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信息化进入新阶段
来源:中国保监会 更新时间:2012-04-1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保险业重新恢复业务,保险信息化建设也开始了艰难起步。中国保监会成立之初的1998年,保险公司仅有16家,总资产2195亿元,当年保费收入1277亿元。近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保险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07年底,全国保险公司11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保费收入7035.8亿元。伴随着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已成为保险业科学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坚强支撑。


保险信息化十年发展历程


保险业发生巨变的十年也是保险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虽然起步晚、基础薄弱,但由于起点高且受益于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十年的保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全行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概括来看,保险信息化十年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2002年。这一时期,国家经历了二十年改革开放后已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建设加快,人均收入明显提高,保险业务随之出现大幅增长。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信息技术在保险公司的应用,这时虽已全面覆盖了财务管理、业务处理和办公自动化等多个领域,但仍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升业务质量,保险公司将原有的手工出单一律改为电子保单,并全面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进业务流程电子化、网络化,以适应业务快速发展需求。一些老的国有公司开始大规模地系统整合,提高了信息技术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加强了公司的管控能力。这一阶段信息化的特点是经营管理的电子化、系统建设不断升级并覆盖公司主要产品,网络技术应用的广度明显提高;信息系统关联度差,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低,主要保险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仍以省分公司甚至地市公司为主。


第二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保险业迎来了新一轮爆发式发展,保险信息化建设也突飞猛进。随着保险多元化业务的出现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系统分散带来的数据割裂、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集团化管理的新型组织结构,加强大型保险公司的管控能力,保险公司纷纷启动了系统整合、数据整合和IT架构再造等一系列工作。


2002年,太平人寿、泰康人寿以及平安保险等公司相继开始大集中,新成立公司成立之初就采用大集中的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由此拉开了保险业IT大集中的序幕。当前,保险业已经逐步进入了“后集中”时代,数据中心建设、数据综合利用和后援集中等推动着保险信息化进入新高潮。


2007年,保险信息化总投入超过45亿元,形成了近9000人的信息化工作队伍,取得了跨越性发展。这一阶段,保险信息化的特点是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数据大集中是信息化建设的主流,信息化逐渐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当前保险信息化发展的


主要特征


伴随着保险业这几年的快速壮大,保险业对信息化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的保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7年底,保险业通过信息系统管理的有效保单数量超过4.4亿份,涉及保险客户超过12亿人次,有力地增强了保险的渗透能力,扩大了保险覆盖面,对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在保险市场主体的快速扩张中发挥重大作用。以数据大集中为特征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幅度降低保险企业机构建设的时间、资金和人力成本,对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通过信息化,实现了管理的扁平化和网络化,精简了机构并缩减了管理层级,改变了过去“宝塔”式组织结构和每一层级都“五脏俱全”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了快速开发产品的渠道和适应市场变化的销售网络,有力支持了保险企业,特别是中小保险企业的快速成长,在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提升保险客户服务能力中作用突出。客户服务是保险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就是能够突破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及时提供服务,有效提高了客户服务的时效和质量。保险业利用信息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建立了客户服务信息系统和短信息互动平台,能够及时处理保险客户的投保、咨询、报案和理赔查询等需求,扩大了保险客户服务的覆盖面,极大地提高了客户服务能力和水平;很多公司利用网站的开放性和互联网的便捷性,开展被保险人教育、保险产品咨询以及保单状态查询等服务。21世纪,信息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保险客户服务必将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成为保险企业加强管控和执行力的技术保障。信息化能够将工作制度、业务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统中,避免人为干扰,降低弄虚作假的可能性,确保各项制度流程的贯彻执行,强化权力责任的落实;通过加强数据的集中化管理,使得各级管理层能够对每一天的保险业务发展状况、资金流动状况进行动态监控,逐步改变了过去“层层报数、层层加水”的虚假现象,实现了对经营风险的快速识别;通过覆盖全公司的管理信息化,跨越部门界限、业务界限和管理界限,强化集团内各公司、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内控管理,提高了保险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管控水平,并形成集团优势。


成为增强保险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推动保险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创新。开发适合人民需要的保险产品,需要大量的经验数据来厘定费率,把握市场的需求特征。传统手段根本不可能做到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信息化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为保险精算和产品创新奠定了数据基础。二是营销渠道创新。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保险业逐步建立了网络营销、电话营销、短信营销等新型营销渠道;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与银行、航空等行业的业务合作。三是经营管理创新。通过运用影像技术实现业务单证的电子化,为集中核保核赔、跨地区理赔以及远程审计等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无线定位等技术提高了保险业防灾减损的能力。


近十年来,保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保险信息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化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信息化在推动业务创新、提升管理质量,提高资金运转效率、有效防范风险,创新销售服务手段和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信息化治理刚刚起步,难以适应保险业日益明显的综合经营趋势。三是保险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薄弱,很多公司自主开发、运维的能力不足。四是保险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水平总体仍然不高,灾难恢复能力较低。


造成保险信息化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机制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组织架构设计和职责定位亟须调整,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理顺,制约了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和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既有全行业快速发展造成的人才、资源不足;同时保险业各公司培养人才的动力不强、机制不健全也是重要因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保险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七大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将信息化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8年,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全面实施保险业“十一五”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当前,保险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因此,加快保险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全行业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解决保险业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保险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下一阶段,保险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吴定富主席的重要指示,提高认识,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保险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保险业竞争力。

不断完善数据体系,提高信息化的价值创造能力

保险数据是保险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加快数据综合利用是实现保险业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充分利用数据大集中的成果,建立完善科学的保险数据体系,逐步强化数据挖掘和数据资产利用的能力,准确掌握保险市场需求变化,改善客户服务质量,推进保险创新发展,促进保险业增长方式转变。

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经营现代化和管理精细化,降低保险经营成本,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保险电子商务、跨地区保险服务等新型业务模式,加快保险创新。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强前台服务资源整合和后台资源集中,促进资源利用高效化,有效支持保险综合经营和集团化发展的需要。保险信息化工作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强化成本意识,加强技术经济的决策论证,强化绩效考核,逐步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

保险业要做好信息化战略规划,强化集团管控,用信息化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防止发展规模与管理能力相脱节。打破权力割据、各自为政的格局,理顺并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固化各项内控制度,用信息化实施对公司每一个内控环节的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防范化解公司治理和经营风险。强化投资管理的授权管理及预警机制,加强资金运用业务的可稽性,进一步提高资金运用风险的管控能力。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防范信息科技风险是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的重要内容。要按照“综合防范、积极防御”的原则,坚持信息安全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确保保险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营。今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做好奥运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当前保险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

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加快保险信息化建设进程

保险信息化起步晚、基础薄弱,必须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保险信息化管理、应用和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与保险业发展的全面融合。要探索建立保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树立行业典型。加大保险信息化宣传与交流力度,提高全行业技术研究和实践水平,多渠道推进保险科技创新工作。

保险业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全面、业务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为保险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全面加快保险信息化建设进程,引领并推动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