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之后,各界捐助与国家投入空前,截至28日14时,各级财政部门已累计投入抗震救灾资金195.57亿元,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347.87亿元。数量如此之巨,已使监管问题日益为社会各界忧心。前日,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专题会议在京召开,中央成立罕见的高规格监察领导小组,成员机构横跨纪检、监察、民政、财政、审计等众多部门。中央高层强调,发国难财天理难容,将对贪污截留挪用等行为严惩不贷。
自汶川地震以来,社会爱心汇聚,能量惊人,而对善款物资和应急投入的监管忧虑,一天不曾止息。此次中央迅速行动,不遮掩、不避讳,向外界发出清晰信号,决不姑息纵容贪腐无良之徒,显示出高层意志的果敢坦率,要不负社会各界爱心所托。至昨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颁布《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理规定》,各相关部委亦严词申肃,约法三章,救灾物资投入监管的高压态势已经呈现。
中央对贪腐的高压态势从未松懈,但要真正将相关精神落到实处,仍有待多方努力。从根本上看,这仍然涉及监管体系的改进。无论是政府行政体系的监管,还是公办慈善组织的监管,都面临如何在内部监管的框架之下,实现最大监管效益的问题。退一步说,我们现在寻求的只能是最好的内部监管,通过上级监督下级的高压态势,希望可以达至较好的监管效果。当然也有引入外部监督的尝试,四川省就公开征集一批社会监督员,已有包括外国人士在内的1700余人报名。录用的社会监督员将统一培训,充实对基层政府的社会监督力量。
事实上,依循反腐思路,抗灾救灾款物的监管,除了政府内部的制衡监督之外,更为重要的仍是信息公开。如果全部救灾投入和捐赠款物的来龙去脉,都能尽其可能地向社会公布,向媒体公开,则内部监管模式的弱点将得到较大克服,才能与内部监督的高压态势形成合力,真正转化为清晰可见的实效。大难当前,最不能辜负的是人心。目前来看,救灾款物的使用要做到更充分的信息公开,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公众要求上,都完全可以也应该实现。
所谓发国难财的种种途径,概言之,无外是假公济私和权力寻租,本质上仍是一个权力监督问题。数量巨大的财政投入和社会捐赠,在行政主导的救灾机制之下,统统纳入了政府行政管道来调拨分发。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运作,社会公众、市场力量甚至人大机构的可能监管,都将变得无足轻重,形同虚设。这使汶川地震的救灾重建工作,实际上成为考察政府信息公开表现的一次机会。
这其中,一方面要确保公众能得到及时的款物使用信息,另一方面要引入机制确保公布的是准确信息。前者有赖于人大机构对行政权力的制衡推动,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内的行政法规也将有助政府信息的公开;后者则必须改善监管技术,引入审计机构,甚至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市场力量,确保财政投入和慈善款物的开支信息真实准确。
抗震救灾款物监管不力,将使灾后重建成为公共财政的黑洞,也会让救灾赈济成为社会爱心的沙漏。公帑与人心,都会损耗无休。要改善监管,无论是党政体系的内部监管,还是慈善机构的社会监督,都离不开信息的充分公开。但信息公开不是因而只是果。信息公开的程度,体现的正是权力受制约的程度。汶川地震的举世哀痛,令全社会的道德监督意愿空前强烈,发国难财成为人神共愤之所在。民心可用,我们需要一次透明公开的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这一切都必须从更充分的信息公开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