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系统让灾难降低 三分钟报告地震灾情
来源:IT168 更新时间:2012-04-15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局通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时,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北京等地均有震感根据四川省地震局发布的消息,截至12日17时28分,发生300多次余震,最大震级6级。这次地震是继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两县发生7.6级地震以来,近32年发生的四川省内首次7级以上地震。截至13日零时,四川地震灾区已发现死亡人数近万名,甘肃、陕西等其他地区死亡人数180多名。

防震减灾,IT当关发生在眼前的四川震灾,让人们立刻想到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32年前的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7.8级大地震的出现,仅仅只有十几秒的地动山摇,24万生灵涂炭,16万人滴血负伤。四川地震、唐山地震,震级相差一摸一样,受灾人数天壤之别。

无法用言语表达这种悲痛,但悲痛过后总需要寻找原因,为什么唐山地震会带来这么大的伤亡?无可逃避,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在1975年我国曾经成功预报了海城地震并实现了提前撤离,但由于两个城市不同的地质情况,在唐山没有像海城那样足够的前兆表明地震的来临。同样,此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是造成惨剧主要原因之一,但在城市建设时是否考虑过足够的抗震要求?在地震发生后,是否快速地确定了地震地点,并及时传送到中央政府?在震后救援中,是否有足够快捷的响应和清晰的安排?

这场惨剧的背后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有意识上的,有管理上的,有协调上的,有反应速度上的,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技术上的。在当时,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去预报地震的发生、观测并确定地震的准确地点、迅速传递地震信息、及时对灾情进行反应并投入救援力量等等。以地震观测为例,尽管当年在唐山附近就设有地震台站,但简陋的模拟地震仪在地震发生时直接超出了量程,无法判断地震的位置。而在地震信息传递上,由于当年还只能是电报发送信息,国务院在收到信息常常是在多个小时之后了。还有应急救援,由于只能通过电话来指挥、调度,在救援的分配、实施等方面无疑大大受限。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些每一个技术瓶颈都让唐山人的生还希望减少了一分。

事实上,防震救灾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防震救灾的发展史也同样是观测、通信等技术发展史,甚至可以说,技术的发展还在推动着防震救灾的发展。以地震通信手段为例,从人手相传到邮寄,再到电报、电话、短波通讯,再到拨号上网、宽带网络,正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地震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在地震监测方面,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最简单的地震仪到模拟地震台、遥测地震台,再到现在的数字地震台的发展过程。

到今天,看看任何国家的防震救灾体系,怎么能离开IT技术?地震观测台站是数字化的,震害防御需要对以往发生的多次地震信息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应急救援要想迅速、快捷,当然不能没有现代多样化的通讯技术。如果说,在许多其他行业,信息技术还只是一项工具、一种手段,甚至一种基础的时候,那么在地震行业,信息技术已经和防震救灾的业务工作融为一体了。

或许有人说,由于地震的特殊性,很难实现100%的信息化,目前我国地震领域也只有80%实现了信息化。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当前难以实现信息化的领域,是由于对地质了解的不深入或各地尺度不一致等情况。例如,在水位监测上,由于各地测量水位的标准不一样,因而难以实现计算机控制,但如果对水位的了解形成了一个可量化的体系,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当然,计算机不可能代替所有的人工操作,但从防震救灾这一对反应速度要求非常高的领域来说,在大部分环节智能的计算机或许比人更有效。同时,由于地震预报仍然是个世界性难题,地震灾害很多时候不可避免,但IT的作用是将这种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减震救灾,IT当关。这也就是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的原因,这也就是我国首先建立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技术系统的原因。

资源共享成就统一调度


在整个防震减灾体系中,完成了地震监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应急救援。而中国地震局管理的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就承担了在遭遇地震后的分析、评估以及应急指挥、调度等工作。在300平米的大厅中央矗立着巨大的屏幕显示系统,如果发生地震它将及时显示灾情图像和信息;而旁边摆放的诸多坐席则是留给来自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员,方便应急救援时的协调和调度。一旦发生地震,观测信息传输过来之后,指挥中心有着三方面的职责。一是对灾害性地震进行快速评估,在基础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的,一般挥基于计算机事先设计的模型,在几分钟内对人员伤亡情况、建筑物破坏情况、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如煤气和火灾等灾害情况做出评估。二是进行计算机辅助决策工作,将突发的地震灾害事件需要的救助人员和物资、医疗人员的配备等等情况提供给指挥决策者。最后,根据获得的地震灾害现场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动态评估和决策。日常的小地震在一些省级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就可以完成应急处理,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只有在国内地震超过7级,伤亡人数超过1000人时才会启用,除了汇报工作,从建成以来该中心还未正式使用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非常欢迎这种“浪费”。

随着各个地震台站采集的信息不断增加,在分析一场地震时常常需要多个省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地震的发生还与气象、海洋等情况息息相关,要想评估好一场地震,这些数据同样不可少。由于我国地震部门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国家地震局对下属机构的管理力度强,因此在内部数据共享上推行比较顺利,并实现了数据格式等标准的统一。而在与外部机构信息共享上,国家地震局承担了科技部主管的与地震信息相关的数据共享项目,其与气象、海洋、中科院以及一些大学共建了一个专门的数据库系统,一些不涉密的信息可以通过网上在线发布,另一部分涉密的信息则需要各部门自行申请,得到批准后从数据库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