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过去10多天了。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在这场斗争前期的与死神赛跑的抢险救人阶段,测绘工作者用他们的辛劳和汗水,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绘出了一张张灾区遥感影像图、地形图、政区图、地震前后比对图,拿出了一个个抗震救灾急需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方面急需,为抢险救人提供了重要的测绘保障,为灾情信息公开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测绘服务。
4.1万张灾区地图,2610GB的遥感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满足了40多个部门和单位抗震救灾的急需,这是测绘部门高速运转的结果,是测绘工作者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的结果。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测绘人与全国人民一起,经受住了这场考验,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测绘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时至今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社、四川测绘局、陕西测绘局、甘肃省测绘局等测绘单位的干部职工们还在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他们的计算机还在通宵达旦地工作,他们的打印机还在日夜不停地运转。因为他们知道,抗震救灾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测绘工作者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很重。目前,灾后安置、灾后重建已摆在抗震救灾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为灾后安置和灾后重建提供测绘保障,国家测绘局党组已经做出了部署和安排。我们要在国家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坚决打赢灾后重建测绘保障服务这一仗。
要为灾后重建做好测绘保障工作,就必须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抗震救灾斗争的新阶段对测绘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灾后安置、灾后重建需要更全面、更具体的地理信息。测绘保障要从一般性服务转向专项服务,要为各对口部门及时提供专项服务;对灾区的监测分析评估要从局部转向全局,要尽快制作提供能够反映整个灾区总体情况的地图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要为灾后重建做好测绘保障工作,就必须发挥优势,统筹协调,争分夺秒,优质服务。地理信息是抢险救人的基本依据,也是规划灾后安置、灾后重建的基本前提。我们有最权威的地理信息数据,有最优良的测绘设备和最新的测绘技术,有“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灾后安置、灾后重建提供最快、最好的测绘保障。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为了帮助他们重建美好家园,让我们继续献出我们的热血和爱心,献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有国家测绘局党组的统一指挥,有全体测绘工作者的奋力拼搏,我们一定会打赢灾后重建测绘保障服务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