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带来的监管变革 具有里程碑意义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宋民宪

  电子识别系统承担了将管理引入动态的角色,从完成药品生产开始,就进入全过程控制系统,不但生产企业可以追溯,药品经营、使用环节也有了进一步规范的基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推出的通过在药品标签上加载电子码进行识别的系统(以下简称电子识别系统),改变了人们既习惯又无法完全做到的“地毯式、拉网式检查,横到边、纵到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首先,电子识别系统引入了新的管理观念。中国药品管理进行过多次探索,药品市场几年一次的整顿几乎成为定律,每一次整顿带来的结果之一是更多更加严格的审批,基本没有走出静态管理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市场一旦适应或者破解新的要求后,反弹力度更大。电子识别系统承担了将管理引入动态的角色,从完成药品生产开始,就进入全过程控制系统,不但生产企业可以追溯,药品经营、使用环节也有了进一步规范的基础,有可能代替人工记录或者经营者自己用电脑记录的既不可靠又难以进行关联、动态追溯的信息模式,能够随时固定和采集证据,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化,并使行业内的一部分人实现由“玩电脑”到“用电脑”的转变。

  社会力量的参与有可能影响整个行业。长期以来,一些普通产品与药品相混淆,一般消费者难以认清复杂的药品批准文号、药品标准、药品检验报告书等这些“专业”的识别信息,而利用药品标签上提供的电子识别系统信息,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就能及时、简便地查清药品“身份”。这一方面有助于维权,还可以举报违法行为,甚至能够做到“一逮一个准”的执法效率。法治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药品管理同样也离不开公众参与,很难想象离开社会参与和社会法制意识的提高能够实现法治的完善。

  其次,电子识别系统有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传统的静态管理带来的是信息不公开或难以公开,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相互的信息不对称不但影响了管理效果,市场最终也难以规范,生产企业也难做“好人”。电子识别系统则别具一双“慧眼”,能识别真伪,能够为全社会所使用,同时也有助于营造一个“只能做好人”的市场环境。

  再次,电子识别系统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服务理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电子识别系统时特别强调,使用“电子证”后每个药品最小包装只需增加约2厘米。从中可以推测,该系统既可以起到帮助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营销管理、质量跟踪的作用,也没有让企业增加过多的负担,这正是企业所愿意看到的。可见,企业、市场难以做到的事情,就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即政府要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应该更多地让市场、企业在规范化管理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决定自己的走向,通过市场的有序竞争决定优胜劣汰,政府只做裁判者和把关人。

  电子识别系统需要不断完善。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电子识别系统还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如应该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如何加快推广到各种类别的药品,鼓励企业提前进入该系统?等等。同时,要清理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凡与电子识别系统管理要求相比属于落后的、不科学的、难以做到的规定,应该及时清理、修改或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