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 数字城管助推古城深刻变化
来源:中国扬州 更新时间:2012-04-14

 城管监督中心 


        两年来,在先进且富有特色的扬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大力助推下,古城扬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得愈加美丽迷人。千年古城,更加秀美、青春、有序

        清晨,扬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监督员老李,在自己所管的区域里发现有一块窨井盖被损坏。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城管通”手机,给这块窨井盖拍了照并注明地点,把信息传给市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监督中心接到这一信息立即立案,并将“某某地点窨井盖损坏”的信息传到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又迅速将“急需修理”的指令传到城建部门,责成其迅速处理。接到指令的城建部门立即出动。这样,仅用两个小时,那块窨井盖便修复完毕。紧接着,老张又用“城管通”手机将修复后的窨井盖拍成照片反馈给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在确认无误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出了“结案”的指令,这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案件宣告结束。 
        这就是活生生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像老张这样的城管监督员,扬城有260人,他们每天巡逻在53平方公里的扬城大街小巷,把发现的城管问题通过“城管通”手机传给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再把处理意见传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把处理指令传给相关责任部门,相关责任部门处理并被确认后结案。如此一个又一个的高速循环,迅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管理问题。古城扬州,在这样快捷、高效的问题解决中变得日趋青春、秀美。
        数字城管,城市管理焕然一新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人们对秀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的追求相结合,催生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它首先诞生在北京市东城区。
        作为全国首批信息化综合试点城市,扬州积极追赶时代潮流,把数字化城市管理作为数字扬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认真打造。
        2005年7月,扬州市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0个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试点城市(区)之一。同年11月18日,我市数字化城管《方案》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领衔的专家组评审通过。扬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2006年4月18日试运行,6月5日正式运行,10月16日顺利通过建设部验收。这样,扬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数字化城管的省辖市。我市结合实际,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组织架构和“部件问题先属主后属地、事件问题先属地后属主”的处置原则,在全国成为鲜明、亮丽的特色,受到建设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2006年11月16日和2007年3月14日,建设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分别在扬州召开全国、全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向全国和全省推广“数字化城管扬州模式”。
        作为数字化城管系统的主力军,扬州市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成立于2006年4月。它是市政府专门负责城市管理监督和评价工作的正县级专门机构,内设综合处、监督员管理处、考评技术处和呼叫中心4个正科级处室,机关工作人员22名,数据员35名,监督员260名。三大主要职能清晰明确:一是负责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置结果信息的采集、分类、处理和报送,实施对城市管理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二是负责城市管理各类信息的整理、分析,为市政府和各级领导在城市管理决策时提供依据;三是负责制定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的办法,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状况以及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价。
        扬州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两年来,累计处理城市管理问题案卷495353件,其中部件问题25602件,占5.2%;事件问题469751件,占94.8%,结案492470件,结案率达99.5%,其中按时结案率65.02%。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城市管理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形成了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协同联动的高效运行机制,大城管格局初露雏形,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向更高、更快和更精细方向发展。
        发现机制基本建立,问题发现能力明显增强。在数字化城管模式实施以前,城管问题的发现主要靠执法人员巡查、领导批示、市民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等渠道。由于执法人员在数量上有限,造成问题发现上显得被动、滞后。实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后,发现问题的渠道变得高效、畅达、主动、积极,主要通过260名城管监督员和118路视频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同时辅以“12319”城管热线等众多途径,极大地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从过去只有1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处置力量逐步到位,处置能力快速提升。扬州过去单纯靠城管部门搞城管,市、区两级城管正式人员不到250人,城管协管员约150人,合计也只有400人左右。现在除了城管局和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外,各区、27个职能部门和乡镇(街办)分别成立了15—30人的城管专业处置队伍,社区(村)也配备了1名城管信息员,这样在各个层面上就都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来保障数字化城管运行,处置能力大大增强。现在每月处置城管问题在32000件左右,处置效率从过去平均需要一周缩短到现在的12小时,一大批陈年积聚的城管问题得到了集中解决,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城管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有利于大城管格局的最终形成。扬州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由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大屏幕指挥、部件在线更新、地理编码、综合评价、构建与维护、数据交换、基础数据资源管理、视频监测与处理、卫星影像比照等12个子系统组成,将城管信息的采集、上报、处理、结案到综合评价等工作机制进行系统再造,这样把各区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囊括进来参与城市管理,使其职责更加清晰,协作更加紧密,制约更加规范,考核更加科学,管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初步实现全方位管理,改变了过去“难事无人管、好事多头管”的状况,大城管格局初露雏形。
        总之,数字化城管,推动了扬州市城市管理由粗放、低效管理向精准、高效管理转变,由突击式、运动式管理向经常化、可持续管理转变,由管理主体分散、职责交叉向上下左右无缝对接转变。扬州市城市管理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
        监督中心:勇立潮头 舍我其谁
       年轻的扬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是扬州城区数字城市系统的大脑和主动脉。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它在机制、体制建设,整合资源,促进大城管格局形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整合各方资源,促进问题发现机制全面建立。两年来,扬州城区数字化城管新建了56个视频监控点,整合了各有关部门的监控资源,形成了118路视频监控网络,做到中心城区主干道全覆盖。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招聘的260名数字化城管监督员,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采集信息、核查案件、协同管理;广大市民群众通过“12319”数字化城管热线和扬州门户网站中的“寄语市长”窗口等途径积极参与,建立了把这些信息与城管监督员采集的信息一同管理、一同立案、一同处置、一同督查、一同考评的闭环处理模式。数字城管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平均每天发现城管问题793件,今年以来,每天发现城管问题增加到1200条左右。一大批严重影响市容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暴露垃圾、乱搭乱建、乱设乱戗、乱贴广告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早发现、早处置,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由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及时解决转变。
        加强体制建设,促进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数字化城管系统由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受理、协同工作等12个子系统组成,整个数字城管处理过程复杂有序,需要有一个牵头部门来指挥协调。这个牵头部门毫无疑问就是扬州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在它的指挥、协调、统筹下,数字城管系统运作的由城管信息的采集、上报、处理、结案到综合评价等工作机制进行系统再造,使各区、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制约更加紧密、考核更加科学,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解决了职能交叉、推诿扯皮、多头管理等弊端,政府行政效能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城市部件和事件都分别明确了管理的部门和单位,并纳入数字化管理体系,初步实现全方位管理,改变了“城管局一家搞城管”、“难事无人管、好事多头管”的状况,初步形成市、区、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狠抓宣传发动,提高社会各界参与热情。先后配合数字化城管“试运行”、“正式开通”、“部、省、市领导视察”、“建设部验收”、“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等活动,大力开展数字化城管宣传活动。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城管监督之星”、“数字化城管好新闻”评比、“小记者体验数字化城管”等形式,进行了交叉立体宣传攻势。配合数字化城管正式开通和全国、全省数字化城管工作会议在扬召开等活动,专门在《扬州日报》上刊登数字化城管专版,并加印2万份,分发给广大市民传阅,取得应有的宣传效果。同时制作了几千份“数字化城市管理简介”、“数字化城市管理,打造精致扬州”、“12319服务热线简介”等宣传画册,发放到基层单位、社区和市民群众手中,让市民群众了解什么是数字化城管,了解怎样参与数字化城管。
        强化监督职能,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针对领导重视、群众关注的城管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城管工作特点,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与市城管局联手,适时组织了相关的城管问题督查督办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有效地做好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分别开展了迎“4•18”市区重点路段、古运河风光带、漕河风光带灯光亮化、学校周边环境、五一、国庆、元旦长假期间主要商业区、风景旅游区、重要活动场所周边等专项监督活动。针对城管老大难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活动进行督查督办。先后开展了重点路段占道经营、破墙开店、广告店招、 “牛皮癣”、流动西瓜摊点、夜市排档、暴露性垃圾等专项监督活动。在专项监督活动中,共立案暴露性垃圾42017条、无照经营立案84076条、店外经营立案2465条、乱搭乱建立案279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狠抓系统完善,确保系统高效运行。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针对平台硬件、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人性化设计、标准化作业、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和更新。先后成功解决了系统稳定性、系统硬件、数据分析功能、网格地图、协调沟通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力促进了系统的完善和提升。
        提升服务水平,塑造数字化城管良好形象。数字城管面广量大,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增进服务水平,是个永恒的主题。两年来,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制定接待规范,规定接待参观、来访客人必须做到态度热情、举止得当、服务周到、工作细致;规定接待必须使用文明用语,杜绝“不清楚、不知道、你去找其他单位”等忌语;专门为平台数据员定制工作服,规定必须统一着装。至今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已接待200多批国内外参观客人,充分展示了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的良好形象。
使命2008:知难而上 奋发有为
        今年是扬州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市委确定的能力作风建设年。主持工作的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应福表示,全体数字城管人将以能力作风建设为契机,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全面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先进的数字城管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加强队伍建设,为数字化城管高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提升素质,是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该中心先后制定了《监督员管理规定》、《监督员核查办法》等12个管理规定和办法,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规定和办法实施以来,已对20多名监督员进行了扣分、诫免谈话、书面检查等处理,并辞退了13名违反规定的监督员、3名平台数据员。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和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全体监督员队伍中开展监督员中队长竞争上岗,有223名队员参加了竞聘,经过民主测评、笔试和面试三个程序的严格筛选,最终,有15人脱颖而出,成为监督员中队长。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每月当一天监督员”活动,取得理想效果。4月25日,这项工作正式启动,机关干部平均每天采集信息282条,立案279条,核查案件326条,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监督水平的整体提升。
        今年以来,该中心以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为抓手,通过抓政治学习、抓业务水平、抓制度建设、抓队伍管理、抓作风养成等“五抓”得力举措,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监督员、数据员三支队伍的管理,从点点滴滴、事事处处抓起,政治上从执行党组决定的坚定性上抓起,思想上从不适时宜的错误思潮抓起,工作上从完成各项任务的效果抓起,纪律上从迟到早退抓起,树立良好形象,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数字化城管队伍。机关干部、监督员和平台数据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效提升,工作水平有效上升,作风纪律明显增强。
        开展专项督查,实施精致管理,全面提升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专项督查是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的庄严职责,也是实施精致管理,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该中心先后开展了“加强城管问题监督,保障4•18市容环境”、户外广告专项监督、春季违法建设专项监督等系列活动,引起社会的较大关注,取得预期效果。其中,在为期一个多月的“4•18”市容环境督查活动中,共采集城管问题50603条,结案50104条,按时结案率为63.8%。在户外广告专项监督活动中,投入全部监督力量,配合城管局对市区范围内的户外广告进行了全面普查和监督,共采集户外广告问题5534条,立案5306条,按时结案率61.6%。在春季违法建设专项监督活动中,共立案违法建设69件,一大批城管陈年老帐、疑难杂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升数字城管运行质态。
        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但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加大督查力度,加大对监督员的考核力度,加大对核查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加大对案件处置实效的督查考核力度,加大对重复案件的督查考核力度,加大对按时结案率的考核力度,采取一系列强而有力措施,全面提升数字化城管的运行质态。
        考核办法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落实考核经费,增加刚性条款,取消超时结案率,加强对重复派遣案件和无理由退回案件的处罚力度。同时在机关作风建设年终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拓展平台功能,确保扬州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08年以来,在完善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部署,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会同相关部门迅速开展了数字化城管二期工程建设。一是完善升级平台系统。对现有的平台硬件、软件和相关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为实现市区数字化城管全覆盖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健全考核评价系统。将现行的数字化城管运行系统细分为常规案件、督办案件、“12319”群众投诉案件等三大子系统,分级加权考评,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三是更新城管通手持终端。对城管通设备进行更换,对城管通系统进行升级扩容,尽可能装载更多的数据信息、空间信息,扩大单个城管监督员的管辖范围。四是完善统计分析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的统计分析功能,为提高对各区、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各个环节的量化评价考核提供技术保障。五是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接口。建立与政府数据交换中心共享的交换接口,实现与人口、企业法人、房产、规划等部门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六是增加辅助决策功能。建立城市管理辅助决策模式,多维度、多角度、大跨度地挖掘城市管理基础数据,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城市管理新规范、新政策、新标准提供科学准确的数字依据。七是完善指挥手册。对现有的指挥手册进行修订,完善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并通过软件程序的方式加以固化,形成扬州市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八是扩大数字化城管覆盖面积。数字化城管覆盖面积由原来的53平方公里扩大到63平方公里。
        规范信息采集要求,确保信息采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专门制定了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规定,明确监督员采集上报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认真,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做到定性准确、图案清晰、叙述全面;要遵循重点突出、正确把握、先部后事、先重后次、先难后易、先大后小的基本原则;要在自身责任网格内进行,不得越格跨格采集。核查信息要坚持原则,严格标准,坚决克服敷衍了事,杜绝弄虚作假;要坚持核查优先原则,做到随到随核、不拖延、不过班、不隔夜;要坚持谁核查谁负责的原则,不得代核代报;对流动性、反复性强的信息核查,要做到在同一时段同一空间核查。
        协同作战,服务基层,推进数字化城管跃上新台阶。
        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服务基层,促使数字城管跃上新台阶,是2008年数字城管工作的一大任务。作为数字城管的核心部门,市数字城管监督中心将进一步强化数据指导、服务基层的能力,加强对各区、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处置情况的分析,反馈辖区范围内城市管理问题的分类、分布和时间规律等情况,指导各区重点抓什么时段,各时段内重点抓什么。对户外广告、违法建设、流动摊点等进行专题分析,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对各执行主体完成数字化城管案卷质量和案件流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形成各主体的绩效评价排名。通过反馈各种分析数据,指导各区、各相关部门发现存在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上新台阶。
        在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开通运行之前,市委书记季建业视察城管工作时指出,城市管理工作要走长效管理的路子,最终实现“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目标,而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2006年5月,市长王燕文视察刚刚诞生的扬州市数字化城管系统时就描绘了数字城管的美好蓝图: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在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把城市管理的范围、机制、内容、方式、责任,以数字化的形式实行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运行机制,从而提高政府管理城市的能力和水平,走出一条具有扬州特色、面向中小城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路子,把一个更加秀美、精致、有序的扬州带给广大市民,让人人分享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带来的文明成果。今年以来,分管城管工作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京霞多次带领相关人员,调研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对进一步做好数字化城管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指示和部署。
        今天,随着数字化城市管理在扬州日益深入推进,这幅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市民正享受着数字城管带来的美丽、高效、有序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