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基础软件平台初现成果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时间:2008-05-12

 
 
     
  “软件产业支撑着国家的安全、信息化和进步,因此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基础软件产业,不能只跟在先进国家的后面。中国的基础软件产业具有自主创新的实力,国家也投入了很多资源,但仍与国外差距很大。原因不在于我们 
的技术水平,也不在于人才,而是产业化的程度和应用。”5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中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

据了解,为促进中国软件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十五”计划末期,科技部组织原信息产业部、中科院、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攻关,共同实施了“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本次论坛上,参与该项目的专家展示了两年半以来的研究与应用成果。

国家专项推动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软件产业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基础软件方面,基础技术薄弱,严重依赖国外基础产业。”原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表示,产业规模小、软硬件发展不协调、软件企业的竞争力弱、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公共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等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

考虑到技术软件投入大、风险大,国家在基础软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推动和部署。此次 “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主要围绕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总体发展与战略、标准与知识产权、关键与共性技术攻关、典型应用示范、教育培训与推广应用以及项目实施管理等方面,通过项目实施,研究构建了一个由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办公软件等构成的基础软件平台技术框架体系。

项目研发的重点从最底层服务器到客户机的设备、软硬件适配、操作系统、中间件、通用支撑等,并在政务、农业、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领域进行示范和应用。

据原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国产基础软硬件平台体系总体专家组组长毕开春介绍,该平台以国产基础软件产品为核心,采用层次化、模块化和构件化的设计思想,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要共性需求,以政务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适配、优化等集成技术研究,构建了一个具有开放体系结构的由国产核心软件产品构成的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

“这一项目是为了推动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建设,强化‘十五’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软件产业自主创新,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自主、开放、性价比高、可靠、易用的基础软件平台,为我国软件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支撑。”毕开春表示。

闻库表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推进软件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并研究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集中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充分发挥对产业的示范和聚集效应。同时,加强产学研用的协调互动,加速推进软件技术与产品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

应用示范显成果

 

为了加强产用互动,通过应用来验证平台,使平台的技术体系和应用能顺利地在用户端和应用示范点跑起来,科技部按照原信息产业部、中科院、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生委员会这五个部门,把“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分解成4个分项目、15个课题,并设置了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技术路线。

“最初,国内的一些用户根本不知道国产软件,不知道什么是Linux,通过两年半的项目实施,用户不仅了解,而且开始使用了。”毕开春表示,这为国产软件的应用,特别是在政务、农村农业信息化、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电子政务领域,面向办公自动化、安全电子公文交换、社区公共服务三类政务信息化的主要需求,该项目抽取共性、通用的业务功能,基于国产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技术,开发了系列共性业务功能模块及共性应用支撑组件,构建了一个政务信息化领域平台。目前,以国产基础软件为核心,低成本的政府办公及公共服务系统原型和解决方案已经形成。而且在北京平谷区区委办公室、广州黄埔区的黄埔街社区和南岗街社区等单位都成功地进行了应用示范。

在农业领域,该项目构建起了适应“三农”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支撑环境和集成开发环境。同时,以自主开发的安全操作系统为基础软件平台,集成适配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实时防病毒软件和安全管理工具,构成一个集系统层、应用支撑层、网络通信层、安全管理层于一体的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运行环境,为农业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农业Web计算服务等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基础运行支撑,在全国多个农业信息化示范点以及影响力较高的大型农业信息化应用基地都进行了应用示范。

在卫生领域,该项目根据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研究我国在电子病历、国家电子疾病监测系统和数字化医院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基于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平台下,医院核心数据交换共享与协同工作平台、医院管理过程控制特征描述、医疗质量过程控制特征描述等技术难题,并在10个试点单位进行了示范应用。

在计生领域,该项目结合计生系统的实际需求,不仅研究出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技术服务的信息标准框架,而且研制出了一套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和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实验演示应用软件,并在5个省市的10个县、市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应用示范,为国产基础软件技术成果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和解决方案。

在教育领域,该项目在统一的国产基础软件体系上研制出集成化、标准化的实用、易用、可靠、成本低廉、面向中小学的网络教育系统,重点突破了Windows网络教学系统和教育资源向Linux移植的关键技术,并集成一套开放式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已在12所中小学开展示范应用。

产业联盟应对挑战

 

“用户对国家基础软件的包容度不够,在推广和应用上任务繁重,是目前国产软件产业的最大挑战。”原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表示,我国集成软件企业在产品发展方面处于弱势,国内基础软件市场已被国外企业所主导。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必须大力加强联合创新,建立基础软件产业联盟。

据了解,目前国内基础软件企业相对弱小,产业的集中度偏低,大部分企业员工数量不超过350人,年销售额多集中在千万元,缺乏领军性的企业,而企业之间也缺乏组织协调。长期以来,各厂商在孤军奋战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技术体系,产品之间不能适配,使国产基础软件在产业化上困难重重。

“专家和企业针对到底是该继续‘树烟囱’,还是围绕着一个垂直目标开展技术集成提出了很多意见。最终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认识到必须进行产业整合与联合。”毕开春表示,只有通过建立基础软件的产业联盟,政府指导协调,产业牵头,科研、企业、应用等各环节、各部门联合协作,以此整合产业、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校的各方力量和社会资源,才能进一步推广应用成果。

同时,由于国产基础软件产品不够成熟、软件产业链不健全、缺乏产学研用的互动机制,使产业链各环节的衔接不够通畅。技术标准缺乏系统性和体系化,设计开发、产品质量、测试实验、售后服务等都没有规范化的流程与标准化,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通过建立产业联盟,能促进国产软件产业链的完善,建立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用户,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的关系,实现国产基础软件的互通和互操作性,营造国产基础软件良好的产业环境。

专家对话·精彩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软件产业支撑着国家的安全、信息化和进步,因此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基础软件产业,不能只跟在先进国家的后面。中国的基础软件产业具有自主创新的实力,国家也投入了很多资源,但仍与国外差距很大。原因不在于我们的技术水平,也不在于人才,而是产业化的程度和应用。

国家信息化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高新民: 我国基础软件发展首先要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国产基础软件的需求比例,单纯靠政府采购已经行不通; 二是在开放的环境下,我国基础软件与先进国家的市场和技术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 三是中国软件的品牌化、支持公共软件的平台化; 四是我国软件企业的内功,即核心技术是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也很关键,如何使技术和商业模式成功结合。

北京市信息办副主任俞慈声: 创新要基于市场互动,我们恰恰缺少这一环节。除了政府采购的政策支持外,企业应当自发组织联盟,不能单纯靠政府拨款维持生存。联盟要基于市场,能够找到共同的利益和需求,才是最有潜力的路,这还需要继续探索。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原中软国际董事长唐敏: 公共基础软件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已成定局。国际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单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做起,形成平台化的格局。平台内容会越来越多,给用户提供的方便也越来越大,这样才能促进基础软件的应用。我国基础软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没有像微软和IBM这样的企业,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共同联合开发。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吴庆波: 国产的基础软件要以Linux为主线,因为我们的基础软件必须是自主可控的。Linux是开放的技术体系,是全世界共享的资源,相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三四年更新一个版本,Linux小步快跑的发展方式,更适合我国软件企业。

原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中心副主任邱善勤: 企业的实力有限、规模有限,国内的用户市场也不成熟,使国产软件在推广应用方面遇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中国企业不缺乏技术创新,缺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以产业联盟的方式建立推广机制和体系,帮助企业宣传品牌、进行市场推广,提升中国软件企业的整体实力,并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