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测绘局局长袁树友
解放军生活:请给军事测绘定义。
袁局长:军事测绘的定义在百科全书和有关教科书中都有明确的表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使命任务的拓展,我认为可以这样描述:军事测绘就是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获取地球乃至外层空间星体的形状、大小、重力场、磁力场信息,空间位置和高程,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类别、形态与分布,以及地理名称,经加工处理,制成各种纸质地图、数字成果和资料,综合反映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及相互关系的过程和各项工作统称。现在军事测绘已经发展到空间、时间的概念。历史赋予我们承担着“定时空、绘天地、指方位、测目标”的战略使命。事实上,作战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内进行,打仗要知道敌人在哪、友邻在哪、自己在哪?这些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和地理环境信息就是军事测绘提供的。 解放军生活:能简单地梳理一下我军测绘历史的脉络吗?
袁局长:有军队就有了测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测绘工作,至今已走过了整整80年的光辉历程。这80年大概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革命战争时期的随军测绘保障。这一时期,军事测绘主要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用自制的简陋测绘工具简测地形略图以及调绘行军路线图和宿营图,也有少量的战场实地测绘,主要是分析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大量的地图还是缴获国民党的,甚至是一些土匪军阀的地图,之后复制使用。当时的中央红军作战局,里面设了4个科,其中就有地图测绘科这个编制。
第二阶段是随军测绘向全国大规模正规测绘的过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是随军测绘向全国测绘过渡时期。主要工作有:一是进行了组织准备,成立了总参测绘局,建立了与全国测绘相适应的统一管理体制,并对分散编组的全军测绘部队进行整编和调整;二是进行了计划准备,全军首次测绘工作会议(1950年6月)确定了“统一规划,分散经营”等测绘业务指导方针。1952年6月,又制定了《五年国防测量计划(1953-1957)》,这些计划的提出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军事测绘走上了科学规划的轨道;三是技术准备,主要是测绘技术人才培养、测绘器材筹措、资料搜集和整理,以及全面学习苏联测绘技术、聘请苏联测绘专家来华指导等;四是按照计划进行了试测,为全国测图积累了经验。
第三阶段是全国大规模基本测绘展开。1954年至1966年是全国测绘工作全面展开时期。全国测绘从我国东部国防地带开始,主要工作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比例尺测图,统一全国测绘基准,采取航空摄影测量等多种新技术。在完成全国测绘任务的同时,还完成了炮击金门以及远程武器发射试验基地建设、原子弹爆炸试验、边界勘测等测绘保障任务。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军事测绘事业有声有色、成绩显著,走上了正规高速发展的轨道。
第四阶段是“文革”时期,测绘领导机关虽受到一定冲击,但测绘部队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关怀下比较稳定。这一时期,军事测绘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大局下行动,重点完成了“三北”、“三线”与青藏高原测绘任务,并为“两弹一星”和远程武器试验提供了测绘保障。
第五阶段开创军事测绘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军事测绘现代化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军事测绘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军事测绘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逐步实现了测绘技术由落后的手工作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测绘转变;测绘手段由地面测绘向航空、航天测绘转变;测绘方式由基础测绘向详细测绘、精确测绘转变;测绘内容由传统的军事测绘向测绘与导航定位、军用授时共同发展;保障对象由单一的作战指挥向指挥系统、部队行动、武器平台等统一保障的转变。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高精尖测绘任务,绘制和出版了各种比例尺地图,满足了新时期军队作战、训练、外交斗争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保障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解放军生活:请局长形象通俗地告诉我们军事测绘对于军队作战、国家防卫以及建设的重要性。
袁局长:其实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战争,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域、空间域、物理域中进行的。对这个特定时空域的定位,包括相关信息的提供,就是测绘的用武之地。过去,地图是指挥员的眼睛,部队要按图行进。现在,测绘已经渗透到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武器也要按“图”行进,才能实现精确打击。
军事测绘信息是认识战场的基础,所有的军事决策以及行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只能在不了解的战场环境中打仗,其危险是不言而喻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影响日益加剧,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保障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争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军事测绘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基础性、先行性、精确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开战时间推迟了3个月,原因就是国防部测绘局提出,在伊拉克战场的作战测绘准备还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此后,美军派了300人的测绘部队,先期进入伊拉克,进行了临战测绘,3个月后美军开打。这个例子说明,没有信息化的测绘保障,就打不了信息化的战争。
解放军生活:这些年中国军事测绘完成的亮点工程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袁局长:军事测绘在我军的历史上功勋卓著,成绩显赫,完成了许多急难险重任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军事测绘的建设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一是统一了空间基准。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我军一直以来同时使用几个不同的大地坐标系,难以满足精确作战的要求。经过多年努力,我们于去年8月1日正式启用了高精度的全球地心坐标系——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有效提高了武器打击效能。
二是建立了军用时间基准。建立了军用时频系统,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提供统一时间基准,满足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对时间频率服务的要求。
三是构建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导航定位是军事测绘领域的新拓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独立自主的导航定位系统,最终目标是发展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信息保障体系,满足精确制导武器和部队机动对动态时空信息需求。
四是加快了航天遥感测绘体系建设。随着遥感信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还将进一步发展航天测绘手段,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频谱航天遥感测绘体系,为地理信息更新提供准确、快速测绘保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详实、准确、高效测绘信息服务。
五是建成了全国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和应用服务系统。经过全体测绘官兵10多年的艰苦工作,基本完成了全国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建设工作,建立了全国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研制了军事地理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了军事测绘成果数字化、保障系统化,提高了军事测绘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能力。
如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卫星影像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空间数据库技术、战场地理环境仿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以及目前正在研究和将要发展的天文导航技术、深空测绘技术、数字制图综合技术等,都是我军军事测绘的亮点。
解放军生活:请谈谈改革开放以来军事测绘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贡献。
袁局长:测绘其实是人类认知自然世界的一种手段,所以军事测绘和民用测绘在许多时候没有严格的界限。军事测绘的成果完全可以转化为民用。更何况我们这支军队的宗旨就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所以这些年军事测绘为国民经济建设所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比如在国家基础测绘建设方面,参与了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项目,如全国1∶5万地形图更新、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建设、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建设等,负责国家海洋基础测绘工作,在我国周边海区进行海洋调查、民用海图服务等;在国家科学工程方面,参与了嫦娥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第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建设;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军事测绘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青藏铁路、京九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我们都提供了测绘保障;此外,我们还在国家边界测绘、领海基点测定、抢险救灾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军生活:请您谈一谈,在信息化条件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未来我国军事测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有哪些远景规划?
袁局长:信息时代,谁占有的信息越多谁就占有更大的优势。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信息资源的建设,没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军事测绘承担着基础信息源的建设任务,定位信息、遥感信息、地理信息是指挥系统、武器系统和部队行动的重要保证,这些信息的掌握和利用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要基础。
这些年,军事测绘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离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军事测绘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任务高峰期、职能拓展期、能力增长期和严峻挑战期。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胡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为指导,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进一步拓展全军导航定位的管理与应用,进一步拓展深空测绘导航,进一步拓展联合作战测绘保障,进一步拓展测绘成果集成应用,进一步拓展国防测绘动员工作,积极推进军事测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解决好军事测绘建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还要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按照“需求牵引、创新发展,信息主导、综合集成,突出重点、统筹全局,主动服务、精确保障,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思路,加速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测绘的服务保障体系、信息产品体系、装备技术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有效履行“认知地球,透明战场、精测目标、实时导航”战略任务,努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测绘导航保障能力。80年的军事测绘历史,是测绘官兵用热血和汗水写成的,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展现了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