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云
2008年5月12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波及大半个中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震中区情况如何?有多少人员伤亡?有多少房屋倒塌?这些基本信息由于通信中断都难以得知。此刻,通信畅通成为抗震救灾的关键。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中国电信阿坝分公司迅速行动:全州通信保障应急预案马上启动,由一名公司副总经理带队的抢险小组和州长线局的抢险分队配合共计50余人分批次,且从不同方向迅速奔赴抢险现场,留守州公司本部的公司领导带领全体员工坚守工作岗位,有条不紊开展通信恢复和受灾自救工作。强有力的抗震抢险团队马上组建,马上到位;可调集的油机、蓄电瓶、小灵通终端等抢险救灾物资立即集中,立即分发;上班和不上班的员工全部到岗,全部投入工作……
“外抢光缆通,内保信号畅”!一声令下,紧急通信电路调配方案迅速确定,维护技术人员马上就位。
“关闭小灵通网络至汶川、理县、茂县和黑水四个县分公司方向的固话和小灵通所有字冠,保证中继电路的有效利用,减轻核心交换平台话务量的负荷!”
“调通成都经马尔康到松潘九黄机场的2M专线电路1条,保证九黄机场的通信!”
“调通马尔康至松潘川主寺2M电路2条,恢复川主寺的小灵通通信!”
……
一声声斩钉截铁的指令伴随着一阵阵“噼噼啪啪”的键盘敲击声和缆线拔插声,州府马尔康的固话和小灵通越来越畅通,九黄机场的通信及时恢复,松潘县的固话和小灵通拨打顺畅......建立临时市话局的方案快速有效实施,保证了地方党政抗震救灾信令的顺利上传下达。
“抢险小队已经达到理县朴头,完成3处光缆断点修复,继续抢修中!大家平安,放心!”虽然通过卫星电话传来的信号非常模糊,但是这样的信息更加鼓舞了大家抗灾保通信的信心和决心。中国电信10个应急抢险小分队正在第一线紧张忙碌,他们在道路中断的情况下,仍然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接踵而来的余震、泥石流、塌方等危险,毫不犹豫徒步赶赴灾区抢险,支撑他们的信念只有一个:尽快恢复灾区通信,帮助灾区人民脱离信息孤岛!
截止5月14日早上9点,阿坝州全州13个县县内通信基本保持了畅通。在抢修人员的努力下,马尔康到理县的通信终于连接上了。除集震区的汶川、茂县外,其他各县的长途和区间通话以及宽带上网畅通。州内群众在灾情发生后,最短时间通过固话、小灵通实现了与亲朋的信息传递,同时通过网络了解到了党和国家对于灾区人民的关心以及采取的救援措施。
知而后安。最大范围抢通的通信线路让广大州内群众因为信息的互通而不再备受煎熬。但是,目前由于交通中断致使通信抢险受阻的汶川、茂县等重灾县仍然没有详细消息的情况让所有人都焦虑不安。现在这些地区唯一能保持通信联络的只有中国电信提供的海事卫星电话,这几乎成了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贴身伴侣”——走到哪带到哪。通过卫星电话的联系,州应急抢险指挥部得以陆续获得这些地区的受灾信息,并且通过电信通信网络及时在互联网上发布。阿坝州人民政府网站和阿坝信息港成为全球媒体和所有心系灾区的人们了解灾情的重要渠道之一,为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稳定民心起到积极作用。
震灾无情人有情。中国电信阿坝分公司还从5月14日起,提供了三项充满人性化关怀的特别服务:一是在除汶川、理县、茂县、黑水4县分公司以外的9个县分公司营业厅内各开通3部免费救灾电话,方便群众报平安、通信息,同时延长营业时间到晚上10点。二是暂不对电信欠费用户停机,并及时开通前期因欠费而停机的固话、小灵通和村通电话,尽可能方便群众与亲人朋友取得联系。三是保持114、10000号接续畅通,完善114号码百事通抗灾咨询资料,及时收集整理最新灾情咨询信息,方便群众查询、了解。
在肆虐的灾害前,中国电信经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展示出电信员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电信关键时刻拉得出、接得通、打得畅的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