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网站”赚大钱
来源:华南新闻 更新时间:2012-04-15
 改革开放奇迹多。素有“石山王国”之称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乡丹阳村和大定村,瑶胞们买回了30台电脑,建立了19个网站主页,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并因此被人们尊称为电脑村。今年1到8月,两个电脑村共出口各类编织工艺品达677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从创立网络平台至今,电脑村依靠电子商务创造出口外汇2.5亿元。以电脑村为中心的编织市场,已辐射周边13个行政村,吸纳了12万多人的编织大军。

  都安县竹藤草芒编织业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早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就被都安地苏巧夺天工的“蛋式”通帽所倾倒。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安确立走编织品牌兴县兴乡经济发展战略,引导行业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道路。全县先后成立了藤王、润发等19个编织品公司(厂家),以龙头大户带动行业发展,促使行业从小手工作坊过渡到机械工业化经营,生产方式也形成了“市场+公司+工厂+农户”的新模式。为了跟上“知识经济”的时代步伐,1999年在政府部门的引导支持下,编织大户莫家丰、韦昌英、韦昌荣等先后购置了电脑,率先接通国际互联网。政府部门还派出专家深入指导培训,使他们学会查找资料、收发邮件、设计图纸、编制生产经营管理程序,逐一把“菜鸟”级别练就成了电脑高手。这年英国客商詹尼·格兰特女士第一个从网上“走进”了地苏,直接签下编织订单15万元。

  “网络一开通,地球在手中!”驶上信息高速公路,农民编织大军得益于国际编织潮流的洗礼,根据外国人的生活、习俗、用品等需求,不断调整、翻新编织工艺。如今品种多样、小巧玲珑的竹、藤、草、芒、树叶、木条、树茎、树皮、禾草为原料的编织工艺品,源源不断地远销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脑村依靠电子商务创造出口占经营总额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