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管”提高南宁市城市管理水平
来源:南宁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近年来,南宁市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中国绿城南宁的城市名片更加深入人心,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的任务亦日趋繁重。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城市,南宁市抓住信息技术这个制高点,向科技要效益,倾力打造“数字城管”,2007年9月23日,“数字城管”系统正式运行,高科技手段支持“城乡清洁工程”实现长效管理。

  事件回顾:打造“数字城管” 采用高科技手段管理

  2006年初,南宁市作为国家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第二批试点城市,在借鉴城市管理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建设部推广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要求,全面推进数字城管建设。

  “数字城管”系统全称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系统。数字城管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无线网络、现代光纤通信网络、遥感影像、GPS全球定位等技术,利用GIS基础地理信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等管理方法,实行“监督与指挥两个管理职能轴心分离”的管理新模式,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使系统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南宁市城区地理范围约150平方公里,“数字城管”系统从地理空间上将城市划分为上万个单元网格和责任格,由监督员进行全时段监控管理,对每一个井盖、邮筒、果皮箱、路灯、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部件都赋予“数字身份”,从而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及时、准确定位。

  信息收集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除了市民通过热线举报外,分片负责的城市管理人员活跃在城管第一线,运用类似于手机的“城管通”进行现场拍照、图片上传、录音上报、表单填写、位置定位等,并及时通过无线网络向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传递信息,确保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监督及时反馈。

  该系统自试运行以来,完成了1万多件城市管理案件的发现和立案工作,并根据数字化城管工作流程,对案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派遣、处置和反馈,同时还对案件的处置工作进行评价。与传统城市管理手段相比,“数字城管”大大缩短了案件发现和处置时间,提高了城市管理与指挥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各界评价:“数字城管”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市民

  南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钟柳红认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并非一件小事,而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工业化城镇化,关系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水平,关系投资环境和开放发展,关系党员干部作风。“数字城管”对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实现城市管理监督、指挥、执法、处置和评价工作的数字化,实现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打好“城乡清洁工程”的攻坚战和保卫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的城市管理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数字城管”建成和投入使用实现了高科技的手段管理城市。钟柳红认为,“数字城市”最突出的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国际一流的信息化新技术,建立起“城乡清洁工程”长效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的新机制,为城市管理打造了一个技术支撑新平台。它最明显的是,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部门,工作千头万绪。“数字城管”实现城市管理运作效率的大提高,服务能力的大提升,节约了人力、物力,节省了时间,方便了市民。

  过去有句话形容城市管理的尴尬:“10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如今,“数字城管”消除了管理的盲区。南宁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负责人张英武认为,“数字城管” 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和效果,改变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现象。张英武告诉记者,过去,在南宁市的城管管理过程中,城市的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都由城管部门负责,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一个职能部门去办理,这样的“双重身份”导致南宁市的城市管理存在责任不清、处置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管理手段滞后、信息掌握不对称等问题,为此,南宁市急需对城市管理的模式、手段进行变革和创新,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字城管建设提供了支撑。

  “数字城管”创建了监督和指挥这两个“轴心”,将城市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开,分别组建南宁市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南宁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科学运转,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形成了监督与处置相对分离的新机制,使管理责任更加细化、明晰。张英武认为,“数字城管”的运行解决了城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的矛盾,城市管理中所发现的问题,基本做到当天问题、当天发现、当天解决。

  2001年到南宁居住、生活的江南区西二里居民邹克梅女士告诉记者,过去她发现马路的井盖丢失后,曾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事件几天后才得到解决。现在,南宁市有了“数字城管”,这一新招真管用:1个小时更换井盖、50分钟维修被损坏的广场座椅、15分钟内赶到流动摊点摆卖处进行处理等等,这些在以往的市政管理中难以做到的事,借助于“数字城管”做到了,真让人眼睛发亮。(记者 尹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