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来源:北方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邢元敏:

        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统战事业蓬勃发展 学习贯彻十七大 推动企管培训中心全面上水平 天津市领导干部学习十七大培训班学习体会摘发 贯彻十七大精神培训班总结会召开 张高丽讲话 【专题】学习贯彻十七大 求真务实谋发展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体会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王海福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强调提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新理论的过程。为此,我们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气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出了两个历史性结论,就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大政治原则、重大政治立场。这一点应该说在全党乃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已经形成广泛的高度共识。本文拟从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如下思考:

  1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重大课题
  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要求大众化,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大众化。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后,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一次奠基、两次飞跃。所谓一次奠基,就是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革命领袖,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利用《新青年》、《湘江评论》等一批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当时中国的一大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青年知识分子,再加上“五四”运动形成的组织上的准备,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所谓两次飞跃,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形成了指导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87年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中央还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从书本里和课堂上解放出来,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还讲到,革命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即使在革命斗争非常残酷、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我党还通过举办党校、各种训练班、刻印刊物、入党誓词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充分发挥执政的优势,通过各种手段,广泛发动群众,促进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普及。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历史时代的新发展,在深刻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高度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在全党全国开展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大规模的培训干部,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形成了全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可以这么讲,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要取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

  (二)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中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被大众认知、接受、尊崇和力行的过程,是个思想信仰问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时代,世界政治趋向多极化,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互联网形成“地球村”,各种主义、各种思潮、各种宗教、各种宣传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文化生活,提供了信奉各种主义的参照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首先,物质生活的挑战。经济决定政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均水平还很低。面对已经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优越的物质文化生活、居住环境条件的现状,按照小平同志讲,我们这种“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使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其次,思想文化的挑战。世界上多少个主义都在宣传着他们的政治观点,各个宗教组织都在吸收着他们的信众,互联网几乎使我们的思想政治领域成为“不设防”的阵地,尤其是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巨大,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处心积虑地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渗透,企图达到其和平演变、不战而胜的战略目的。包括恐惧中国强大、对我国抱有偏见和无知的西方主流媒体“妖魔化”中国的宣传,都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造了困难,而且由于他们垄断国际主体舆论的强势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就使得我们必须树立打赢马克思主义持久战宣传的思想准备。再次,各种社会矛盾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既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也是社会矛盾多发凸显期。城市改造、房屋拆迁、城镇建设、占用土地、下岗失业、农民进城、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管理跟不上、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腐败等等,使得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多发、高发态势,这都从客观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接受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正视困难,务实地而不是空洞地、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宣传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三)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领导我国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理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意识形态,这一点必须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必须高举的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它的贯彻落实也必须为全党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会显示出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光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大力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加强宣传,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引领科学发展、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指南。

  2大力加强和改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对大众的宣传教育,既需要有理论性、指导性,又需要大众化、社会化。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靠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夺取政权实现执政的。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创造新理论,针对新情况,采取新形式,解决新问题,使理论之树常青,让实践之花结果,这是我们动员群众、改造社会、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迫切需要,也是对我们驾驭社会舆论的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

  (一)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通俗宣传。中国共产党拥有七千多万党员,领导着十三亿人口。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执政,必须有统一的思想意志,主导社会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造诣、能够紧跟世界潮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家和一支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需要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作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解释;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新矛盾、新困难,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回答;面对社会不同层面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实问题的不解和困惑,需要进行有的放矢、通俗易懂的社会宣传。可以说,在观念转变、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没有比现在更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工作,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有效地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促进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理论工作者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通过编写《理论热点面对面》等通俗读物,用“大众话语”加强了社会宣传。但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在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发生着重大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宣传有时还显得时间上的滞后和思想引导上的乏力。这就要求我们各级理论工作者要克服浮躁情绪和功利思想,进一步紧跟时代潮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及时掌握人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的新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升华;及时把握人民群众对现实理论的新期待,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惑释疑。对理论工作者来讲,真正能为老百姓所接受,能够引领思想指导实践的新品力作,才是最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社会成果。社会在发展,实践在创新,这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二)切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年轻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的精英,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了青年就掌握了未来,年轻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也是客观存在的。学校特别是高校已经成为我党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争夺下一代的“主战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此言绝非危言耸听。各级学校特别是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行政部门对此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要认真改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教材,引入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释现实问题。要进一步提高从事政治教育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改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提出问题,争论问题,提高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校校域网的引导和管理,使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掌握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要鼓励和组织领导干部、社会名流到高校讲课,现身说理,教书育人,发挥示范作用。要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学好专业实现就业,是进入社会的第一需要,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更是实现自身价值、报国报家的更大需要。

  (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而大众传媒包括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载体。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舆论工作,是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社会阵地。大量事实证明,西方敌对势力颠覆外国政权,首先是利用媒体,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制造思想混乱,进而搞乱社会,乱中取胜。中国在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中,既要习惯于在国际舆论的非难中前进,更要充分掌握国内新闻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教育人民、宣传社会的重要作用。第一,要坚持正面宣传,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坚决不能让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占领我们的阵地。第二,要坚持新闻的阶级性、真实性、时效性原则,真实、客观、公正、及时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新闻,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的“公信力”。第三,要进一步改进新闻宣传的方式方法,克服“八股文”,力求生动活泼,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们爱听爱看。第四,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新兴舆论工具,认真研究管理办法,主动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舆论的引导作用。

  3领导干部要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者和推动者
  领导干部是代表国家和人民来执政的,是全社会的中坚力量和领导骨干,权威性强,影响力大,负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责任。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是反映人类社会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政党发展规律的真理。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一百五十多年了,世界形势和中国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它的基本原理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中国化、当代化,它依然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对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对共产党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准则。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有些领导干部信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马列,有的口头上讲的是马列主义,实际上信奉的是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在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以此作为毕生的追求,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

  (二)要努力加强学习,做马克思主义的刻苦实践者。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巨大发展,而且会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获得新的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还不发达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突破了当时马克思所设想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加之我国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人口多、底子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特殊国情,使得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具有极其特殊性,特别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封闭转向开放的环境和全球经济、国际惯例接轨,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地摸索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子来。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努力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基层,不断地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要提高表达能力,做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宣传者。领导干部不仅应该是实际工作的领导者和推动者,而且也应该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宣传者。理论是需要灌输的,思想是需要传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言传身教,宣传革命真理;口诛笔伐,揭露社会黑暗,发动群众投身革命,充分发挥了革命理论唤醒民众、动员和组织群众的巨大作用。现在我们掌握着强大的国家机器和雄厚的舆论力量,整个社会条件和人们的文化水平都已今非昔比,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信心、有能力在中国更好、更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领导干部很重要的责任,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去实现党所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和历史使命。

  为此,我们要努力地锻炼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我们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的水平。要提倡领导干部自己动手写文章。工作要艰苦,思想更要艰苦。要善于进行理论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要敢讲话,会讲话,能够用自己的风格,讲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当然,我们还需要创造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扬民主,允许领导干部失口讲错话,实行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装袋子的“三不主义”,如是这样,我们就会逐步培养造就出一大批有个人魅力、受群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鼓动家,就会大大地增强我党的战斗力。

  (四)要务必清廉从政,做马克思主义的力行示范者。前些年,有句话讲得很好,叫“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说的是为师者、为官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有说服力。如果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讲得冠冕堂皇,做得乌七八糟,会上你说人,会下人说你,这非但不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实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亵渎和讽刺。我们党内的一些腐败分子特别是高级干部发生腐败问题,不能不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大煞风景,大为失色,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党的形象,廉洁自律,清廉从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永葆党的先进性,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示范者和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