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通过有效载体推动行政提速服务提质
来源:新华日报 更新时间:2008-05-28

 
   
   讯  为构建快捷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6年底,该市在政府部门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他们从清理行政职权入手,成立了行政职权和流程再造审核委员会,对政府部门行政职权进行三上三下梳理审核。经过压缩、核减、归并和下放,进一步明晰职权。在此基础上,市监察局牵头组织9个专家工作组,本着方便企业和群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腐败和保护干部原则,对市直61个政府部门1486条办事流程重组再造,先后削减审批事项111项,压缩取消110多条审批流程。之后,又构建起统一数据中心、统一基础网络、统一应用软件、统一管理机制的电子政务集中管理平台,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办事。目前,已有企业注册登记等5条流程横跨35个部门实行网上并联审批,所办理的137个项目平均时间缩短了30.6%。
  在效能建设过程中,他们牢固树立百姓是天、客商为重、企业至上理念,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强力推进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基层“政务超市”,并明确完不成任务、达不到标准的,政府换届不予提名。结果仅用3个月时间,11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1300多个村居、社区建成了便民服务室。已建的8个县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一步拓展服务事项,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现在,基层群众大大减少了奔波之苦,盛赞这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效能工程。

  该市还建立健全了亲民、利民、便民的民意快速处理机制。将效能投诉中心、行风热线等八条信访高速公路资源整合,建成统一信息平台,信访、办访、查询、问责互相联动。定期开展群众诉求问题的排查,每年在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中年检时期,做到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提出对策建议,避免商家不满投诉;对公安等12个部门的投诉情况,做到逐一上门反馈,共同分析投诉症结,研究解决办法;对个别投诉件,加强对这一类问题的分析,拿出可行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2001年以来,该市每年组织两次大规模万人评议活动。评议结束后,逐条向有关部门反馈并限期整改。连续7年,春节后第一会就是绩效考评结果兑现会。十佳重奖,三差严格追究。效能建设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提高了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