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有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良种良法运用到粮食和农业生产各个领域,超级稻全年推广面积可达6000万亩。“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已在田间地头显示出非凡的活力,在其推动下,农业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
农业:科技推动产业升级
“十五”期间,中央通过一系列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一批新兴的农业高科技产业的形成,为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是“十五”期间农业领域技术集成度和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攻克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全面缩小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如制约我国浓缩苹果汁产业化发展的褐变等技术难题的解决,使浓缩苹果汁的出口量逐年上升,1999/2000年度尚不足世界贸易量的20%,到2004/2005年度已占70%以上。
“十五”期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日益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的重要基地。截至2004年底,36个试点园区入园企业总数已达2245家,其中龙头企业占21.51%。
“星火”计划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乡镇企业的创新示范,提高了乡镇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农村:科技带动经济发展
自然灾害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五”期间,气孔振荡抗旱剂开发成功,田间实验表明,在大中旱年份可使300毫米年降雨量左右的半干旱区的作物产量比对照高1倍至2倍,这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星火”计划探索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即培育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星火产业带。在星火技术密集区的带动下,全国出现了“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了东西部科技协作机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形成了若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大大增强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活力。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实践,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培育当地主导产业,大大加快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截至2004年底,园区3年间累计实现总产值581亿元。通过园区内企业的有效组织和带动,使周边地区850余万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00元—500元,创造社会效益达5000亿元以上。
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增强
使广大农民真正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我国发展农业科技的初衷。“十五”科技工作在培养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上不遗余力,效果显著。
星火科技培训工作的思路做了重大调整:培训目标从单纯农村适用技术推广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转变,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500万人次,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了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施了星火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河南省郑州市建设了基于电视和机顶盒的农村信息化网络,使农民利用电视在家顺利实现上网,截至2005年上半年,直接受益农民达56.3万人。
“十五”科技扶贫开发工作的成绩也可圈可点。以大别山、井冈山、陕北地区的55个贫困县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的科技扶贫开发工作,提高了农民应用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2003年六个定点扶贫县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40多万人下降到32万人;大别山、井冈山和陕北地区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今天,大别山区的蚕桑、中药材,井冈山区的笋竹、水禽、优质水果,已成为当地主要支柱性产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些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也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农产品深加工重大专项,在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使农民在原料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各环节得到新的就业机会和收益,带动3000多万户农民直接增收达54.3亿元。
“十五”农业科技的累累硕果,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信心。但也应看到,“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现代农业的真正建立,决非一夕之力可以实现,下一个五年,农业科技面临的压力更加巨大,要做的工作依然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