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电子政务建设显成效
来源:北京现代农业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在顺义区的一个网络教室里,这几天有不少两鬓花白的农民带着纸笔,端正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上网”,这是北务镇仓上村大学生村官高世上广泛征求意见后,利用本村“数字家园”网络教室组织村民开展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他用通俗的语言和多媒体作演示讲解,让农民朋友们走进了“数字化生活”。

  近年来,顺义区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了覆盖城区、19个镇和大部分行政村的政务信息网络。目前,全区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的单位已达733家,424个行政村中,有330个村子接通了光缆,40余个村庄有了自己的“数字家园”。自2005年元月至今,全区利用“数字家园”开展信息技术、就业服务和权益维护等培训203次,累计参加培训人员达3986人次,其中2007年培训2800人次。通过培训,村民不仅学会了网上看书、下棋、聊天,还学会了在网上查看瓜菜价格和网上交易。网络成为丰富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渠道之一,更为农民生活打开了崭新多彩的窗口。

  顺义网城成为网民与政府联系的重要纽带。

  搭建沟通平台,促进政民互动。作为顺义区政府的门户网站--顺义网城,其开设了区长信箱、政风行风热线、意见征集等18个栏目。进一步拓宽了市民参政议政渠道,政府各部门可以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为百姓解疑释惑,排忧解难。这些栏目搭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融洽了干群关系。2007年,这些栏目共收到群众来信5000余封,其中区长信箱收到有效信件2184封,各有关部门逐一进行了认真落实。政风行风热线收到群众来信2689封,相关部门回复2663封,群众满意率达100%。政风行风热线多次收到网民的表扬信。一位网民来信说,顺义网城的工作人员,由于你们的辛勤工作,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顺义,同时也让许多普通民众有了与政府沟通,发表意见和建议的窗口,相信在你们不懈努力之下,顺义网城会越办越好,顺义的发展也会更加欣欣向荣。

  公开政务信息,方便公众查询。依照《北京市政务网站政务公开试行办法》(京监察〔2005〕15号),顺义区编制了政务公开目录,将政府部门应该对外发布的政策、公告、信息、网上服务事项、服务流程等全部在顺义网城上公布。截至2007年底,共发布办事指南信息3800余条,政府工作类信息314条,政务公告105条,政策法规18条,图片2300余张,确保了公众对政务信息的知情权以及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

  开辟便民专栏,服务基层群众。顺义网城以服务百姓为出发点,开辟了便民频道。设置了医疗卫生、生活提示、法律咨询、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等多个便民服务栏目。在生活提示栏目中,将停水、停电、修路、菜价等信息及时发布,方便公众网上查询。为解决图书资源查找难的问题,顺义网城开通了图书馆公共检索与查询系统。村民可以通过顺义网城查阅区图书馆藏书书目、提交借阅需求,区图书馆按照需要及时为村民配送图书。

  截至2007年底,顺义网城发布各类信息22000余条,全年总点击数为1.6亿次,页面浏览量达3100万人次,网站访问量累计达690万人次,其中国外访问占20%,涉及49个国家和地区。在2007年北京市政务网站评比中,顺义网城被评为优秀网站。

  据马坡镇白各庄村支部书记张玉英介绍,到目前,该村电脑普及率已达到了80%,电子政务专网的建设不仅使各种公文、信息实现了网上传送,而且,其便民利民的优势正逐步被村民所利用。村民们不仅可以从网上了解国家、市、区大事,而且可以从网上获取医疗卫生、生活提示等各种信息,特别是图书馆公共检索与查询系统,使村民不出村就可以看到自己需要的图书。不仅如此,该村的大众图书室,还实现了与北京市图书馆的联网,村民可选择的图书范围更加广泛。他们高兴地说:“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真是太多了!”

  网络进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愈来愈使村民得到实惠,农民不出村就能掌握各地用工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顺义区北务镇于地村的网络计算机教室里,笔者看到几位农民正聚精会神地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查找自己最需要的劳务信息。北务镇政府信息网围绕公众需求,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网站,建立了劳动力就业档案,在互联网上发布劳动力求职信息。2007年全镇安置劳动力616人。该镇以网络为载体,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受到了农民的称赞。

  走在全区信息化建设前列的李桥镇,镇内31个村实现了电子政务村村通,每村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购买了计算机,定期收集、发布各种就业信息。2007年,该镇13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搭乘就业顺风车,为自己选择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

  网络为村民们架起了与外界联系的桥梁,更为其生活开拓出一方新的天地。上网,可以了解村务、政务;上网,还可以申请办事……为了方便企业和公众办事,顺义网城提供了在线服务功能。将全区3000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上网公布,公众上网可以查询办事指南,可以下载表格,可以网上提交材料,大大减少了公众办事往返政府部门的次数。目前顺义区基本形成了村基层代办点与镇综合行政服务中心,镇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与区政府各部门之间上下联动,覆盖全程办事代理制服务的统一网络。网上办公系统开通以来,已办理各类事项70余万件,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2008年初,顺义区高丽营镇把建立综合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深化全程办事代理制工作的重点,将原全程办事代理服务大厅改造升级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民政、农业、计生、劳动等9个职能科室、36名工作人员入驻中心集中办公。为完善中心服务职能,更好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该镇优化办事流程,完善服务事项,将原来的56个便民服务事项增加到现在的106个。中心通过推行敞开式、集中式的办公模式,规范了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现在企业和群众来中心办事,进“一门”就能将要办的事办结,消除了过去“东跑西跑重复跑、你批我批多头批”的弊端,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农民们越发认识到网络的巨大作用,利用网络,招商引资,发布供求信息,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为全面提升樱桃采摘节知名度,提高果农效益,顺义区龙湾屯镇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全面宣传,尤其是通过区、镇政务网站、龙湾生态旅游网等网站发布采摘节信息和图片。图文并茂的宣传大大提高了龙湾“矿泉樱桃”的知名度,前两届采摘节樱桃谷就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销售有机矿泉樱桃32万余斤,果农收入达700余万元。63户果农自发制作了一面写有“服务百姓山里人家富,心系三农樱桃幽谷兴”的锦旗和一面“执政为民”金匾并送到了镇政府。与此同时,该镇还通过网络广泛宣传焦庄户市级民俗旅游村,发布民俗户图片、特色菜、联系电话等信息。这个镇专门聘请老师开办计算机等培训班,使民俗户的经营管理理念有了质的飞跃。目前27户市级民俗户中已有14户上网。民俗户袁雪双把自家特色饭菜全部展现于网上。她请来农家乐网站的专业人员制作了宣传网页,实行网上订餐,让更多的游客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双亮农家院”。由于网络预约的形式适应了城市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通过网上订餐的客人越来越多。该村民俗户也纷纷实行网上预订,游客不断增加,2007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民俗旅游收入308万元。

  多种形式的网络建设,使农业信息走进千家万户。2007年顺义区实施了移动农网建设工程。采取“有线信息网络+信息机(农信机)+无线移动终端”模式,搭建顺义移动农网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发布、移动政务、信息互动等多项功能。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手段,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可靠的信息通道和信息收集发布方式。全区已有10家涉农单位、19个镇安装了信息机,400余个行政村及部分农民合作社、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安装了农信机。2007年,全区累计发布信息65.8万条次,其中技术、业务类信息达40万条次,占总信息量的60%,惠及用户2.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