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城地震曾被成功监测
文/商报记者 金琳
地震预报目前依然是全人类的未解难题。对于普通读者来讲,地震监测和预报是一个既有专业性、又和大家密切相关、还略带神秘色彩的一项工作。在四川汶川地震后,上海地震局为公众详细介绍了信息化在上海地震监测、预报方面的作用。
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向媒体介绍,目前上海已建成了数字化的地震监测、前兆监测、强震监测和地震通信网络。
为了更加精密地进行地震监测预报,上海这两年还引进了不少高科技仪器,进行24小时监测。比如位于佘山的全国第一个宽频带、三分像、永久性的地震台阵,它可以“侦听”到0级以下的微弱震级。据介绍,目前上海及周边地区共有39个地震监测点,其中上海有28个监测点。另外有20个前兆台,负责观测本市地面物理、化学方面的异常,以此预报地震。
了解准确信息
上地震局网站
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最为准确、第一时间的信息?
上海地震局王建军副局长说,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重要,比如说误传嘉定发生6.7级地震,就是错误的。
准确渠道是登陆中国地震局网站、上海地震局网站,或者说其他省级的地震局网站,从这些网站上获得的信息是准确的。
技术发挥作用
预测海城地震
网上普遍流传一则地震前“蛤蟆大搬家”的消息,有人质疑为什么动物都能预感到地震,我们的地震台网拥有如此多的精密仪器却没能准确预报呢?
王建军认为,动物的反常现象有多种的原因,有气候的原因、超声波的原因等等,这些原因不一定是地震因素的,就是其他的因素也会造成动物的异常反应。而对于地震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是一个世界难题。当然我们在1975年海城地震,确实成功地预报临震。但是地震的性质有多种多样,有的时候突然之间发生了大地震,大地震之后有一些小震。有的地方先来一个小震再来一个大震,这种类型的地震可能很高。有些地震发生之前有动物异常,但是有些地震没有异常。所以这种规律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地震预报问题。
上海拥有全国
首个地震台阵
地震局遥测台网有点像公安系统的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监视着地震的发生,以便果断地判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及震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不同的监视器上分别显示着各个遥测台站的分布图、实时数据以及地震信息共享结果。
上海地震监测水平在国内居前。目前,佘山有一个由16个子台组成孔径约3km的地震台阵,这个台阵是我国第一个应用于地震监测的永久性宽频带地震台阵,也叫上海地震台阵。佘山的地震记录也进一步提高了上海台网对海域地震的定位精度,同时增强了对东部海域地震的监测能力。
此外,上海地震台阵的建成可以大大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有利于从噪声中提取有用的地震信号。
上海地震局介绍,1975年海城大地震后,国家地震局新建上海、昆明、兰州、沈阳、成都和扩建北京6个区域遥测地震台网。1982年,上海遥测地震台网率先在全国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遥测地震台网由于采用了统一授时、集中记录、多台交汇及计算机处理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地震定位的精度,加快了地震速报的速度,增强了地震监测能力。
监测难点:震源
无法直接探测
北京市地震局副研究员朱红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对于全国每年发生的约30个破坏性地震而言,监测成功范例仍是一个很小的比例,要解决地震预报难题仍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他说,地震监测预报系统曾经成功预报出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这为当时的地震监测预报系统、乃至于整个地震系统都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但1年之后的唐山大地震和此次四川大地震都没有能够准确预测。
地震监测预报的难点在于地震前兆的识别和判定十分困难,因为目前的地震前兆观测大多是来自地表浅层,各种有震与无震前兆相互混杂,难于从中准确提取有预报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鸦另外,现在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前兆特点的认识还不深入,现阶段还找不到适用于所有地震的普遍的前兆规律,尽管震后总结可以补充我们的认识,但并不能确认是否适用于下一次地震?鸦第三是因为地震震源无法直接探测,地震多发生在15~30公里左右的地壳中,而目前即使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花费巨额资金,地球上最深钻探深度也才12公里?鸦最后是地震预报实践机会少,只能边研究边预报。
相关链接
多种手段进行地震监测
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测地震只是监测手段的一种,目前我国有20多种监测方式,也已建立了国家、省、地市三级管理的地震监测台站1200多个,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测线,以及近万个民众业余监测哨,地震观测网络覆盖全国。
面对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探索中,比如日本在去年8月1日就启用了全国地震预警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时间差,在导致破坏的横波传到地表前争取时间,发出警报。由于时间差一般只有几秒至几十秒,目前仅能帮助相关重要部门在地震波到达前采取紧急防御措施,如关闭发电站等生命线工程。该系统也对地震监测的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闪电等干扰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该系统发出错误警报,并对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影响。该预警系统的效果尚需接受地震考验。
【IT企业伸授手】
雅虎赈灾在行动
中国雅虎“早行动一秒多救助一人”行动截至5月16日,收到的捐款已经突破1300万元。除捐款、捐物外,中国雅虎还拿出10万元奖励大学生超级社团举办汶川赈灾创意大赛:鼓励社团在赈灾、支教、心理干预等多方面集思广益,把创意和奖金用来实施救助计划。同时,中国雅虎携百所高校社团,展开抗震救灾知识普及教育、大学生支教以及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治疗等工作。此外,中国雅虎参与协办的央视赈灾晚会现场捐款7000万元。参与搭建灾区孤儿的安置和帮助平台,将是它参与赈灾的下一步计划。
中国雅虎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行动,发动社会全体,为抗震救灾出谋献策,尽自己的一份力。
蓝天群光集团捐款2000万
近日,百脑汇全国十三家IT电脑商场发起“抗震救灾·你我同在”系列公益活动,百脑汇所属的蓝天、群光集团率先捐出200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百脑汇商场还积极展开一系列捐款、献血和产品义卖等活动,希望能以实际行动带给灾区的人民更多的关怀与温暖,帮助他们早日走出难关。
百脑汇所属的蓝天和群光集团总共为灾区人民捐款2000万人民币,其中群光广场捐出1000万,蓝天集团的百脑汇以及相关企业群光电子各捐款500万,所有捐助款近日将举办正式捐赠仪式,交付四川省政府。
2008年5月,本来是百脑汇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日子。作为国内最早的连锁IT商场,百脑汇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国内IT商场发展史的重要组正部分。然而,正当这个喜庆日子到来之时,却发生了“5.12”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为此5月17日,百脑汇在徐家汇美罗店举办了特殊的“庆生”活动,特地把喜庆活动变成鼓励大家向灾区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百脑汇华东兼华北区总经理刘正弘在活动中,把此次十周年庆典活动节省下来的几万元现金捐赠给上海红十字会徐汇分会。
洋教授心系赈灾
四川汶川地震不仅仅牵动着中国人的心,面对自然灾害,国际友人也传达了他们的深刻同情。前不久,来上海讲授《跨文化商务交流》课程的美国堪萨斯大学商学院资深教授丹尼尔也通过通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给四川灾区捐赠1000美元,并真诚希望中国的抗震救灾行动顺利。
丹尼尔教授针对国际商务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围绕跨文化交流中的三大步骤、霍夫斯太德(Hofstede)五维度模型,形象生动地展开了对中美商业文化、德美企业文化、日美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