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纪实
来源:孝感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孝昌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纪实
记者晏乐安 梁一冰 特约记者段富章 通讯员杨春和

  编者按:孝昌县定为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面对县情,扬长避短,以过硬的措施、极大的热情,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的需要、项目的需要、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使全县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令人瞩目。本报记者近日走进孝昌深入探寻其中的秘诀,其作法给人启发,值得学习借鉴。

六月的孝昌,茶绿果红花香阵阵,处处是“盛夏”之景。随着气温上升的还有中外客商的投资热情:总投资为1.2亿元的湖北维纳经编布业有限公司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投资2.7亿元开发建设的全洲桃源项目一期即将封顶,总投资达28亿元的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已签约,广西大发肉鸡养殖公司、武汉利民生物公司、广东新裕祥公司、湖北鸿翔公司相继落户…… 一个个招商项目如一朵朵奇葩抢人眼目,令人赞叹。
孝昌何以招商引资“红透天”?
在孝昌县采访,所到之处,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只要企业需要,只要项目需要,只要经济发展环境需要,孝昌人就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让每个人都成为“好环境”
在孝昌,记者听到这样一件“小事”:今年初,孝昌县遭遇罕见冰雪灾害,湖北惠洋电机有限公司因冰雪覆路生产一度受影响,县委书记高楚元得知后亲自带领驻地某部和武警消防官兵130多人,出动消防车,与企业员工一起动手清除园区道路和企业厂房的积雪,确保了园区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
“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公务员都是服务员”,“帮助投资者就是帮助自己,服务投资者就是服务家乡,关注投资者就是关注孝昌发展。” 县委书记高楚元在采访时说,这些不仅是我们提出的口号,更是孝昌人向全社会的庄重承诺!
为了践行这个承诺,多年来,孝昌县委、县政府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当作“生命线”来抓。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创新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优化环境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 ,对本级本部门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定期组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对全县“软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评议。对检查评议排名后3名的单位给予警告、取消评先资格等处分,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直至免职;对属垂直部门管理、连续三年排在后3名的单位,宣布为该县“不受欢迎单位”,并函告其上级主管部门,建议将其领导调离孝昌。
把创建文明卫生县城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为投资业主创建一个良好的商居环境。
“动真碰硬”,扫除阻碍环境优化的“毒瘤”。全县开展整治 “四霸六强”,开展对金融营运环境、信用环境、执法环境、行政服务环境、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等专项整治,打造“注重法治、讲求信誉、办事快捷、服务优良”的投资环境。
“抓的是整治,树的是形象、锻炼的是干部、转变的是作风、发展的是经济、收益的是群众。”县长刘建军如是说。                  (下转第三版)
对此,俞丰水泥公司的浙江籍老板俞寿丰体会深刻。他告诉记者,当初朋友向自己推荐孝昌时,自己犹豫过。亲戚朋友也说:湖北人难缠,钱投到那里,风险太大。
可是经过几番实地暗访,俞寿丰的投资信就因孝昌人热情真诚而坚定起来。原本一期准备投资1200万元,如今已经将投资追加至2300万元。不仅如此,在他的介绍下,浙江一家电器企业已初步确定落户孝昌的意向,另有20多浙江籍老板准备前来考察洽谈投资项目。
(二)让每个投资者省心
    “这里行政部门办事效率高!”山东潍坊籍客商王书龙说起刚到孝昌时的感受,万分感慨,“当时企业刚更换投资人,部分手续不齐,原本以为没有一个多月办不下来,没想到,孝昌县行政服务中心仅用7天就为我办完了所有手续。”
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该中心多年来不断创新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努力让投资者“办事最便捷、成本最低、心情最舒畅”的举措。
“一站式”服务。孝昌县委、县政府按照“应进必进,不进则废”的原则,把行政审批事项和与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影响面广的公共服务事项“搬入”中心,共涉及32个窗口单位663项审批项目。对涉及多个部门联合审批的复杂事项,特别是重大招商建设项目,推行“并联审批”实行“一窗办理”和“一单清”。
今年初,在广州发展事业周巷籍老板肖爱国,听说家乡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决定回乡发展。企业注册过程中,委托其弟弟办理相关手续。按照程序原本需要一个月,县行政服务中心采取特事特办,召集工商、质检、国税、地税、卫生等窗口首席代表开协调会,同时办理,仅用两天就办好了所有手续。目前,企业投资1.2亿元的保健品生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下半年就可投产,预计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
“电子政务”。中心开通区域网,把申办事项的受理、审批全部纳入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提高审批效率。以此为基础,通过推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建设,实行“中心窗口受理、乡镇便民中心代办”,让群众“不进城也能办好事”。 县监察局、县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依托电子政务、电子监察网络系统,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行政审批行为进行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提高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廉洁从政意识和效能意识。
针对由于窗口业务职能授权没有全部到位,部分审批出现了部门和窗口两头受理、两头办结等不规范行为,造成申办人“两头跑”,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今年初,该县在全市率先启动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试点改革。
所谓“两集中、两到位”,即:审批职能部门内部分散在各个科室的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各个部门负责审批的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项目进中心到位,中心窗口成为部门实施行政审批的唯一窗口;审批权限到位,对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权,使“接待型窗口”成为“ 审批型”窗口。
“改革带来的直接变化是部门与客商相隔离‘暗箱操作’没了空间,‘研究研究’没了时间,‘权力寻租’难了也少了,真正实现‘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的目标。”县政府办副主任、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胡仲杰告诉记者。
(三)让来的人“留下来”
三分招商,七分安商。孝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招商是一次性的,安商是持续性的,绝不能招来了不管,既要招得进,还要留得住、安得好。”
为此,该县建立了县“四大家”领导成员联系重大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 一套专班,一个责任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方式,全程跟踪协调服务,督促项目建设步伐;县委还制订了督查机制,一月一次情况汇总通报,一月一次现场巡视督办,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每个执法单位联系一家引进规模企业,明确一名副职为企业的协调员兼导游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提供一条优质服务,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提供一条有价值的市场信息,与企业进行一次恳谈。
仅今年前4月,该县“四大家”领导到包保项目点的办公时间都在10个工作日以上协调解决各类影响发展环境的具体问题达60多件。25个县直部门对口联系25家重点企业,设立一名协理员服务企业发展。
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严格的制度来维护。为斩断伸向企业的“三乱”之手,给经济发展清障铺路,孝昌县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县长刘建军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另有6名县“四大家”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中心由县监察局代管,核定事业编制3名。
中心开通投诉电话和网上投诉,24小时值班,受理包括违反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规定,违反行政审批有关规定,对管理对象乱执法、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吃、拿、卡、要、报,利用管理职权有偿服务谋私利,不落实或“克扣”管理对象应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投诉。投诉件实行限时处理制度和反馈制度。
投诉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共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2800多人次,为规模以上企业和个私业主减少和规避费用146余万元。先后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17起,对15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人次,7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受到了责任追究。组织处理30人次,其中通报批评16人次,诫勉谈话及经济处罚11人,6人被调离执法岗位。
“纪律保障就是为孝昌县制定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加上一把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吴琼如是说。
栽下梧桐木引得凤凰来。孝昌县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很快吸引大批投资者来到这片热土。2003年至2007年,全县共引进内自13.85亿元,引进内资项目321个,外资项目22个,实际利用外资1925亿元。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0.93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1.3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