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信息化检测的“三大技术 四大方向”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VII度以上的高烈度区覆盖了1/2的国土,加快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迫切需求。     未来15年三类防震减灾关键技术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技术 现有的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地震监测系统亟待开展信息集成、信息处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亟待发展高密度、高分辨率、立体化的观测系统;亟待加强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观测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INSAR、卫星热辐射、空间电磁场等观测资料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地震观测网络的扩展,海量信息处理和仿真模拟将日益成为地震预测研究的有效工具,并在相当程度上与现有的经验方法形成互补;网格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将改变下一个十年的地震模拟和地震预测研究的面貌。地震预警技术需要在提高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和监测能力、地震信息快速处理能力、地震危险度的迅速判定能力和加强地震安全基础信息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地震灾害预警平台。

  地震区划与震害防御的关键技术 考虑抗倒塌地震区划,必须首先发展高震级潜在震源区识别以及高震级地震年平均率评估技术,研究大地震近场衰减关系的确定技术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抗震设防标准等。

  地震应急救援关键技术 为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的能力,需要全面加强应急救援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包括:地震应急区划研究以及智能化、区域化、针对性的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和应急指挥救援方案;适合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国情的灾情获取技术;对地震灾情进行有效判断的快速评估和决策技术;现场灾情收集与现场实地评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应急专用制式装备;地震应急救援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等。

  未来15年地震科技四项任务

  在地震观测能力方面,合理规划和完善全球、国家、区域和地方四级地震监测台网;在地震重点监视区适当加密观测;加强地震、强震、形变、电磁和流体的流动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地震观测的时空分辨率。对已有空间测地技术进行整合、精化与拓展。运用卫星地震观测、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高精度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和重力观测技术、深部地震观测技术、海洋地震观测技术、火山观测技术,构筑高时空分辨、高精度、多尺度、实时性和多种系统兼容、多时空尺度配套的布局合理、互为补充的“立体”地震观测体系,形成对中国大陆整体背景物理场、主要动力边界带和活动构造带活动动态的监测能力。

  在探测能力方面,发展对我国大陆及海域进行深浅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探测的技术能力,有效提高我国地震部门在不同区域条件下、满足不同精度要求的深浅部构造的探测能力。重点发展活动构造和隐伏活动构造探测系统、海域浅层构造探测和采样系统、深部构造探测系统。

  在实验和计算能力方面,建设能够模拟地球内部环境条件、研究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变形失稳过程的实验系统,建设对新构造和古地震事件精确定年的年代学实验系统,建设有效研究岩土动力学特性、模拟结构物抗震性能的实验系统,建设地震和其它地球物理仪器的检测、标定系统,全面提高实验研究的能力。建设用于海量数据处理和复杂模型计算的高性能计算系统。结合国家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形成中国地震网络科技环境,开展网络科研实时协同环境、网络实验环境、网络超级计算环境的建设。

  在面向政府和社会的服务能力方面,建立我国地震震情服务系统,建立动态监控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关键目标的灾情监控体系,建设地震灾情监测和快速评估系统、地震灾害协同响应系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系统、地震灾害保险系统和地震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重新定义群测群防。

  “十一五”期间十项重点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国地震科技建设的重点研究项目包括:动力地震预测模型研究、城市地震成灾机理与灾害控制、地震监测预报及减灾新技术研究、“中国台阵”(China Array)研究计划、中国大陆及海域活动构造和深部构造调查与评价、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安全基础信息调查与评价、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卫星地震观测系统建设与应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应用、高分辨深部地震观测与灾害快速判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