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故宫的“数字生机”
来源:计世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今年7月,随着故宫太和殿维修工程的结束,故宫博物院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将进入公众视野; 9月,基于互联网的紫禁城三维模型虚拟漫游即将完成。

  600年的明清皇宫历史、80年的博物院历程,蕴含深厚的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故宫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焕发勃勃生机。“数字故宫”的全貌是什么?故宫如何在信息化的支撑下更好地发挥教育公众的作用?近日,本报总编辑孙定与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进行了深入交流。

  “数字故宫”有两大内涵

  博物馆的信息化和信息化的博物馆构成了“数字故宫”的主体。虽然都是基于信息技术,但前者基于现实的博物馆,服务于实体的博物馆:而后者则完全建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是独立的空间。

  孙定:随着故宫百年大修工程的深入进行,“数字故宫”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与以往博物馆基于内部办公、馆藏文物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同,“数字故宫”越来越贴近公众服务。那么,“数字故宫”的整体构成是什么?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胡锤:您的感觉非常敏锐。博物馆的信息化正面临着向公众服务转型的新机遇,谁能抓住这些机遇,谁就能抓住信息化的新方向。

  故宫博物院的定位不应该仅仅是历史遗迹,更主要的是承担了社会教育责任、具有丰富展示品的综合性博物馆。因此,“数字故宫”的构成有两大部分:一是博物馆的信息化,二是信息化的博物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是基于博物馆的现实平台,以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工作、以辅助实物展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设。故宫从1992年开始的信息化都是针对内部管理建设的信息系统;而今年的文化展示平台建设则是面向公众服务转型,以便更好地凸显故宫博物院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的博物馆常常被称为“数字博物馆”或者“虚拟博物馆”,它是一个基于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信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实现文化教育功能的站点。故宫博物院网站是它的载体。在开展文化展示平台建设的初期,首先厘清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实和虚的关系。每个人的认知过程都是虚实结合的,虚从实中来,回到实中去。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中,“虚”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它要能帮助观众在思维中建立起相关文化知识的框架;但是仅接受别人加工过的信息并不能代替自己对事物的准确认知,最终还要引导观众回到实体博物馆中去,通过自身接触实物的体验,建立起观众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数字博物馆”或者“虚拟博物馆”的建设并不以代替实体博物馆为目的,它与实体博物馆共生,并相得益彰。

  孙定:您所勾勒的框架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数字故宫”的全貌。在刚才的描述中,您反复提到了为公众服务。2008年,中央把繁荣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国策。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众多博物馆的变化,从年初的博物馆免费政策的出台,到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针对公众的个性展览。这样的转变将给博物馆信息化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胡锤:您说得非常正确。我刚刚从美国考察回来,发现国外博物馆的观念和中国不同。在中国,博物馆往往被当成一个收藏宝物的大仓库,而没有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机构。

  故宫博物院每年有1000万游客,其中很多人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匆匆一逛。故宫博物院享有紫禁城壮丽辉煌的建筑,明清两代皇朝积聚和建院80多年来入藏的一百多万件传世珍宝,可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在故宫博物院内常年展示的几十个不同内容的文化展览所揭示的中华文化的灿烂光华?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的悲哀,也是故宫博物院的悲哀。

  令人高兴的是,近几年我们看到中国的博物馆正从“收藏”向“教育”转型,您所说的向公众服务转型就是博物馆向教育机构功能的回归。这给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和全新的发展空间。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以前,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平台建设上,是为了用信息化管好故宫的藏品。现在,我们则更注重在为公众服务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公众了解故宫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将故宫变成普及文化、传播文化的阵地。我们今年一直在忙碌的文化展示平台就是这样的载体。

从内部管理到公众服务

  在文化展示平台的基础上,博物馆信息化即将完成从内部管理到公众服务的蜕变。

  孙定:您刚才提到的文化展示平台,让

  我们深刻感觉到,这绝不仅仅只是一些导览终端,更代表了故宫理念的变化。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展示平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信息化与故宫历史文化的结合体?

  胡锤:文化展示平台主要是刚才我提到的博物馆信息系统中面向公众的信息载体。以前面对公众的服务仅有一个网站,面向参观者提供的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服务几乎没有。如果连院内观众的服务都不到位的话,虚拟空间的网站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我们开展文化展示平台的目标有三方面:第一,让没有来过故宫的公众知道故宫博物院是什么,使潜在的参观者了解故宫不仅仅是紫禁城,更是博物院;第二,服务于莅临博物院的观众,让他们知道在博物院内什么位置可以看到哪些展览。每个人对信息的获取是有选择的,通过浏览导引和发布展陈信息,能帮助观众从故宫浩瀚的文化展示物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内容,而不再是随着人流“大拨哄”式的粗放式浏览;第三,服务来到每一处专题陈列室的观众,帮助他们了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知识,获得更深刻的感受。

  对这三类人群,我们将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针对第一部分人群,将通过网站的形式,开展故宫博物院基本知识、展览信息的公告,提供馆藏文物以及相关学术内容的数字信息。

  针对第二类人群,将在入口附近设立信息屏,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告诉游客故宫博物院是什么。除了主题短片,还将在即将完成第一阶段大修的太和门和院内主要的通道旁设立触摸式信息屏,为来我院的观众提供导览服务。

  针对第三类在展馆内驻足的参观者,准备采用喜闻乐见、知识信息量大的展览主题视频片,帮助观众了解展览的主题。

  孙定:您向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与古老文化相结合的美好画卷,让我们体会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故宫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实,早在文化展示平台之前,故宫就已经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信息化之旅,从文物影像管理系统到古代建筑信息管理系统。在博物馆信息化方面,故宫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

  胡锤:故宫的信息化源自1992年,摄影室利用文物影像目录管理系统将几十万张照片资料管理起来。1998年,资料信息中心正式成立,文物管理是故宫各项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项目。因此,我们首先是用信息技术把“账”管了起来。

  故宫有着逾百万件藏品,然而多年来手工抄卡片的原始方法,使得文物账目管理混乱,账物很难厘清。经过调研,我们决定从当时已经初步成形的“文物影像管理系统”入手,扩展成可以支持全院文物管理工作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一百多万条故宫院藏文物总账的数字化工作,这也是故宫第一个能够直接服务于业务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

  随后,我们相继建立起古代建筑信息系统、历史文档资源系统等应用信息系统,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些系统之间的数据都不能共享共用,建筑系统里无法调用相关的文物,文物系统里也无法链接相关的历史文档。为了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我们在中科软件公司的帮助下又重新打造平台,把各个系统全部拆开,建成以开放链接技术为核心的系统平台,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三年。

  2005年6月,集公文流转、公告、合同审批、工作联络等多种功能的故宫博物院信息化工作平台正式投入运行。系统实现了跨平台的信息整合,400多台电脑装备了全院各个业务科室,全院所有公文签报都开始在这个大平台上运行。

  回顾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其核心是管理理念的改变。故宫博物院有着80多年的历史,管理机制有精华也有糟粕,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就是管理流程重组的过程,推进中的艰难是很难想像的。现在,文化展示平台的建设不仅仅体现了博物馆向公众服务的转型,也是我院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里程碑。

穿越虚拟和现实

  信息化的博物馆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由虚入实的虚拟空间不仅向公众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也为打造个性化博物馆开创

  了发展的前景。

  孙定:您刚才特别提到“数字博物馆”穿越虚拟和现实,虚从实来,回到实去。这是否意味着“信息化的博物馆”比“博物馆的信息化”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有哪些计划?

  胡锤:您预见得非常准确,虽然我国各大博物馆的网站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数字博物馆”比传统的和用数字技术辅助的博物馆具有更加广泛的受众、更加丰富的知识点和更加喜闻乐见的展示技术手段,将使数字博物馆成为展示我们灿烂文化的重要阵地。

  回顾2002年6月1日故宫博物院网站开通,当时确定了“三个面向,四个层次”(面向网络浏览者、面向文博爱好者和面向文博工作者;内容标题层、内容图片层、专业词典层和学术论文层)的网站专用文稿结构。然而,由于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只呈现了一张面孔,致使网站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对于青少年及广大游客来说,网站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太深奥、太枯燥;对于专家学者来说,网站内容又过于浅显,无法为其学术研究服务。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结合此次文化展示平台的建设,故宫博物院网站将分成两个入口,一个专门提供给普通游客和青少年读者,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提供大量的参观信息;另一个入口则主要为文博专家、学者服务,主要是以资料库的形式,汇集故宫藏品的资源信息以及与博物馆相关的历史文献、科研著作和学术论文,为专家、学者的文化科研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服务。

  孙定:前不久,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宣布,计划把所有艺术收藏都放到自己的网站上,包括其中13万件极易损坏而无法在博物馆展出的画作。互联网有着极大的集成空间,您是否认为,国内多家博物馆之间,乃至与国外博物馆间的信息共享,能大大拓展数字博物馆的空间,给实体博物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延展?

  胡锤:这也是我们所思考的。前面我们提到信息化的博物馆是虚实结合体,虚的目的是在思维中建立起知识框架,到实中得到充实。毕竟一座博物馆的文化含量还是有限的,只有信息技术才有可能超越特定的局限,使公众能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建立起更加客观公正的认知框架。

  我们最近在与国外的博物馆合作,建立一个基于藏品影像的学术研究信息系统,可以放在互联网上,也可以用于博物馆内部进行交流。如果这个设想能够实现,那将能建成真正的个性化博物馆:每个人在无限的虚拟空间内都能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数字化影像,并通过网络将它们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与公众交流自己对它们的认识。

  当然,当前这还只是设想,但它说明,信息化将为博物馆的明天提供无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