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祥麟在第二届)APEC中小企业对话世界500强财富论坛演讲
来源:新浪 更新时间:2011-04-03

 从业务流程平台助力企业信息化

   2008年5月30日-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8(第二届)APEC中小企业对话世界500强财富论坛暨第五届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论坛”在青岛香格里拉酒店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的盛况。以下为SAP全球资深副总裁、SAP中国研究院院长芮祥麟的演讲实录。

  芮祥麟:各位好,我是芮祥麟,我今天给各位带来的题目是“从业务流程平台助力企业信息化”。刚才主持人已经很好的介绍了SAP的概况,我就不再多言。我唯一要加的一句就是中国研究院主要专注于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的产品研发,我们90%的产品和研发项目是面对全球市场,大概有10%的研发项目是针对本国市场,当然希望这10%能够随着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这个百分比能够提高。

  目前中国研究院有1200多人,主要是在上海,在成都、韩国首尔也有我们的分支机构。

  OK,我现在就进入主题。先跟各位展示一下中小企业目前在IT方面面临的问题,这是美国一个中层客户信息的一部分,而且大概是1/4,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样子。根据我们30多年企业运营的经验,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的信息化一样复杂,唯一的差别是信息处理量的差别,而不在于整个系统和流程的复杂性。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企业规模的大小,一方面企业作为独立法人,“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无论你在哪个行业,都要具备相关业务的处理流程,根据这些行业遵守当地的法律规定,这是逃不掉的,跟企业规模没有关系。所以对于业务流程的信息资源,并不随着企业规模有重大的差异。而是企业规模导致的差异只是处理业务信息数量的多少而已,大的销售公司可能一天要处理60万笔的定单,可能小型公司一天处理600笔或者6000笔,就是这样的差异而已。

  另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IT的快速进步,也产生了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来自竞争环境,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企业的业务流程需要不断创新。在80年代的时候,你完成一套业务流程的管理系统,可以使用十年、二十年,可是现在时间一直在缩短,整个业务流程面临着挑战不断的调整,整个业务流程已经变成从大企业到中企业到小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各位可以看到,如果从生产性企业来说,竞争优势在以往都认为是你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但事实上,在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方面的差距已经渐渐拉平,在中国宝钢跟德国克鲁伯钢铁公司根本没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克鲁伯的生产设备比宝钢老了十年,那为什么整个生产成本宝钢还赶不上克鲁伯。整个业务流程必须要随时更新,作为资源的信息系统也需要频繁创新,这跟企业的大小规模无关。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在飞速发展,在这个状况之下,考虑建构企业的信息资源平台的时候,不能只靠考虑到目前,因为每个企业都在成长,我碰到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名列世界500强,大家都有同样的心情。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系统,有足够的诚信以及有足够的延展性。另一方面就是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构建一套信息系统以及日后的维护成本。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两难抉择,是购买还是开发?面对复杂需求的在建立资源企业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时候,往往碰到两个选择:一个是购买套装软件好呢?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软件商来定向开发?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大家可以发现,SAP号称全球500强,有400强用我们的软件,从财力的角度当然也只有这些大企业完全有能力自身负担量身订作的软件,但是反而他们是我们第一批客户,他们使用的是套装软件。我这里提供的解决方法中,先给各位介绍一下,我们的灵感来自于80/20法则,19世纪帕累托提出这个法则,被普遍运用在各个领域。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我们发现20%的是特殊需求,其余80%是相似的。而企业信息系统中,这个20%的流程变动导致80%的信息系统的维护成本,这里面80/20只是粗略的比例,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是70/30或者90/10,我们的指导关键就是在于如何运用少量的成本建立通用的业务流程平台,而把主要的资源投入到关键的特殊的业务流程以及更新当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我们运用这80/20法则,可以实现一个鱼与熊掌兼得的结果。

  我们回顾过去一百多年来,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宝贵的类比。在整个汽车产业中,它们也是执行所谓的平台策略,它们一个通用的平台能够提供80%的运载功能,而20%的客户是需要特殊制订的。所谓的特殊制订就是根据客户的品位、内部装饰、音响等。而这种平台的定制不同于传统想象的定制,我们回顾在20世纪初期,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时候,事实上当时的汽车产业,全球估计有上千家小的工作坊,最早汽车是按照客户需求完全手工打制,造成产量低,质量无法保证,完全根据工匠的工艺水平。而现在预计未来十年内可以生存下去的汽车厂商不到5家,他们都是采取所谓的平台策略,不仅这个平台本身大量工业化生产,造成成本低,质量有保证。而且用这20%定制部分的也是采用模块方式,这个模块也不是一钉一卯去生产的,大概有65%的模块是通用的,整个运作过程是把模块进行组合。其实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整个软件产业在朝着这个方向走,就是通过软件平台、软件模块构建一个客户的需求,这样的软件平台我们称之与“业务流程平台”,这个平台不同于各位传统上所了解的操作系统平台。业务流程平台是要提供通用的业务流程。另一方面,对于制订软件模块的管理,业务流程平台具备了80%企业信息所需要的功能,已经是半成品。就像汽车平台,提供汽车的基本运载功能。

  这方面我们把它图像化,就是所谓的“二层法则”,平台和帽子。我们通过一个通用的业务流程平台,在平台上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帽子,就能实现不同的定制解决方案,这样的帽子就是单个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定制部分,也就是这20%的部分。按照业务流程平台的定制方法,就是把有限的资源专注在少数的特殊系统上面,运用迅速高效高质量的定制系统解决方案,支援不同的业务流程变化,保持一个竞争优势。这个竞争优势不只是生产上的竞争优势,而是业务流程上的竞争优势。像汽车产业一样,软件也能做到大规模控制,较低的运行成本,现代信息系统也能够像汽车普及一样。汽车在以前是有钱人可以享受的产品,而现在蓝领也可以负担得起。信息也是一样,大企业有人力物力定制自己的产品开发,现在逐渐在中小企业也能够采用,就是通过所谓80/20平台和帽子的法则。

这种平台的定制开发本身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在这里跟各位分享一个概念就是模型驱动的定制开发。定制主要的工作是选择客户模块进行组合,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开发不同。定制工作不是一行一行的写代码,而是在一个庞大的标准化模块库当中做重新的组合,就好象乐高积木一样,它有一个庞大的模块库,透过各种模块组合出你想要的模型出来,定制的部分趋势也是一样。

  在这里我再强调,定制的部分所使用的模块库,里面使用的大部分模块也不是一钉一卯生产的,而是基于量产、质量有保证的。SAP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业务流程,不断切割成一个很庞大的高品质的模块库,而定制的主要是选择怎样的模块把它搭配起来,来支援新的业务流程。

  基于平台的定制,整个步骤是模型驱动的定制开发,同样在目前汽车产业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类比,在现在的汽车工业中,怎么样完成客户的需求?比如说德国宝马公司,各位要订购车的话,可以通过他们的网站选择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轮胎、不同的音响,甚至不同的发动机,这是20%的部分。然后他们从模型库中选取零件,然后在CAD中构建以及测试整个新车模型,根据模型产生自动化制造指令,由工业机器人或者自动化工业生产设备根据这些指令产生自动化生产、组装,最后把每个单独客户所需求的车子交到客户手上。这是一个非常高度简化的流程,但就是这个概念。

  未来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定制开发的流程也是走相似的道路。我们会从企业知识库当中选取软件构建,然后跟客户一起在图形化建模工具中,创建新的业务流程模型,并根据业务流程模型,业务流程平台会自动产生应用软件的程序代码,这个产生的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最后是把一个平台加上定制的部分做成一个应用软件交给客户。这方面企业很容易理解这个应用软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正确的反应客户对业务流程的需求,而便于维护。另一方面,自动高质量的软件模块和自动代码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可以排除人为产生的BUG。

  基于这一点,跟各位分享一下产生的理论,就是整合合作厂商和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在业务流程平台支持下的整个软件产业,势必会分为少数的业务流程平台供应商,比如像SAP。以及大量在平台上做定制的企业本地信息化合作伙伴,各位可以看到,在横轴的地方,左边是通用的需求,到右边是专业的需求。也就是说通用的需求这部分通常是由业务流程平台去做,越往专业方向走就进入行业需求,以及到最后的企业特殊需求。在纵轴是需求量,未来趋势是少数的全球厂商能够胜任开发一个通用的平台,规模效应造成成本降低。真正能够帮助各个企业定制信息系统的是数量众多的本地合作伙伴,这些本地合作伙伴往往专精于一些特殊的行业领域,或者特定的国家,或者是对企业的特殊需求非常熟悉,可以快速响应企业特殊需求。通过常规理论,可以把这两个优势很好的整合起来。透过一个高质量、低成本的通用平台,加上本地合作伙伴对特殊行业专精的了解,业务流程平台可以让本地合作伙伴专长于他们擅长的领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定制整个业务信息系统,而不像从前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从头开始,避免反复开发通用功能。而模型驱动的开发如虎添翼,在帮助企业用户正确的描述需求,让定制者整个生产效率倍增,而日后的整个业务流程也可以很弹性的快速调整。这样的分工协作平台厂商和本地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在企业信息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最后小结,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同大企业一样错综复杂,购买软件还是开发定制软件,是信息化的两难抉择。根据80/20原则,业务流程平台提供大量的应用组建模块,满足中小企业80%相似的信息化需求,而基于业务流程平台上的模型驱动开发技术,能够很迅速的为单个企业定制企业20%的特殊需求,并为未来的需求提供快速响应以及可弹性的扩张。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粗化的概念,事实上里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解决历史可以看到在过去汽车产业上得到证明。就是说接下来整个软件产业是做细化的标准,就是模块如何切割、模块跟模块之间截面如何定义,都牵扯到标准化的过程。实际这些标准化的过程整个汽车产业在过去发展中都经历过了,各位可以看到标准化的结果,你在印度生产出来的发动机跟在美国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没有什么差别。第一个是标准化,第二个是定制业务模块的合理度,就像乐高的积木,是比较大的积木还是比较小的积木,还是需要一段探讨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三四年,但这绝对是一个未来趋势。

  实际上这些观点我本人写过一本书,就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里边也有一些探讨,可以提供给大家。

  OK,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