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下一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
2007年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信息化思想贯穿全篇,从第一个部分到第十二部分,共有10处表述与信息化密切相关。报告中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我国信息化全新的历史使命。这深刻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十六大以来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化,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也在不断提升。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要求,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赋予了新的重任。
我注意到,与胡锦涛今年“6·25”中央党校讲话相比,十七大报告中一个显著的新意就是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形势和任务。这将有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信息化作为对当前各项工作有着普遍意义的重大形势和任务来认识、思考、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就是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此外,在电子政务建设这一具体领域,十七大报告的思路更新了,要求也更进一步。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与之相比较,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还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不仅表明民主决策要更多地依靠信息化,更明确了“公共服务”也是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职责。
一、我国电子政务领域将发生4个不可逆转的变化
十七大深化了电子政务的内涵,例如从“积极稳妥”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通过电子政务使人民将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要手段;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必由之路;通过电子政务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突出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我认为,从十七大报告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来看,未来在我国电子政务领域将发生四个不可逆转的变化:
1.电子政务从重视市场监管到更加重视公共服务于市场监管并重,并逐步过渡到公共服务为第一要素的发展重点上来。
2.电子政务建设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建设,其中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与其相互融合的重要方式。
3.中国的电子政务实践,必将催生出电子政务进一步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的新兴模式,这个模式将为“推动我军教育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推进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电子社区的互相融合。
4.电子政务建设更加贴近需求,扩大受惠范围,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发挥作用。
这四个转变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第一点最为重要。
因此,在继续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进一步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背景,这是因为上个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此外,必须进一步审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新特点,就是,我国信息化正在从浅层次转向深层次,我国信息化正在从外向驱动转向内在需求,我国信息化正在从纵向业务转向横向互动,我国信息化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我国信息化正在从重视基础设施转向信息资源建设,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从建设转为更加关注应用和运维。
二、“十一五”电子政务发展宜遵循5项原则
因此,必须按照十七大精神,进一步确立下一阶段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作用,更加注重对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提高电子政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同时,必须聚焦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和社会服务的需要,重要业务信息系统覆盖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领域,支撑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能力大幅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针对性明显加强,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形成有效支持,电子政务发展环境进一步配套完善,对保障电子政务有序健康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我个人认为,“十一五” 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发展宜遵循如下的原则:
1.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
2.更加注重需求主导和实用高效。
3.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安全可控。着力自主创新,夯实信息化基础。要以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掌握关键和核心信息技术,创新信息化发展模式,提升国家信息能力。要始终把信息安全摆在信息化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以自主创新应对信息安全的新挑战。
4.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和产用结合。
5.更加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需求为目标,以推广普及和深化应用为要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先进生产力作用,不断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使信息化成为改造传统产业、缓解资源能源压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务、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审视“十一五”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可以看到,电子政务依然是“十一五”时期推进的重大任务。而且必须继续推进一系列电子政务建设工程的建设,包括充分依托国内产业和现有网络设施,构建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建设国家数字认证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等安全保障环境,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完善财政、金融、审计、税收、海关、宏观经济管理、公共安全、应急处置等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领域的重点业务系统,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业务系统,在社会信用、综合治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食品药品监督、涉农政府信息服务等领域开展跨部门业务协同示范。完善政府职能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库,推进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库建设。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推进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的融合。
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要更加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开展政府部门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的基础信息共享试点。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的国家基础信息库,提高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建设一批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等公共信息资源,开展面向公众的公共信息内容服务。加速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保、就业等领域的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支持重点经济领域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