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8到8.0,是对信息公开化的最好诠释
来源:山西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的实时观测数据,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里氏8.0级。(本报5月19日报道)

 

看到这个消息,也许很多人会说,在地震发生前,国家地震局没有准正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还可以拿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达到准确预测地震的水平等理由搪塞,但在地震发生以后,对震级等数据报告观测这些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就显得不可原谅。但我以为这一行为不但能原谅,更值得鼓励。这种尊重事实的举动,代表了政府思维的一种转变,是政府最负责任的表现,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最好诠释,也是向实事求是精神的回归。

 

确如专家所言,对于地震震级大小、震量深度和地震经纬度的确定标准,主要是依据释放能量的大小来决定。在地震爆发之初,得到的数据还不够多的情况下,就需要初步确定地震震级;而随着台站的数据越来越多,获得的信息就更全面,因此需要进行修订。

 

对于地震部门来说,这个消息可以选择公开,也可以选择不公开。如果公开,就意味着要否定前面的工作,如果不公开,民众也不会感觉到有什么异样,事实也可以一直隐瞒下去。对自我工作进行否定,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即使我们个人,当遇到事实真相与自身说法不一致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面子,也会选择刻意忽略真相,甚至用谎言来掩盖真相。更何况政府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要考虑到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后果,要维护政府的威信。过去许多真相,政府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模式下被忽略,或者用一种修饰过的假象代替真相。虽然这种做法在表面上看似维护了政府的威信,但这种威信是十分脆弱的,当事实真相被揭开时,政府便会面临诚信危机,破坏政府在民众心里的形象。

 

信息公开及时、准确、透明,不但没有损害政府威信,反而加强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信息及时公开调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力量,有力地推动着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信息公开将全国人民动员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产生着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力量,展现了中华儿女空前的团结力量和超强的凝聚力,展示了人民对于政府工作的充分信任。

 

只有将地震最真实的信息及时告诉民众,才能让受灾群众情绪稳定,充满信心和希望,更能让在灾难中逝去的亡灵最好地安息。我希望政府在救灾结束后,能够继续坚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将这一个条例更好地贯彻下去,成为政府工作的常态。

 

张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