市区为中心,向下延伸至基层科所队,真正做到一声令下、全警行动、一“网”治天下。

    目前,烟台已建立起集网络管理控制、数据整合处理、信息服务支持、安全技术保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中心,建设完成人口基础、在逃人员、违法犯罪人员、被盗抢机动车等8大信息资源库和公安三级、四级网、移动警务、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等23个一类应用系统,实现了各警种信息纵向贯通、横向整合,关联查询、自动比对,信息研判、动态分析,显著提升了烟台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管理”、“网上服务”、“网上预警”成为拉动公安工作新的增长点。不少基层办案民警深有感触地说:“利用计算机网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经费,我们已经离不开公安信息网络了。”

    全市派出所户籍全部实现微机网络管理,市区实现户口迁移一站式办公。出入境管理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公民因私出入境申请审批、口岸签证管理全部实现自动化。申领驾驶证的学员在路考合格后的第二天即可领到驾驶证。消防服务工作与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接轨,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和重点单位灭火预案系统,实现了灭火救援基础工作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烟台市公安局大力推行的“网上办事”,赢得了民心。目前,已实现涉及交警、出入境、治安、消防、边防等八大类20项网上办事项目,部分项目实现了网上申请、办事状态实时查询和结果公告等深度服务。

    建设科技强警示范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连续两年把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列为年度十项重点大事之一,全面落实建设任务。

    市委书记孙永春强调指出: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不是“可办可不办”的事情,而是“必须办好”的大事,要求各级各部门把争创科技强警示范城市提高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高度来抓,探索一条具有沿海特色、烟台品牌的科技强警之路。市长张江汀要求各级各部门全力支持烟台争创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在人、财、物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公安工作的倾斜力度,确保把烟台市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的典型。财政、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2006年创建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以来,全市科技强警项目总投资达3亿多元。

    市公安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科技强警工作,把科技强警作为公安工作的“三大战略”之一来抓。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孙运波在科技强警专题会议上动员全市公安机关,要综合考虑上级的部署要求、外地的成功经验和我市的实际需求,突出项目建设的系统性、先进性、通行性、前瞻性,瞄准全国制高点,力争超过第一批“创城”单位,达到全省最高水平、全国一流水平。2006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有29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名列全省第一。 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