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联联
重庆市人大代表孙春明查看市长公开信箱系统部分区县信箱群众来信办理情况时,发现潼南县在办理来信时存在答非所问和敷衍了事的现象(5月9日《重庆晚报》)。
去年7月,重庆市长信箱在一封400来字的市民投诉回复中竟出现4处文字错误,遭到质疑。为此,重庆市政
府要求提升全市政府系统电子公开信箱为民服务功能。然而,时间过去将近一年,问题依旧且愈加令人失望。
当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国各级政府网站的领导信箱则成了公众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可领导信箱应该如何面对公众的来信?公众对领导信箱处理来信不满意,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对于这些问题,却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除了依靠他们职业道德的自律,更取决于职责的制度管理。否则,他们的工作就会被动应对、敷衍了事。领导信箱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如果对这项工作没有量化考核的标准,没有责任追究制度,势必会避重就轻、得过且过。
政府电子公开信箱既已开通,就应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使其真正起到服务大众、政府与公众沟通桥梁的作用。不然的话,只会浪费公共资源,助长形式主义,扭曲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