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171在四川震区的失事,至今仍未得到任何消息,牵挂了很多中国人的心,也引起了大家对我国直升机问题的关注。已经有人撰文指出——“中国直升机呈万国牌现状,数量严重不足”(国际先驱导报6月6日报道)。
直升机数量不足,除了表现在四川地震这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上,更加揭示了一个涉及到国防安全的更大隐忧,那就是——中国军队至今仍缺乏有效的空中近距支援力量,难以应对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边境冲突)。
从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先后打过几场局部边境战争。边境冲突战争,有几大特点:
1)典型的复杂地形作战
我国的周遍环境,大多地形复杂,丛林、山地、峡谷、高原、雪域是典型的地貌。在这种地区展开战斗,远比内陆平原地区作战困难得多。不仅人的体能受限,许多武器的功能也受限,因此,这类地区作战,对武器装备的要求是很特殊的。为了保证快速的兵力投放、伤员救治、近距火力支援,直升机是不可或缺的装备。
2)拉锯战
对边境线复杂地形的争夺,往往是反复的,拉锯式的,从美国打越战、中国教训越南,就很说明问题。拉锯战拼的是消耗,拼的是实力,不可能象现在的军队那样“看家宝”,很多东西舍不得用。说白了,象直升飞机这样的装备要舍得摔!
3)突出近距支援能力
边境冲突,考量的是军队的近距支援能力。边境冲突不是大规模、大纵深的平原作战,复杂地形将限制部队的机动、展开、进攻能力。这种环境下,空中近距支援几乎是唯一有效的选择!而这种能力,几乎就是依赖直升飞机来实现的。
很遗憾的是,在中国以前打的几场局部边境冲突中,中国空军几乎就是哑巴,寂寂无闻,扮演着花瓶角色。
有人说,我国现在有先进的J-10、J-11B(SU-27)、 JH-7(飞豹),实力大增。殊不知中国空军面临更大危机——造价高昂的SU-27、J-10、飞豹,是否真的适合今后中国可能面对的潜在威胁——局部边境冲突?中国空军在未来的局部边境冲突中拿什么执行地面近距战场支援呢?
SU-27、J-10、飞豹,虽说都可以有对地攻击的能力,但是最大的问题是造价高昂、使用成本高(相对中国而言),保障费时费事,战时出勤率不高。很难想象,在局部战争中,中国空军会象美国在朝鲜、越南战场上那样阔绰大手的,为了几个山头、阵地的争夺,出动SU-27、飞豹等重型飞机执行对地支援任务——了解中国空军惜机如命的人都不会怀疑这点——中越打了10年拉锯战,中国当时有2000架J-6、J-7,不说用什么尖端制导武器了,向地面火力点打打火箭、机炮的能力总有吧?可是有谁听说过这样的事呢?依然靠的是无数将士的血肉之躯反复争夺。对越南一个弱国尚且如此,大家就很难指望中国空军今后能有大的作为了。
所以,从战略思想上说,中国空军一直存在误区,这种误区,就是总以强敌为目标,以大战为目标,只注重空中优势的争夺,忽略了空中力量对地面的近距支援作用。所以,导致我国目前陆航直升机数量、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难以满足未来局部战争中频繁的对地支援作战。
近年来,我们经常从媒体上看到这样的宣传,突出军队在“信息化作战”能力方面的提升,动不动就是什么“复杂电磁环境下……”如何如何,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也看到了军队用到了一些新玩意,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是不上趟的花架子,因为软件的东西是很容易做到的,说白了,不过是“小玩意”,但是真正在战场上发挥力量的,还得靠飞机、大炮这些“硬家伙”。米-171并不是先进的飞机,价格也不算高(比起其他先进飞机),在中国军队手里依然是难得的宝贝,表明我国军队缺乏真正的“硬实力”。
中国军队现代化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在如何切实有效的提升军队作战的“硬实力”方面,希望有关决策层不要再走入误区。