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震后重建实用技术
来源:交通运输部 更新时间:2012-04-15

交通运输部科技教育司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地震对汶川以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四川全省及临近省市的公路、桥梁、隧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使科技在灾后尽快通路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重建中发挥作用,交通运输部科技教育司、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和中国交通报根据“十五”以来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成果,征求深入灾区一线的有关专家意见,整理提炼出“交通基础设施震后重建实用技术”,其内容包括科技成果的功能与用途、技术简介以及技术来源,以期为震后恢复重建提供科技成果信息和技术支撑。
  详细技术清单请登陆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网站(www.glzx.gov.cn)。

交通基础设施震后重建实用技术清单


  一、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1、震后桥梁性能评价及加固技术
  2、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
  3、公路旧桥检测及维修加固技术
  4、在用预应力连续箱梁、连续刚构桥箱梁开裂成因及处治技术
  5、服役石拱桥可靠性评估与加固改造技术
  6、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与加固处治技术
  7、山区公路防排水评定方法与抗水灾评价指标
  8、川藏公路前龙段滑坡机理及整治技术
  9、声波技术在地基工程评价中的应用
  10、Ikonos卫星图像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11、低造价县乡道路修筑技术


  二、监测、检测与防治技术
  1、公路水毁防治技术
  2、西藏干线公路修筑技术
  3、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
  4、三峡库区蓄水初期公路病害防治对策
  5、山区支挡结构
  6、路况快速检测技术
  7、三峡库区港口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


交通基础设施震后重建实用技术

一、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1、震后桥梁性能评价及加固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地震后桥梁的性能评价与震后桥梁加固。
  二、技术简介
  针对公路梁式桥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点,从混凝土结构内部破坏和外部破坏特征两个方面,强度、变形和裂缝等多个角度,建立了一套能全面反映震后桥梁性能的评价指标。考虑各种桥梁加固方法的特点和适应性,确定具有针对性的震后桥梁快速加固方案和长期加固方案。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如下:
  1、根据震后桥梁的特点,建立了震后桥梁调查工作程序和评估标准,编制了《震后桥梁调查、检测方法指南》;
  2、通过水平滞回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压、受弯和变形性能影响的试验,建立考虑初始损伤影响的混凝土本构关系,提出了损伤墩柱水平、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通过震后桥梁墩柱损伤对其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测试得到了损伤与动力特性的关系曲线,提出基于频率、阻尼的震后桥梁评价方法;
  4、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震后桥梁快速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及相应指标与可视化评估软件,编制了《震后梁式桥性能评价方法指南》;
  5、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和实体工程应用,编制了《震后梁式桥加固方法及工艺指南》。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赤峰市中交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联系人:苏伟光  王元丰
  联系电话:13947692056、139106055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钢铁街东段17号,邮编:024000
  E-mail:swg2056@263.net

 

2、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桥梁抗震性能检测、评价、抗震设计与加固。
  二、技术简介
  形成了较系统的桥梁(包括震后桥梁)抗震性能检测、评价、分析方法、抗震设计、抗震加固设计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主要包括:
  1、分析研究了国内外近40年来成熟的、经济实用的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和抗震加固技术,对60余座简支梁桥、刚构桥、连续梁桥、连续-刚构组合梁桥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价;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及抗震加固技术指南》。给出了抗震性能评价的流程,提供了分析、评价方法,以及可采用的抗震加固方法;
  2、针对既有梁式桥的抗震性能评估体系,建立了一套桥梁抗震评估外观检查、诊断检测和性能鉴定的规程;
  3、形成了较系统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检查评定、检算评定、检测评定方法,对我国现有桥梁钢筋混凝土桥墩在抗震设计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提出了实用的处治措施;
  4、对云南省石羊江桥、魏山河桥和南涧河桥的开展了系统的抗震性能评价和抗震加固工作,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应用实例研究资料。针对西部山区桥梁特点,对规则梁式桥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主筋增强、箍筋增强、碳纤维材料和玻璃纤维材料加固等多种加固方法的原理、材料选择、设计和施工工艺,给出了防落梁和柱式桥墩的加固方法、加固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联系人:唐光武
  联系电话:023-62653430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邮编:400067
  E-mail:tangguangwu@ccrdi.com

3、公路旧桥检测及维修加固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公路桥梁的检测、维修与加固。  
  二、技术简介
  结合交通部“十五”期间国省道主干线危旧桥改造计划和西部地区路网改造项目,旨在提出一套方便实用、快捷有效的旧桥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收集了全国近三百座各类旧桥的检测、试验与加固资料,对其中36座旧桥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荷载试验数据对比分析,成果成功应用于全国十多个省市近130座旧桥。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如下成果:
  1、创建了公路混凝土旧桥耐久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定方法,制订了适用于我国公路混凝土旧桥的材质状况与耐久性检测的指南;
  2、按照桥型种类,通过对大量旧桥技术状况检测资料的定量分析,提出了旧桥结构检算的参数、要点与方法,制订了公路旧桥结构检算分析指南;
  3、采用旧桥检算系数、承载能力恶化系数、截面折减系数和活载影响修正系数,基于桥梁结构设计的近似概率理论,构建了旧桥承载力评定方法、标准与体系;
  4、界定了旧桥加固设计的内容、步骤与要求,提出了桥梁加固的基本原则,对适合桥梁的各种加固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桥梁加固后评价体系,制订了公路旧桥加固成套技术应用指南;
  5、研制的QJ15型桥梁拼装式悬吊检查架、混凝土超声波检测装置、智能钢筋保护层测量装置、钢筋锈蚀综合检测装置,通过生产使用;
  6、编制了《公路旧桥检测示范工程实例》、《公路旧桥检算示范工程实例》、《公路旧桥承载能力评定示范工程实例》和《公路旧桥加固示范工程实例》。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张劲泉
  联系电话:010-6207953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E-mail:zjqgls@263.net

4、在用预应力连续箱梁、连续刚构桥箱梁开裂成因及处治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开裂预应力连续箱梁、连续刚构桥箱梁的维修加固。
  二、技术简介
  针对在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箱梁桥开裂问题从箱梁裂缝调查及检测技术、开裂成因分析、开裂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性能评价和开裂箱梁加固补强技术等4个相互关联的层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收集了180余座桥梁资料,对其中45座进行了详细调查,共总结了5类16种裂缝,获得了典型裂缝的分布规律、形态特征和统计特征;
  2、提出了开裂区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价技术指南、用雷达进行预应力钢筋定位的检测方法和判断准则、管道压浆状况实用检测方法、竖向有效预应力检测成套技术;
  3、通过多层面(整体与局部)、多因素(设计、施工与运营)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导致箱梁开裂的主要原因及设计、施工改进措施;
  3、提出了存在正裂缝和斜裂缝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其截面有效刚度和承载力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
  4、通过典型箱梁桥为期一年半的温度场长期观测,获得了典型桥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箱梁温度场的测点温度实测数据约25.6万个,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和开裂成因分析中考虑温度作用及温度效应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5、提出了典型裂缝的设计和施工改进措施,如合理梁高、腹板厚度等结构参数、最小含筋率、构造要求、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工艺、混凝土浇筑顺序等具体措施;
  6、对国内外有关裂缝封闭技术进行总结和提升,补充必要的裂缝灌浆试验,编制了裂缝封闭技术指南。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王国亮
  联系电话:010-6205530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E-mail:gl.wang@rioh.cn

 

5、服役石拱桥可靠性评估与加固改造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服役石拱桥安全性评估和加固改造。
  二、技术简介
  通过对湘西地区及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石拱桥的典型病害、加固维修技术、承载能力评估和加固维修的经济性评价,提出更切合实际的服役石拱桥安全性评估方法和加固改造技术,使我国大量的石拱桥资源得到更充分和更安全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效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如下:
  1、归纳总结了服役石拱桥八种典型病害形态及产生机理;
  2、提出了采用悬索线为轻型石拱桥拱轴线的计算理论,并导出了悬索线无(平)铰拱弹性中心法求解的常系数,考虑弹性压缩的附加内力,温度变化及支座位移作用下的内力求解公式;
  3、提出了考虑连拱和拱上联合作用下,运用平铰拱理论分析石拱桥内力,并有效地运用于服役石拱桥加固改造工程;
  4、利用研究的平铰拱理论,开发了功能强大的SAB石拱桥分析软件,编制了跨径为20米至80米石砌板肋拱设计图一套;
  5、系统地研究了石拱桥安全性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改进的变层次分析法和强度储备比汇总分析法对石拱桥进行了安全性评估;
  6、提出了桥梁加固设计恒载应力、组合应力和极限承载力三个准则。并有效地应用于石拱桥钢筋混凝土套箍封闭主拱圈加固、增设复合钢筋混凝土拱板(肋)加固、基于平铰拱理论分析调整全桥内力加固和综合整治加固等成套技术;
  7、提出了桥梁加固改造效果评价的四个强度指标和三个刚度指标;
  8、提出了基于行驶质量指数标准的石拱桥加固最佳时机选择模型和基于经济性与使用性能预估的石拱桥加固最佳时机选择模型;
  9、提出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拱桥加固方案决策模型。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胡柏学
  联系电话:0731-5226429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号,邮编:410015
  E-mail:13707483492@hnmcc.com

6、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与加固处治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边坡加固处治技术、边坡防护技术与边坡优化设计。
  二、技术简介
  针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边坡支护方案优化设计、边坡加固施工工艺与施工控制、边坡加固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在边坡处治中的应用、路堤沉降变形规律、岩质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开发出一些新的边坡加固处治和防护技术,解决目前公路边坡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系统地建立了包括岩土力学参数获取方法、稳定性分析方法、稳定安全系数取值在内的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2、形成了完善的桩身预应力抗滑桩边坡支挡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3、形成了完善的高强锚固灌浆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
  4、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边坡灌浆加固处治技术。
  5、归纳总结了土工合成材料生态护坡适用条件、结构型式、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并开发出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生态路堑墙护坡结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工合成材料生态护坡技术。
  6、形成了土工合成材料喷射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土工格室路堤加筋稳定技术。
  7、建立了边坡支护优化体系,并基于GIS开发了集公路地学信息管理、宏观稳定性评价、稳定性分类、支护设计为一体的系统软件。
  8、提出了高填路基沉降预估方法和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提出了合理的压实技术和减少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的技术措施。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联系人:邓卫东
  联系电话:023-62653085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邮编:400067
  E-mail:dengweidong@ccrdi.cmhk.com

7、山区公路防排水评定方法与抗水灾评价指标
  一、功能与用途
  主要适用于山区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养护等领域,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和防护工程的有效性。
  二、技术简介
  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实体工程,从孕灾环境要素、致灾因子活动要素、承灾体特征要素、破坏损失要素、防治工程要素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出发,运用四类评价指标(暴雨洪水对山区公路的危险性评价、公路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公路水灾害破坏损失评价、防护工程防护效果评价),对山区公路的暴雨洪水灾害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建立了山区公路承灾体在“点”、“线”、“面”三个评价层次下的水灾害评价系统,取得了以下成果:
  1、划分了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边坡降雨灾害和公路排水系统水毁的灾害等级,建立了由“灾害等级评价、暴雨洪水危险性评价、公路易损性评价、水毁损失评价或风险评价、防排水措施减灾效果评价”五部分构成的公路水毁灾害评价体系;
  2、针对沿河公路水毁提出用危险性指数评价其危险性,以合理性、完善性和基础稳定性综合评价其易损性,提出了防护效果的点评价、线评价方法;
  3、通过模拟降雨条件下的边坡降雨冲刷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了边坡降雨冲刷灾害和降雨边坡稳定的成灾过程,提出了截断“侵蚀链”以控制边坡冲刷的原理;
  4、根据侵蚀量评价边坡降雨侵蚀易损性等级,提出了降雨技术失稳灾害的概率表达式,并用可能坍塌数量评价边坡失稳的易损性。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长安大学
  联系人:田伟平
  联系电话:029-82334443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邮编:710064
  E-mail:fz02@gl.chd.edu.cn

8、川藏公路前龙段滑坡机理及整治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易滑坡路段公路边坡的整治。
  二、技术简介
  以川藏公路前龙段1#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滑坡发生发展机理到滑坡整治工程设计和实施,通过室内研究计算和实际工程的应用,指导了1#滑坡整治工程实施,保证了整治效果。主要技术成果有:
  1、将结构物、地表位移和多年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共同组成立体监测网,采集了大量数据;
  2、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的设计理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完善了计算理论,提出了一套新的计算方法,使这类工程设计更趋合理;
  3、研究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根据桩土相互作用原理,提出设计中要考虑锚索拉力引起的桩后抗力;
  4、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按照弹性地基梁法和叠加原理,提出了框架梁计算设计方法;
  5、根据共同作用和变形协调原理,提出了锚索拉力与抗滑桩的受力匹配问题;
  6、对目前滑坡治理工程中常见的半坡桩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半坡桩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半坡桩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7、分析了影响锚索预应力损失的8种影响因素、影响特征以及锚索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根据主控因素提出了预应力损失的简单评估办法,总结出采用多次补张拉以及对称循环张拉法减少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工艺;
  8、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技术,对山区道路建设遇到地质复杂易滑地段的地质选线、滑坡勘察、动态监测、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
  联系人:张晓燕
  联系电话:028-85580152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洗面桥横街26号,邮编:610041
  E-mail:jobs@mail.sc.cninfo.net 

9、声波技术在地基工程评价中的应用
  一、功能与用途
  为地基工程检测、评价提供有效的措施,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损伤,从而评价地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技术简介
  利用声波测试技术研究出一套准确、有效、便捷、完善的检测方法和系统,达到快速、有效地确定地基工程结构的力学特性,发现存在的隐患和损伤,评价地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如下:
  1、软弱不良地层的探测。公路边坡中的软弱层往往导致边坡坍滑,查明其中软弱地层的分布及埋深对预防边坡坍滑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测试地段采集到的声波信号数据从时域、频域及云图三个方面来综合判定软弱地层的分布及埋深,大大提高了判定的准确性。
  2、土石分界面的探测。土石分界面的探测主要为了查明上覆土层厚度,可以用于松散堆积体的分布范围及埋深的探测。利用面波法及反射波法的各自特点进行综合判定土石界面,避免了单一方法的不足。
  3、路基施工质量检测。针对强夯、压力灌浆等施工技术的特点,提出了施工质量的有效深度法的检测技术,综合评价施工质量的加固效果,同时能够较好地评价路基施工质量的整体均匀性。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联系人:杨建国
  联系电话:023-62653090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五公里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道路工程所,邮编:400067
  E-mail:chaihejun@ccrdi.cmhk.com

10、Ikonos卫星图像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复杂条件下的公路勘察与设计。
  二、技术简要
  针对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GPS、RS、GIS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高分辨率卫星对地观测,全球重力场模型及空间信息分析技术为核心,利用各种卫星对地观测数据进行公路的规划、勘察与设计。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科技成果:
  1、提出了一套Ikonos卫星图像控制布设加密模式,在600km2的区域内,布设一个控制点进行加密,精度达到了平面±1.20m,高程±0.96m;
  2、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建立了1′×1′公路工程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相对精度达到了山区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解决了墨脱公路控制测量中的高程测量难题;
  3、将Ikonos全色图像、多光谱图像、Landsat ETM图像及航空影像等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对地观测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对墨脱地区各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进行了高精度的地质遥感研究与分析,获得了高精度的遥感地质平面图,达到了公路初步勘察设计阶段工程地质遥感的要求;
  4、利用Ikonos卫星图像与相隔30年的航空影像进行高程变化与影像变化的分析,发现了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缝合带处的当今最活跃地区的地表变迁规律,寻找出了墨脱地区地表相对稳定的区域。
  5、利用多尺度、多源、多时相空间数据建立了区域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生动、形象地实现了公路设计的三维实时景观动态漫游;
  6、开发了Ikonos卫星测量与公路CAD系统集成的接口,实现了当今高新空间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公路勘察设计技术的集成;
  7、研究并创立了以3S(GPS、RS、GIS)技术为基础,高分辨率卫星对地观测、工程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空间分析等现代高新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新公路勘察设计技术体系。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楚江
  联系电话:027-84214097,13807147949
  地址:武汉经济开发区创业路18号,邮编:430056
  E-mail:ccshi_kjb@163.com

11、低造价县乡道路修筑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成果对震区的县乡公路、农村公路灾后重建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部分技术对农村公路抢通保通也有作用,其优势在于简单、实用、降低成本,利于西部广大基层技术人员掌握和使用。
  二、技术简要
  考虑到我国西部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应用技术相对简单的现状,该项目主要追求简单实用和易于推广。项目的研究对象和技术领域主要是具有小交通量特征的、有沥青铺装层的三、四级公路的设计和施工。通过合理设计使路面结构与当地自然状况及交通条件相适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采用省工减料的撒铺工艺或薄层沥青铺面,从而达到低造价目标。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科技成果:
  1、结合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和地方材料等,针对西部二级自然区划(组合)提出了典型路面结构;
  2、针对西部地区常见的地方材料给出了强度参数、材料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
  3、针对西部的施工水平提出了沥青面层的结构形式及适用条件、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的具体建议;
  4、针对小交通量的特点提出了路基路面宽度和横断面设计;
  5、编制了《西部县乡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指南》供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简单方便,图文并茂。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刘清泉
  联系电话:010-6207928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E-mail:qq.liu@rioh.cn

二、监测、检测与防治技术

1、公路水毁防治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为公路水毁防治提供科学的标准和先进的方法,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的抗水毁能力,减少公路水毁和交通中断,确保公路畅通和行车安全。
  二、技术简介
  通过全面地考虑公路水毁的成因、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从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和养护等各个角度,对公路水毁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提出了不同公路设施的水毁形态表征指标和水毁经济损失评估指标,揭示了公路水毁的成因机理、形成条件、控制因素和敏感因子,创建了“公路水毁三层次分类方法”,以及公路水毁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和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模型。
  2、首次建立了公路水毁防治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和分析平台,可用于分析各种复杂条件下河道的流场特性、水流与公路设施的相互作用,以及水毁防治构造物的防护效果。
  3、补充完善了公路路基与桥涵设计中有关水文计算和冲刷分析的关键理论;建立了公路水毁毁损等级评价理论、公路设施抗水毁能力评价理论和公路水毁预测理论,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4、明确了各种公路水毁的防治原则、技术对策和流程,提出了各类防护措施的适用条件、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理论依据充分,实用性强。
  5、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公路水毁防治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公路水毁评价、分析、预测和防治设计等功能,为全国公路水毁防治与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和动态化提供了范例。
  6、编制了《公路水毁防治技术指南》和《公路水毁防治设施设计参考图集》,并已成功应用于重庆和新疆的多项公路水毁防治工程。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重庆市公路局
  联系人:王庆珍
  联系电话:023-89020203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正街131号,邮编:400067
  E-mail:Wang_qz2002@163.com

2、滑坡、泥石流防治及沿河路基稳定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公路滑坡、泥石流的防治与、沿河路基稳定。
  二、技术简介
  三项技术是“西部项目西藏干线公路修筑技术研究”项目成果,主要包括:
  1、通过对沿河公路路基防护技术及水力计算的研究,确定了符合西藏干线公路特殊水文、水力条件的路基护坡(岸)工程基础埋深;
  2、根据西藏干线公路重点沿河路段不同的河流水力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了既可靠又经济的路基防护工程类型和结构;
  3、提出了适合西藏干线公路沿河路段脆弱自然环境的、更有效的路基防护修筑新技术;
  4、通过对泥石流防治及预测技术的研究,确定了具有潜在危害的泥石流沟,以及解决公路选线绕避或修筑的对策;
  5、解决了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类型和泥石流危害段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及修筑中所需的关键性技术参数,分析了西藏干线公路已建泥石流防治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优化处置新技术;
  6、制定了公路滑坡区域防御对策,并针对公路滑坡灾害,提出了经济、合理和实用且适合西藏自然环境特点的滑坡防治技术;
  7、开发了路基水毁、泥石流、滑坡灾害查询系统。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西藏自治区交通科学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地质灾害研究中心
  联系人:张正波、王成华
  联系电话:13989080127,028-85255685,13666169232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罗布林卡路15号,邮编:850001
  E-mail:zzb0127@163.com

3、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公路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预报。
  二、技术简介
  西部地区具有特殊的自然地质、地理条件及气候条件,地质灾害频发,对公路设施造成严重危害。目前,适应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成熟技术缺乏,本项目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对象开展研究,主要成果有:
    1、提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和危险性分段预测方法,引入多元件多状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理沦和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
    2、基于开挖和人工降雨诱发残坡积层滑坡的大型原位试验,得到了降雨型滑坡和开挖型滑坡的滑面形态、力学参数和临滑速度,为建立残坡积层滑坡的预报判据提供了依据;
    3、将次声预警方法应用于公路泥石流预警,引入崩塌声发射监测技术,提出了公路崩塌“临界大事件频次预测”和“突变理论预测”的方法,开发了“滑坡条带测缝监测技术”和“测斜管管口保护方法”;
    4、开发了公路地质灾害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远程无线传输;
    5、建立了公路地质灾害数据标准并构建了“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公路地质灾害监测实时分析处理和动态预报,为地质灾害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联系人:龙万学
  联系电话:0851-5841762
  地址:贵阳市中山东路69号,邮编:550001
  E-mail:gzjtsj@public.gz.cn

4、三峡库区蓄水初期公路病害防治对策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库岸公路病害防治。
  二、技术简介
  针对三峡库区蓄水诱发公路工程病害及其防治这一问题,项目以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对库岸公路工程病害的分析为基础,对其形成机制、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套系统完善的研究成果:
  1、提出了岸坡稳定性风险分析理论,从发育规模、活动频率和次生灾害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适合三峡库区岸坡稳定性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
  2、导出了一维情况下库内水位下降时坡体内瞬态浸润线的计算公式和用渗透力表述的滑坡稳定分析条分法公式,提出了库水作用下浸润线确定的实用方法,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3、将增量加载有限元法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应用于求解地基极限承载力和评判地基稳定性,改进了存在软弱结构面的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4、在多种斜坡波浪作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三峡库区的平板斜坡小波高破波冲击压力计算公式,提出了三峡库区土质岸坡演变过程的预测方法,给出了岸坡防护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
  5、开发了基于GIS 平台的 “库区蓄水诱发公路工程灾害防治对策支持系统”软件,实现了灾害信息管理、预测、评价及数据的网上发布和资源共享;
  6、研究成果被《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等规范采用,并在三峡库区多条公路得到应用。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重庆市公路局
  联系人:王庆珍
  联系电话:023-89020202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正街131号,邮编:400067
  E-mail:Wang_qz2002@163.com

5、山区支挡结构
  一、 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公路边坡支护。
  二、技术简要
  项目依托了云南思小、水麻、保龙、广东的梅河、粤赣等多条高速公路进行研究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提出了整体现浇式高轻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及其最佳受力状态和合理设计高度;
  2、发展了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技术,成功实现了19.7m的单级高度;
  3、提出了高轻型锚锭板挡墙的土压力计算模型和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实现了14m的单级高度;
  4、结合实体工程,总结了高轻型支档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高轻型支档结构病害整治措施,并编制了相关设计施工指南。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
  联系人:房锐
  联系电话:13508716669  0871-3126913
  地址:昆明市拓东路石家巷9号,邮编:650011
  E-mail:fr126@126.com

6、路况快速检测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公路灾害调查、路况普查。
  二、技术简要
  路况快速检测技术是西部项目“沥青路面快速检测与养护技术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该技术由程控相机、定位系统、图像数据压缩存储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该项技术已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
该系统可以安装于各类车辆以行车速度按设定的频率自动采集高清晰度道路前方图片,并可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道路前方图像的采集质量、频率和速度。系统采集图片可直接导入配套的“前方图像管理系统”,供公路管理人员进行公路实景浏览、查询和分析,了解公路路面及沿线设施损毁情况(如边坡塌方),确定损坏位置。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潘玉利
  联系电话:010-8209084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
  E-mail:panyuli@cpms.com.cn

7、三峡库区港口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适用于港口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二、技术简介
  针对三峡库区港口特殊的工程要求、库区水位变幅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特点,依托万州青草背港区、奉节白马港区和巫山龙门港区码头工程,对三峡库区港口岸线地质灾害类型及岸坡稳态分区、三峡库区港口地质灾害发生机理与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和三峡库区港口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应急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提出了库区港口岸坡分类方法和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开发了《三峡库区港口岸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系统》工程应用软件,并利用该系统对典型港区岸坡稳态进行了初步评价;
  2、提出了适用于不同降水条件下、不同工况的渗流自由面的求解方法,确定了库区港口岸坡土体综合参数的取值方法;
  3、建立了适合于三峡库区港口岸坡设计和稳态计算的评价体系,包括参数、工况、潜在滑面、加固力和计算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设计和校核工况下的岸坡稳定性判别标准;
  4、提出了适用于库区港口边坡加固措施的分类,并着重研究了抗滑桩、抗滑挡土墙两种加固技术,提出了适合库区直立式挡墙、分级直立挡墙和斜坡码头岸坡的联合排水技术。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交通部规划研究院
  联系人:朱鲁存
  联系电话:010-5962928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2号楼,邮编:100028
  E-mail:zhulc@tpr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