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统筹网
来源:华东新闻 更新时间:2012-04-15
 放心商品进山区、农民看病有去处……绍兴悉心编织十大城乡统筹网络,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

  让农民享受城里人待遇

  再偏远的山区也能买到放心商品;出门步行十几分钟就能看病。在浙江绍兴农村采访,常听到农民把这两件新鲜事挂在嘴边。

  出绍兴城约半个多小时车程,来到地处山区的平水村。村口的“西湖桥店”连锁超市颇为抢眼。村民尉昌泉开的这家店,是绍兴第一个加入供销连锁超市的,去年9月18日开张至今,营业额50万元。“村民都喜欢来这里买东西,不但产品质量有保障,而且价格便宜,和城里超市一样”。

  这样的超市,在绍兴农村处处可见。目前,该市已有75%的乡镇建立连锁超市,23.7%行政村设立放心店。到今年底,所有乡镇将全部建起连锁超市,60%的行政村有放心店。明年底,所有行政村都将建立放心店。

  长期以来,农村食品和生活用品安全难以保障,一直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痼疾。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受消费水平的限制,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无忌,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绍兴构筑的城乡现代超市网,既提升了农村的消费水平,又保障了农民的消费安全。这一做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看病难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绍兴织就一张严密的健康保障网,保障了农民的健康,让农民在医疗保障上有了安全感。“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农民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说。

  为保障农民看病有去处,绍兴不遗余力加强硬件建设,近年来投入25亿元,建立了医疗体系框架,按平均万人配备两至三名医务人员的要求,建设市、县、乡镇(街道)、村四级社区卫生体系,把医疗卫生送到农民家门口。农民不必进城,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当地的农村卫生服务站就医。服务站除了一般看病,主要承担预防为主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如卫生保健、体检、慢性病随访、防疫等。这样,常见病、传染病等发病率大大降低,从源头保障了农民的健康。

  “绍兴的健康网已经建设到底。”绍兴市卫生局局长宋梅玉说。一整套设施、体制的完善,使绍兴的就医拥有城保和农保两条保障线。政府不但对农村卫生完全“埋单”,而且努力让农民感到最方便:加入医保卡的农民,在社区看病可以免10%的医药费,如需要进其他医院,网上转诊后,这部分费用仍然回社区直接报销;每年都组织一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的送医送健康活动;为山区配备合格医务人员,培训经费和工资全部由政府承担。

  农民津津乐道的这两件新鲜事,便是绍兴十大统筹中的两项内容。让农民享受城里人待遇,则是十大统筹的核心所在。

  城乡一体化催生城乡统筹

  作为发达地区的绍兴,城乡统筹该如何着手?可以进行到何种程度?绍兴市营建十大统筹网络,出于深刻的经济社会调查,经济先走一步的绍兴,也把统筹工作走在前列。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绍兴走出一条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新路子。去年,全市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城市化率超过50%,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3%,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5月以来,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轻车简从,用20多天时间,实地考察了50个乡镇、38个村、近百个点。加上以前的调查研究,基本跑遍了全市所有乡镇。通过蹲点调研,绍兴市委认识到,绍兴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城市化的加速期、城乡一体化的融合期,统筹发展显得更有条件,也更加迫切。

  在绍兴,农村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时期,农业为主的格局已得到根本改变,多数乡镇一产比重降至50%以下,初步形成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局面。一批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正在向各类园区集聚提升,部分传统产业向欠发达农村地区梯度转移,农村家庭个私工业蓬勃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加工农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全市已有各类农业特色基地19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1200余家。

  绍兴农村社会结构也在逐步改变,多数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许多农村平时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不少农民将户籍迁往城镇,或者在城镇购买住房。随着农村交通的日益便捷,城乡空间距离进一步拉近,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已经超过68%,许多农民转向二、三产业,从而使人口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随着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向农村延伸,绍兴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加速提升:市、县二级初步建起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监测预警和报告信息网络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面达到81%;以社区、村落和企业、校园为基础的群众自娱自乐活动活跃,多数村建起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进一步完善。

  这些变化显示,绍兴已进入城乡统筹加速推进、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时期,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时期。

  织就农民利益保障网

  绍兴实施的十大统筹,如同一张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保障网,涵盖了农民方方面面的利益,惠及千家万户。

  村镇布局网的构建,加速了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绍兴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22个中心镇、304个中心村。适度撤并行政村后,优化了要素配置,如绍兴县已把738个行政村撤并成359个。此外,改造城中村和园中村、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推进移民下山等工作也紧锣密鼓。“三集中”的成效是:实现农民身份的战略转移,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更加经济;促进产业集聚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为构筑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绍兴在完善重大交通路网建设的同时,加快乡村康庄工程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4706个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车率已达85.1%,道路硬化率达78.1%,客车通达率达83.9%,其中绍兴县已实现村村通公交。

  城乡信息网的建设,使绍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全市已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话入户率达122.4%;有线电视覆盖99.2%的村,入户率达68.5%;无线电话信号基本覆盖全市城乡;全市宽带覆盖率达94.7%。到今年底,除个别特别偏远村外,可基本完成村村通宽带。

  社会保障对接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后盾。绍兴的城乡社会保障网已形成就业、保险、救助、优抚、帮困“五位一体”。该市已建立75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去年以来,培训15.7万人次,70%以上的受训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实现了转移就业。在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计划生育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实施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达31.55万人。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供养率达到97.5%。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医疗补助制度的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4.4%。

  构筑城乡生态网、城乡现代超市网、城乡健康保障网、城乡文化教育网、城乡金融网、城乡平安网……每一个网络都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一项建设都浸透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拳拳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