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信息化从“邢台”全面起步
来源:硅谷动力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午11点50分,小王一如既往地坐在电脑前查找资料,正要响应同事的号召外出就餐,突然觉得椅子一阵摇晃。“怎么了,谁在晃我的椅子?”小王回头一看,并没有什么异常,那就赶紧做完这点工作去吃饭吧。几秒钟后,又一次强烈的晃动出现,小王心念一转,“腾”地站了起来,看着对面同事迷茫的目光:“地震了!……”

  7月4日,这样的场景在北京许多写字楼中同时“上演”。这不经意间的一晃让许多人重新有了对地震的恐惧,甚至回忆起30年前唐山的那场悲剧而不寒而栗。实际上,在我国这样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区,很多年以来地震灾害都是笼罩在人们头上、挥不去的一道阴影。

  但可喜的是,在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下,我国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让人忘却了地震的影响。7月20日,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总工程师刘瑞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将于明年全面完工,全国48个国家级地震台网和200多个区域子台网将全面“协同作战”,更快捷地完成对地震的预报、监测以及应急反应等全方位工作,从而为防震减灾铸起一道更为坚固的防护网。

  地震信息化从“邢台”全面起步

  说起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人们都会直接想到地震的监测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功能、应急指挥功能等等。没错,与其他自然灾害不一样,地震的特殊性让应对这种灾情的每一环节都与信息化息息相关。刘瑞丰介绍说,除了“数字化台网”用于对地震的监测、预报之外,信息化对于防震减灾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信息传递、快速处理和信息发布。“利用数字化技术及时预报、监测地震信息,并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快速传递地震信息,进而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处理,最后报告给政府部门并向公众发布。应该说,国家地震局的每一步工作步骤都是与IT技术紧密相关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这样的紧密联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地震防护工作的发展。以地震通信手段为例,从人手相传到邮寄,再到电报、电话、短波通讯,再到拨号上网、宽带网络,正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地震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在地震监测方面,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最简单的地震仪到模拟地震台、遥测地震台,再到现在的数字地震台的发展过程。

  从我国地震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来看,1966年的邢台地震或许是一个分水岭,由于这次地震后我国进入了又一个地震活跃期,国家对于地震相关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也有别于之前的一些零散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例如,这一阶段我国建立了20多个基准地震台(一类台)和60多个基本地震台(二类台),同时实现了电报传送地震信息,传递时间缩短到6个小时之内。

  在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我国地震信息化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开始建设遥测地震台,并逐步走上了地震模拟监测数字化记录的道路。例如,8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了中型计算机,再加上PC机应用,768工程在6大遥测地震台网实施,计算机在地震观测中开始进入普遍应用阶段;同时,通过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计划,我国建立了由11个数字化地震台组成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在通信方面,全国短波通信网、地震卫星通信网等在这一阶段也陆续建设完成。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对地震防御的进一步重视,越来越多的IT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地震的数字化观测、宽带通讯、快速应急处理、数据共享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可以说,地震行业真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三大体系支撑防震减灾

  为了推动了我国地震科学的跨越式发展,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2003年,我国启动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据悉,该工程将建成一整套的全数字化观测体系,投资总额近27亿元,主要包括数字测震、前兆、强震动三大监测台网和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信息服务、地震应急指挥三大应用系统,以及一个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求援训练基地,工程将于2007年全面完成。刘瑞丰介绍说,该工程将基本涵盖防震减灾的全过程,并进一步夯实了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技术体系。

  从地震监测预报上看,我国已经建成了由48个国家数字地震台站、一个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和一个分中心组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21个区域遥测数字地震台网(包括353个子台),以及以组网方式构成的应急流动数字地震台网,此外还包括1400多个地方台、企业台,8000多个群观测点。从覆盖面上看,国家级监测台网已经均匀覆盖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地震台网则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密度更大一些。而从监测手段来看,不再只是围绕地震台的部署“固定”监测,还通过数字化应用引入流动数字地震台网,可以以地震发生地为中心,调动周围的国家级和区域级地震台站组成临时台网,从而更准确地观测地震发生位置。

  在震害防御方面,我国已经绘制出了第四代地震烈度区划图,通过对以往地震发生情况的分析,预测出未来50年我国各个地区可能出现的地震烈度,并将国土范围划分为不同地震危险程度或抗震设防等级。该图在我国工业和民用建筑的设计上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

  在应急救援方面,今年1月11日我国正式颁布了《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但实际上。之前在各个省市地区地震应急预案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应急系统主要包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对地震参数(发震的地点、地震的震级等)的快速测定和报告;震后震情的发展趋势、强余震预测和地震灾害损失的快速评估;成立救灾指挥机构等。同时,我国还于2001年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再加上各省组建的地震紧密救援队,一般可以在地震发生的几个小时内赶赴现场。

 8分钟报告地震灾情

  如果一次地震在我国境内发生,国家地震局能在多长时间内监测到地震的位置、震级等信息?“3分钟。”刘瑞丰表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地震台站将自动监测地球震动信息,随时记录地球震动的情况,并实时传送到位于北京的国家地震观测台网中心。一旦出现地震情况,国家台网中心能在3分钟内对地震进行准确定位,并基本确定地震震级,进一步分析以后能在8分钟内向政府部门报告,并由政府部门发布地震信息。以7月4日发生的河北文安地震为例,11点50分左右发生的地震,不到12点地震信息已经报告给国务院相关部门,在12点开播的央视一套“新闻30分”节目中得到发布。

  在刘瑞丰总工的带领下,记者进一步参观了国家地震观测台网中心和首都圈地震观测台网中心。国家地震观测台网中心集中了全国48个国家数字地震台(包括南沙群岛上的地震台)的记录,这些监测信息全部通过卫星系统将信号传递到北京。监测屏幕上所看到的一毫米震动,实际上是发生在当地的十万分之一或者二十万分之一毫米的振动。国家台网中心承担全国5级以上、我国周边地区6级以上、世界7级以上的大地震速报,要求在台网观测到地震以后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内测定地震发生的时间、位置和震级。据介绍,今年7月17日印尼发生的里氏7.2级强烈地震,国家台网中心迅速对其进行了监测、定位,并将信息传给了太平洋地震预警中心等机构。

  首都圈地震观测台网中心由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台网组成,包括107个遥测地震观测台站。从功能上看,其监测内容与国家台网中心基本相似,但由于台站分布更密集,可监测的地震更多,一般来说1.5级以上的地震就可以监测到。

  资源共享成就统一调度

  在整个防震减灾体系中,完成了地震监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应急救援。而中国地震局管理的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就承担了在遭遇地震后的分析、评估以及应急指挥、调度等工作。跟随刘瑞丰,记者来到了该中心,在300平米的大厅中央矗立着巨大的屏幕显示系统,如果发生地震它将及时显示灾情图像和信息;而旁边摆放的诸多坐席则是留给来自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员,方便应急救援时的协调和调度。一旦发生地震,观测信息传输过来之后,指挥中心有着三方面的职责。一是对灾害性地震进行快速评估,在基础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一般基于计算机事先设计的模型,在几分钟内对人员伤亡情况、建筑物破坏情况、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如煤气和火灾等灾害情况做出评估;二是进行计算机辅助决策工作,将突发的地震灾害事件需要的救助人员和物资、医疗人员的配备等等情况提供给指挥决策者;最后,根据获得的地震灾害现场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动态评估和决策。刘瑞丰介绍说,日常的小地震在一些省级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就可以完成应急处理,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只有在国内地震超过7级,伤亡人数超过1000人时才会启用,除了汇报工作,从建成以来该中心还未正式使用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非常欢迎这种“浪费”。

  到明年,我国将实现国家级的应急指挥调度,在地震观测上也能实现从国家台网中心直接监测到区域地震台站的信息,各省台网之间还能实现在一定授权下的信息互操作。刘瑞丰表示,这得益于地震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随着各个地震台站采集的信息不断增加,在分析一场地震时常常需要多个省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地震的发生还与气象、海洋等情况息息相关,要想评估好一场地震,这些数据同样不可少。”由于我国地震部门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国家地震局对下属机构的管理力度强,因此在内部数据共享上推行比较顺利,并实现了数据格式等标准的统一。而在与外部机构信息共享上,国家地震局承担了科技部主管的与地震信息相关的数据共享项目,其与气象、海洋、中科院以及一些大学共建了一个专门的数据库系统,一些不涉密的信息可以通过网上在线发布,另一部分涉密的信息则需要各部门自行申请,得到批准后从数据库中获取。

  数字地震重技术也重管理

  谈到地震信息化建设中的困难,刘瑞丰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国家性的研究计划带动信息化的发展,这方面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尚有差距;二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全面、深层“普查”不够;三是我国地震观测台站分布密度相对较高,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存在一些盲区,海底地震观测还存在空白。此外,在地震预测预报上我国投入了大力研究,但从目前来看,防震减灾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各个环节。

  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在“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在明年完工后,我国在地震观测、应急处理等方面将位居世界前列。刘瑞丰表示,虽然我国地震领域实施全方位数字化建设相对较晚,但由于国家非常重视和支持,信息化进展非常快。他坦承,地震信息化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一样,同样存在着“一把手工程”的现象,需要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而由于防震减灾工作与信息技术结合度非常高,再加上国家地震局的统一指挥和推动,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乐观情况。但同时,地震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除了紧抓技术研究之外,管理机制上的配套调整同样必不可少。例如,在信息共享、应急指挥等方面,只有管理流程梳理清楚,才能让信息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